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12326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摘要:本文针对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建设基础、人力资源能力的调动与发挥、软硬件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的协调并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处理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结果表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并不仅仅是硬件条件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其内涵功能的提升。要以调动参与建设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基础,在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方面协调发展,突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多种形式实现实验室的开放与教育辐射功能,同时还要以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应用

2、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工科院校意义更为重大1。在高校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要求也逐步提高。为此,各地高校纷纷结合自身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状况,整合力量,争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立项建设、2009年验收通过,被评为江苏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积极探索和实

3、践,从基础建设、人力资源能力的调动与发挥、软硬件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的协调并举以及可持续发展,获得了一些以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一、考核、激励机制,奠定创新实验教学的人力资源基础合理、高效、有激励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实验教学高水平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成功地完成开放性实验课程既需要有勤奋而富有创造力的的学生,也必需有尽职尽责的指导教师。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动性发挥的如何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但是开放实验教学教学工作量是弹性变化的,容易出现学生积极性高,教师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所以必须要有调动实验教师能动性管理机制与的激励措施。高效的示范中心要理顺

4、中心的管理体制,发挥中心主任在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中的作用,实现中心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3。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在保留传统的学校、学院两级管理的“中心”管理模式外。充分放权给实验中心主任,各分室实验室主任由“中心”主任聘任,参与分室实验室的规划并具体负责建设,负责分室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承担组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任务。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学历与职称层次较高,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较先进,应当在实验教学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但相对而言,他们缺乏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与经验相对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结合,正好可以弥补各自不足4。因此,实验室建设应与

5、学科建设密切配合,鼓励相关学科的系主任及骨干教师深入实验室建设,专、兼任实验教学。以制度调动和保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学校管理部门,实现校院两级考核、奖励制度。在学校层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我校首批实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绩校考核、浮动工资制试点的实验中心,中心对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考核量化标准,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收入。在学院层面,学院制定实施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也专门对实验室建设、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自制仪器开发等工作设立考核得分并奖励。很好地激发了实验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力,为构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二、软硬件建设并举,提升中心教学服务

6、能力通过硬件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中心的实验硬件条件,本科生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状况极大改善,也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物质条件。通过实验室开放,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职工科研课题及外单位提供技术服务。但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并不仅仅是硬件条件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其内涵功能的提升。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示范中心建设的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示范中心建设的追求目标5。所有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均按照“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培养模式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实验的内容工程化、模式层次化、手段现代化、考核多样化。根据不同

7、的学习阶段,系统构建融实验、实习、工程训练于一体的三层次:基础层认识性实验+基本实验+课程内、课程间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训练;拓展层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现代工程训练;创新层自主设计型实验、科研型实验+创新训练、毕业设计)结构实验教学体系及四种类型(基本型、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课程内容体系。中心建设并开通了专用网站,建立了网络化、开放式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实验预约、实验选课、实验成绩查询、课件点播、网上答疑、虚拟试验,网络平台的建立,为实验中心的全面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现了对实验时间、实验对象、实验内容的全面开放。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定了整套成熟的开放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

8、了网络化、开放式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学生实验签到制,网络平台的建立,为实验中心的全面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开放实验教学和管理,推进了实验室体系结构的调整和实验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1.实验时间开放。实验中心所有分室正常上班时间全部开放,其他时间预约开放,平均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社会开放58300人时,对学生的开放学时达到了必修实验课时的65%(超过了50%)。创新实验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中心确定了创新实验课题和资金,可资助10%优秀本课学生申报课题。学校每年开设学生科研项目,学生可自由申请。2.实验对象开放。面向校内本科生基础实验、提高型实验开放,面向本科生课外实验(综合性、设计性

9、、科研应用型项目)、优秀本科生第二课堂、本科生毕业论文。面向校内教师科研课题开放:面向校外提供了实验教学和技术服务等实验教学和科研开放。3.实验内容的开放。在实验内容上实验室在完成课程实验的同时,面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包括对课内实验教学体系(基本型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和课外实验教学体系(学生自主项目训练、参加各种大赛、教师科研及工程服务等)的开放。除课程规定的必做实验内容外,根据实验资源,选择部分学生自行拟定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此外,“中心”还鼓励研究生到实验室进行学术沙龙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本科生进行培训,带动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构建了一个以培养能力为主、与学科建设、专业培养

10、相适应的既平行于理论教学又独立设计的实验教学体系。4.以自制仪器设备建设带动学生创新试验。采取实验教学与优秀本科生选拔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本科生参与实验室建设,课程教师吸收学生参加开发自制仪器设备21台,其中微机控制冻土多功能实验机、冻土冻胀融沉仪、木结构实验加载系统等填补了我省此类仪器设备的空白。自制仪器带动了学生创新实验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各层次的实验教学,学生在获得测试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的同时,通过工程综合和创新能力训练,建立了较强的工程意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形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三、接轨工程实际,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示范中心的建

11、设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投入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自我造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示范中心能否长期稳定运行。所谓自我造血能力是指实验室利用自身设备和条件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创造的经济效益来反哺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搞好实验教学,其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创建符合上述要求的实验室,使之在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设备资源的潜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广大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全国很多高校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与师资进行,实验室建设,但实验室

12、建设仍然难以满足高等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此外,实验室建设还存在资金不足与设备利用率低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学生在校所学与毕业后所用出现相互脱节的矛盾6。与社会生产单位相比,高校实验室具有明显的设备资源优势,发挥好仪器设备教学之外的空余机时,为生产和科研提供相应的服务,以获得的经费收益用于教学教学、设备维护更新等条件建设,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生参生产与科研实验,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充分与工程实际接轨,所学即所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除此之外,示范中心还要以良好的学科组成为依托,坚持科研服务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服务科研,作为中心顺利运行的坚强后盾。四、结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

13、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内涵建设。要以调动参与建设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基础,在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方面协调发展,突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多种形式实现实验室的开放与教育辐射功能,同时还要以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周郴知,丁洪生,冯俊,等.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2(2):76-78.2梁迎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8-90.3郑春龙,胡惠君,蒋联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73-76.4蒋志坚,何伟良,张翰韬.建设高水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13-115.5周详.以人为本创建有特色的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70-73.6陈英俊,周东,刘超英,彭晓君,吴海涛.专业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j.肇庆学院学报,2009,30(2):94-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