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10753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面瘫临床路径.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一、面瘫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7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8天至 30天。 (3)后遗症期:发病30天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

2、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络证 风热壅络证 风痰阻络证 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

3、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辅助检查入院1-2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大便常规; 4、肝肾功能;5、血糖;6、血脂;7、电解质;8、乙肝五项;9、心电图;其他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1、听力测试;2、味觉测试;3、强度时间曲线检查;4、电兴奋性检查;(七)治疗1.针灸治疗1.1.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

4、平泻。1.2.处方:以面颊局部及足阳明经穴为主。1.3.取穴:1)急性期针灸治疗:取患侧翳风、地仓、风池、牵正、合谷、太冲、颊车等局部浅刺,以循经远取穴为主,7天后面部穴可以透刺。配合电针、TDP、膀胱经走罐、艾灸、穴位注射治疗。2)恢复期针灸治疗:前方去翳风、风池。根据症状加用攒竹、太阳、阳白、四白、夹承浆、迎香、承浆、鱼腰等,可透刺,手法轻中有重。配合推拿、电针、TDP、超短破、闪罐、艾灸治疗。3)后遗症期 针灸治疗:患侧阳白、头维、颧髎、地仓、颊车、太阳、四白、翳风等。加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补益气血、濡养经筋。可配合电针、TDP、火针、刺血拔罐、温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治疗。4).加减风

5、寒袭络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壅络证加曲池疏风泄热;风痰阻络加丰隆;肝肾阴虚证加太溪。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5).操作用平补平泻手法,可加TDP,急性期面部取穴宜少,穴位施轻手法;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手法;后遗症期双侧足三里施补法,太冲施平补平泻手法,可加灸法。2.中药治疗2.1风寒袭络证:起病突然,目张不合,露睛流泪,患侧面肌瘫痪,口角偏向健侧,有耳后及耳下疼痛,在乳突区尤为明显。伴畏风恶寒、面肌发紧、舌红、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治以牵正散加减 荆芥12g 防风10g 白附子6g 白僵蚕10g

6、 全蝎10g 天麻12g 川芎9g 蜈蚣2条 地龙10g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 2.2风热壅络证:起病骤然,以一侧耳枕部疼痛、耳部疱疹、耳鸣重听为首发症状,继则出现该侧口眼歪斜,伴心烦口苦咽干,急噪易怒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热祛风,通经活络。治以大秦艽汤加减。金银花12g 蒲公英10g 防风10g 菊花12g白芷10g 蝉蜕10g 红花12g 川芎9g板蓝根12g 僵蚕10g 天麻20g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 2.3风痰阻络:症见发病急骤,口眼歪斜,面肌麻木,伴颜面作胀,头重身软,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祛风豁痰,疏通经络。治以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 白附子6

7、g 白僵蚕10g 全蝎10g 天麻12g 川芎9g 蜈蚣2条 地龙10g 清半夏12g 胆南星10g 大黄6g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2.4瘀血阻络:症见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拘紧抽搐,伴神疲倦怠,面颊筋肉萎缩,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滑。治则:益气活血,通络止痉。治以当归补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黄芪60g 当归12g 桃仁15g 红花12g熟地20g 川芎10g 白芍12g 全蝎10g蜈蚣2条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2.5肝肾阴虚证:症见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拘紧、抽搐,伴神疲倦怠,面颊筋肉萎缩,眼内干涩、眼泪极少或全无或斜视,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养阴活血,通络止痉。

8、方药:以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天麻15g 钩藤30g(后入)桃仁12g 红花10g 生地18g 川芎9g 赤芍12g 当归12g 白僵蚕10g 全蝎10g 黄芪30g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 3.西药治疗3.1急性期口服强的松30-70mg每天,连用7天,以后每4天递减量,口服地巴唑30-60mg每天,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mg每天,维生素B12 500ug每天,静脉滴注阿昔洛韦1000-1500mg每天,连用7-10天,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药物15-20天。3.2恢复期口服地巴唑30-60mg每天,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mg每天,维生素B12 500ug每天,静脉滴注活血化

9、瘀类药物,应用营养剂、神经生长因子,可用穴位注射法亦可静脉滴注或口服。(九)出院标准1、患侧面部无明显不适,功能良好;2、无听力及味觉异常;3、住院期间未出现其他疾病。(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本病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其他内科疾病可使治疗时间延长。2因面瘫反复发作可致使治疗时间延长。3. 经检查确认患者因其他疾病引起本病,退出本路径。4、经检查确认患者患有较重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退出本路径。l 编号:u 面瘫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面瘫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日期 月 日(住院第1天) 月 日(住院第2天)

10、月 日(住院第3日)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向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请上级医师看病人,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请上级医师看病人,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调整药物治疗方案调整针灸治疗方案调整内服中药重点医嘱长期医嘱:针灸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普食 中药汤剂日一剂强的松30-70mg qd,地巴唑10-20mg tidB1 100mg每天,维生素B12 500ug或其他营养神经类药物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阿昔洛韦或其他抗病毒类药物静脉滴注Bid,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药

11、物中医辨证内服药针刺TDP超短波治疗面部推拿艾灸治疗临时医嘱:血常规 尿常规 大便常规+隐血 肝功 肾功血糖 血脂电解质 乙肝五项心电图 (近期门诊完成项目不再重复)长期医嘱:强的松30-70mg qd,地巴唑10-20mg tidB1 100mg每天,维生素B12 500ug或其他营养神经类药物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阿昔洛韦或其他抗病毒类药物静脉滴注Bid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药物中医辨证内服药针刺TDP超短波治疗面部推拿艾灸治疗临时医嘱:必要时口服抗炎镇痛药物必要时拔罐或闪罐治疗必要时药物外敷治疗刺络拔罐长期医嘱:强的松30-70mg qd,地巴唑10-20mg tidB1 100mg每天,维生素

12、B12 500ug或其他营养神经类药物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阿昔洛韦或其他抗病毒类药物静脉滴注Bid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药物中医辨证内服药针刺TDP超短波治疗面部推拿艾灸治疗临时医嘱:必要时口服抗炎镇痛药物必要时拔罐或闪罐治疗必要时药物外敷治疗刺络拔罐中药治疗风寒袭络:牵正散加减邪热壅络:大秦艽汤加减风痰阻络: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瘀血阻络:当归补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针刺、电针、TDP、巨针巨刺、面部推拿、艾灸、拔罐、闪罐、超短波治疗风寒袭络:牵正散加减邪热壅络:大秦艽汤加减风痰阻络: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瘀血阻络:当归补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

13、汤加减针刺、电针、TDP、巨针巨刺、面部推拿、艾灸、拔罐、闪罐、超短波治疗风寒袭络:牵正散加减邪热壅络:大秦艽汤加减风痰阻络: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瘀血阻络:当归补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肾阴虚: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针刺、电针、TDP、巨针巨刺、面部推拿、艾灸、拔罐、闪罐、超短波治疗护理工作按入院流程做入院介绍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完成各项入院检查的护理操作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按医嘱完成日常治疗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配合医师完成内外治法的调整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按医嘱完成日常治疗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变异记录无 有,具体原因:1.2.无 有,具体原因:1.2.无 有,具体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住院第4-6天 月 日至 月 日住院第7-10天 月 日至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