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11111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三类课程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三类课程的整合之路上蹒跚前行 崇明县实验中学一、走上课程改革之路建立起学校三类课程体系1998年我校被确定为二期课改的基地学校,从此走上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之路。(一)、课程在哪里?上海二期课改在课程管理上,按照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更多地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学校有了67的计划实施权。但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又在哪里呢?1、课程怎么来?(1)改造。起步阶段我们将一期课改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加以改造,作为过渡性课程加以实施。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框架。(2)自主开发。学校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开发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

2、长确定探究项目并聘请指导教师,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以教师“个性型课题”和学生“自主型课题”相结合的“探究型课程”体系。(3)筛选整理与有计划开发。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后,学校课程越来越多了,但课程类似、重复、低效、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又摆在了面前。为此,学校成立了课程建设委员会,专门对已开发的课程进行筛选整理。一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不同状况作了三种不同处理:一是对不受学生欢迎且修改无望的作了直接淘汰处理;二是对虽有学生喜欢但课程实施效率较低的由课程建设委员会组织力量帮助修改;三是对重复或类似的课程由课程建设委员会协调并组织开发者共同打造精品课程。另一方面根据培养目标和学校实际

3、对学校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在建立起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经过改造、自主开发、筛选整理、有计划开发等阶段,逐步建立起了能正常运作的三类课程体系。2、有了学校拓展型课程(1)限定性拓展课程。我们在晨会时段安排了心理健康、时政要闻、科普讲座、学生论坛等专题教育。在班队会课时段安排了安全、国防、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民族精神、人与自然等专题教育活动。在学校德育活动时段安排了“四个节”专题活动、“四个一” 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年级德育系列活动,确定了各年级的主题教育重点,并将之作了整体的梳理和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校本德育课程。其中四个年级的系列化主题教育重点,有明确的目

4、标,有系列的主题活动,从而使我校德育工作渗透于拓展的社会实践之中。围绕主题教育重点又开发了两个系列活动。一个是系列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三大类社会实践活动:一类是学生根据班级和同学实际自主设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类是学校根据学生年龄段分年级开展的实践活动。第三类是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的一系列体验活动。另一个是系列化的主题班队活动。我校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试图将每一位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感悟、体验的精华部分上升为系列化主题班队活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位同学共享。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坚实载体的系列化的主题班队活动更丰富了其德育功能,打破了传统的说教形式和僵化的活动模式,而具有更厚实的内涵。

5、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体验、感悟,并通过主题班队活动又一次得到了提升。经过几年积累形成了“系列化探究型实践体悟式”主题班队活动模式,其研究成果获市二等奖。(2)自主性拓展课程。每周三下午学校安排了科技、艺术、体育、学科延伸等四类近三十门拓展课程。上述课程大多处于课程方案、教学简案、活动设计、专题教育提纲、讲义等形式。比较成熟形成教材,在县内得到推广的有六门。3、有了学校探究型课程几年来,我们逐步将原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中的一些专题改造成了探究性课题,同时又重点开发了“学科延伸型”和“主题班队活动型”两类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型课题、教师个性型课题和学生自主型课题相结合的探究型课程体

6、系。学校的探究型课程主要包括“学科探究”、“专题探究”和“实践探究”三大板块。(1)学科探究。学科探究又分两种,一种是学科教学渗透型。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现行教学计划开设的学科部分课程内容。渗透性策略立足于学科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中,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启发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究,去研究存在于教材知识结构中的预知结论或知识规律。要求任课教师进行与现行教材同步的专门的教学设计(包括问题情境设计、思维材料收集、思维方法提示、范例提示等内容),并渗透于课堂内外教与学活动环节之中。另一种是探究拓展整合型。在每星期三下午第三、第四节课,共开设了27门拓展型课程,我

7、们要求教师将拓展课程中的某些内容开发成探究型课题,使学生在参加拓展型课程学习的同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做到探究和拓展相整合,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的积极的学习方式。(2)专题探究。由于探究型课程的固有特点,我校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在内容上根据不同年级安排了不同的专题,并且在每个专题下设立参考课题供学生选择,而学生也可根据专题内容自主设立课题。六年级:内容主要以“人与自然”为主,参考课题8个,七年级:内容主要以“人与科技”为主,参考课题6个,八年级:内容主要以“人与社会”为主,参考课题10个。九年级根据当年形势确定内容。(3)活

8、动探究结合德育活动开展实践探究。(二)课程有价值吗?1、疑虑重重随着改造和开发的不断进行校本课程不断丰富,但对课程有效性的质疑也越来越多。课程质量的评价,课程相互协调,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等问题一个个地摆在了面前。这促使我们对前一段的工作做了认真的反思。(1)从培养目标看二期课改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提出教育要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学生五种学习经历,突出“六大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在我们的课程建设中体现了吗?(2)从课程理论看二期课改提出了三棱锥的“学生发展”论,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课程要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要求在我们的课程建设中落实了吗?

