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10940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和灭火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燃烧和灭火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燃烧和灭火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燃烧和灭火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烧和灭火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烧和灭火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燃烧和灭火是一个古老而永久的话题,虽然早已被学生所熟悉,但是学生只是一些零散的生活经验或体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上。本节运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法,使得感性的认识得到科学的结论,并且在实验探险究过程中触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心理,实现知识的创新学习。教学设计与实践如下:一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景,引入新课燃烧和灭火的第一课时的教材内容是:灭火的原理方法,燃烧的条件。灭火和燃烧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所以,我设计了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入新课。课的开始,我用录音机播放了消防车鸣笛的声音,同学们马上就想到了火灾,我顺势说到:“其实并不是有了火灾才需要灭火,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

2、灭火,象关闭液化气打火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等,谈谈你的灭火经历,也可以谈谈从电视上看到的灭火方法,试着解释一下每种灭火方法的主要目地是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谈论的很热烈,通过联系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轻松地理解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接下来是燃烧的条件的学习,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上面的交流中,很多同学提到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灭火方法,都是为了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那么,你知道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吗?”马上就有同学回答:需要氧气,需要温度。我又问:“有了氧气,有了温度就可以让你们桌上的物质燃烧吗?你们可以设计实验,探究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我给学生提供的物品有:木条、木块、煤块、泥

3、沙、水、石子、蜡烛、纸张、火柴、酒精灯、镊子、烧杯。探究活动开始了,各小组都在讨论着,争论着,陈述着各自的理由,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开始动手实验了。我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小组十分钟就完成了实验,然后象个小老师一样去指导别的小组。有的小组把木块屑成了薄片,有一个小组把煤块打成小块,还有的把半支蜡烛一分为二,用于做对比实验。多数学生一脸的喜悦,享受着实验探究的乐趣。三,讨论交流经过紧张而热烈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对探究的问题有了直接的体验和初步的认识。情景一:“老师,我们组的方案最简单,完成的最快。”这是做的最快的一个小组交流的,他们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第一,分别点燃木条和石子,木条能燃烧,石子不能燃烧

4、。结论:木条有可燃性,石子不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不能燃烧。第二,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倒扣着,被倒扣着的蜡烛一会熄灭了,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第三,分别点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煤块,木块燃烧时煤块还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还没有达到煤块的着火点,即温度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才能燃烧。看来,这是个很优秀的小组,我得表扬他们了,如果只用“太好了”“棒极了”这类的话表扬,又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我又问:“你知道什么是着火点吗?是怎么知道的?”。“知道,着火点就是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煤的着火点比木块的高,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我曾看到我姥姥家生煤炉子时先点松树叶,然后是松果,最后加煤,因为煤的着火点比较高

5、。”到了该表扬的时候了,“哟,怪不得你们组的实验设计的简单又实用,而且解释的又这么好,原来,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生活中也善于观察,这是很好的习惯,若能坚持下去,相信成功会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你们。”情景二:“老师,我们组也做了点燃烧煤块和木块的实验,我们把煤块打碎了,把小煤块放酒精灯的火焰上,能立即燃烧而木块不能立即燃烧,说明煤的着火点比木块不高啊。”学生的实验超出了我的备课准备,此刻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很高兴学生能有这样的探究精神,于是我就对其他组同学说:“你们做过这样的实验吗?”绝大多数同学在摇头,“乐意再实验一次吗?”,同学们马上再次动手,我仔细观察了实验,小煤块远远大于木块,小煤块在酒精灯的

6、火焰上确实能马上燃烧,离开火焰即熄灭。我组织学生讨论这组对比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探究,收获了两点知识:一是着火点是使可燃物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二是对比实验中不可忽视控制变量。然后给学生介绍了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情景三:“老师,我们组把木块屑成薄片,更容易燃烧,那么这种木材的着火点到底是多少呢?”“有谁能解释这个问题呢?”同学们互相观望着,没人发言,我才知道关于着火点的问题我还是没解释的明白。于是说:“很感谢这个小组能通过实验提出这样的问题。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导热系数的大小等有关系,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着火点越低。对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来说,火焰接

7、近它们的情况和外界压强的大小对着火点都有影响。”经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同学们对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新的理解。四,反思1,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体悟探究过程。网上有句话说的好: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入,我会明白。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克服惰性,尽量给学生提供实验探究的舞台,虽然教师的备课量大了些,可对学生来说,受益非浅,学到了追求科学真理的方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

8、中自主探究,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再经过集体讨论、辩析,进行智慧的碰撞实现创新性学习。同时也使学生动手、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表达能力得到发展。2,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的实验也离不开生活,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就可以完成许多实验。以前学习燃烧的条件时药品采用红磷和白磷,由于白磷的取用较麻烦,着火点又太低不易操作,且燃烧产物太过污染,所以一直不敢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而本节课采用的物品如:木条、木块、煤块、泥沙、水、石子、蜡烛、纸张、火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操作也比较简单安全,学生用的也比较自然。3,初中学生参入的探究实验不多,所以教师仍应及时的指导,学生设计的方案太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本节探究实验完成最快的一个小组,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控制变量也做的很好,可是,我只表扬了他们的博学精神,没有对实验设计进行分析肯定,错过了激励学生探究学习的好时机。总之,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新课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才能将所思所想通过实验变成现实,哪怕是一个失败的体验,同样是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