汽化液化54815.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15631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液化548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汽化液化548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汽化液化548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化液化548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液化5481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化和液化说课稿固镇县石湖中学 徐 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第三节。这个时期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探究方法,这节课通过学生自己组织动手做实验,总结沸腾、蒸发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进一步加深对一些生活现象的了解,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液体沸腾、蒸发时的特点及影

2、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4教具与学具器材: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计时工具。第二说学法1.问题式指导2.讲授式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第三说教法1、演示法 演示法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授法 利用实验现象,结合理论讲解3、

3、实验法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究物理奥秘,增加学生的积极性4、讨论法 通过讨论活动获得或巩固所学知识第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上课时,教师可以用棉花蘸酒精在黑板上写几个大字,让学生认字,在认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字没有了。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分组讨论 解决问题1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2学生考虑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通过对这个现象的讨论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汽化:液态气态;3.学生分组讨论汽化现象实例,教师加以区分,引出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三)新课学习1. 探究水的沸腾(1)对于水的沸腾,学生有相当的感

4、性认识,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在探究前先请学生描述一下沸腾现象,然后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指出探究的方向,从而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观察。本着“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的意图,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为了进一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请两位学生上台来组装实验器材以及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中,正确引导点酒精灯的方法及石棉网的作用,注重学科的渗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在方格纸上作出水的沸腾图象。(2)组织、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说

5、明沸腾现象是剧 烈还是平和?沸腾时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 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 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会继续进行?这是为什么? 在学生归纳、表达的基础上总结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且对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事实求是的探索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3)指导学生课后做“纸锅烧水”的小实验,加深对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的理解。进一步突破本节的难点。2. 蒸发 (1)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是理解层次,要求学生不仅记住这哪几个因素是怎样影响蒸发快慢的,而且应能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为此,在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首先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猜想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然后互相交流并且举出实例,不同意的可以反驳;最后学生设计可行性方案以便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意图:“控制变量法”在以前学习中曾经接触过,在这里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应用到自己的探究中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例如:在两块玻璃上分别滴一滴酒精,一组:将其中一滴酒精摊平。二组:对其中一滴加热。三组:对其中一滴酒精扇风。对比总结出蒸发快慢与何因素有关。(3)教师点拨 解疑释惑教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在手背上擦一些酒精,体验感受.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会感觉擦酒精处凉,说明蒸发吸热。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对结论进行验证:拿两支温

7、度计,其中一支玻璃泡放在酒精中浸一下之后取出来,再对二者扇风,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从而得出蒸发吸热的结论。在得出结论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下面的推理分析:液体蒸发温度降低与周围环境有温度差从周围物体吸热周围物体放热温度下降液体蒸发产生致冷作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3液化1:液化的两种方法,降温加压,(注射器演示加压液化过程)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做液化的演示实验,强调看到的白气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是液化成的小水珠并稍微解释生活中的雨露雾的形成。4、课堂教学小结与延伸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小题通过“拓展与延伸”,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

8、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第五、说教学反思通过对自己设计的这堂课的思考,联系我的教学经验,这堂课可能会在这两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对汽化的两种方式理解了但因练习量不够会存在暂时无法解解释生活中相应现象的的问题,这需要在后面的课中进一步巩固在这节科学探究实验课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绝非偶然。另外,作为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实在是十分必要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