9、(3)从学力观看二期课改提出了“总学力系统”,即构成了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这样的理念在我们的课程建设中贯彻了吗?(4)从服务学生看既然我们的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我们的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了吗?2、问题何止一箩筐以上前三点限于我们的认识水平一下子还难于说清楚,但第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却让我们很吃惊。没想到我们近十年刻苦奋斗开发的而且自以为进行了筛选整理的课程,几乎一半没有得到学生认可,或仅仅是因为比考试学科轻松些。这促使我们进行进一步调研,结果是“问题何止一箩筐”。例如:管理层对是否设立专门时段开设两类课程意见不一,对两类课程管理感到力不从心,-;教师对开设哪些课程意见不一

10、,对课时比例意见不一,对工作量的认定意见不一,对开发和执教两类课程兴趣不大,-;学生觉得课程吸引力不够,认为教师不能很好满足自己的需要,-。3、路在何方?努力开发的课程却有着那么多的问题,那么今后的课程建设之路又该怎么走呢?调研中我们发现的也不仅仅是问题,我们还发现了有些课程是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肯定的。例如,学校在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方面形成的学校总体规划和年级重点实施相结合的做法,以及“学科延伸型”拓展学习与探究课题研究,就得到了大家的欢迎。那么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得到大家的欢迎呢?我们找到的一个原因是课程开发符合学校实情,课程内容适合学生实际需求。以“学科延伸型”课程开发为例,当年我校为解决课

11、时安排、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等困难曾采取了一些过渡性措施。如我们在课表中给每位教师一节学科拓展课和一节探究实践课。要求教师在一周内分别上一节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拓展型课和探究型课,我们把它称为学科延伸型拓展课和探究课。这样的做法有其优势,一是在教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教师能做。二是加强了学科重要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科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学科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因此受到了学生及家长欢迎。三是解决了学校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师工作量认定、教学时间安排等诸多问题。现在看来当时的一些无奈之举,却因为符合学校师生的实际而取得了意外的收获。而一次拓展型课程的现场会又

12、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在活动的总结反思中,特别是在与同行的交流和与专家的对话中我们逐渐明析了另一个原因就是契合了课程整合的理念。明白了课程整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二、走上课程整合之路-开始三类课程的整合研究坚定了走课程整合之路的决心,我们就立即开始了新的行动。我们立项了“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整合研究”的课题,以三类课程整合为主线开展了新一轮的校本课程建设。(一)、整合什么?课程整合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对于整合什么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我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学校实际确定了如下三种基本形式。1、结构整合我们所谓的“结构整合”是指在各门学科的内部进行基础型、拓

13、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的整合研究。是在学科基础课程(一般指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开发相配套的拓展学习内容和探究活动素材,形成新的学科课程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多元的学习经历和活动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完整认识和系统掌握。2、学科整合我们所谓的“学科整合”是指在相关学科中进行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的重整研究。是指在追求不同类型课程的共同价值和独特价值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中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的整合,形成体现三类课程融合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型课程。克服以往那种按单一的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弊端,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中心”,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和科技发展,以

14、及学生生活的适切性。通过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深层次的反思,克服片面的重视知识结果的学科中心课程和机械训练的片面教学状况。3、内容整合我们所谓的“内容整合”是指在各教育领域进行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的重整研究。是指以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和探究性课题研究,形成体现三类课程融合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型课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一方面将教育活动作为拓展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载体,开发拓展学习的内容和探究活动的素材;另一方面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拓展学习和探究活动丰富知识、强化体验、内化感悟。(二)怎么整合?1、整体规划我们对学校近几年来的课程实施与整合研究作了回顾与

15、总结,并就前期的实施与研究状况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调查研究,获得对三类课程建设和整合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新认识。同时开展了相关文献研究,提高理论水平,并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同时,我们计划对已经实施的三类课程进行重新完善、充实与重组形成新的校本课程。计划对各学科领域的拓展学习内容和探究学习活动重新进行目标定位、内容梳理和资源整合,形成校本特色教材。2、有重点推进为使研究能规范有序地开展,我们建立了三个子课题:(1)数学子课题数学子课题侧重于学科领域的三类课程整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完整认识和系统掌握,并获得多元的学习经历和活动体验。在数学学科领域,进行现有拓展教材与基础教材的整合研究,并

16、围绕基础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开展拓展学习内容开发和探究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最终形成周课时数约为4+1+1的整合型数学校本课程。(2)科学子课题科学子课题除了学科领域的三类课程整合外更注重相关学科的综合应用,即围绕某一专题的综合学习课程的开发。在科学学科领域,对现有教材重新进行模块化再设计,并围绕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内容开发和探究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重点是综合模块的课程开发研究。最终形成整合型科学校本课程。(3)德育子课题德育子课题侧重于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开展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和探究性课题研究。拟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和力量,完善年级德育系列内容和活动设计。一方面将德育活动作为拓展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载体,结合德育活动开发拓展学习的内容和探究活动的素材;另一方面在德育活动中通过拓展学习和探究活动丰富知识、强化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