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受压元件.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86374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受压元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要受压元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主要受压元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主要受压元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要受压元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受压元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端盖)、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均作为主要受压元件。16MnR 厚度38 筒体 H10MnSi 封头 H08MnMoA焊缝预热焊缝后热线能量 KJ/cm 3.焊接材料3.1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钢带、焊剂、气体、电极和衬垫等。3.2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并结合压力容器的特点、使用条件及焊接方法综合考虑选用焊接材料,必要时同过试验确定。 焊缝金属的性能应高于或等于相应母材标准规定值的下限或满足图样规定的

2、技术要求。对各类刚的焊缝金属要求如下:3.2.1相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3.2.1.1碳素钢、底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抗拉强度不应超过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加30MPa。耐热型钢底合金钢的焊缝金属还应保证化学成份。注:本标准将GB150中的底合金钢按其使用性能分为强度型底合金钢、耐热性底合金钢和低温型底合金钢。3.2.1.2高合金钢的焊接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3.2.1.3不锈钢复合层的焊缝应保证力学性能,且其抗拉强度不应超过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加30MPa;复层的焊缝金属应保证腐蚀性能,当有力学性能要求时还应保证力学性能。复层焊缝与基层焊缝以及复层焊缝与基层钢板的交界处宜采

3、用过渡焊缝。3.2.2不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3.2.2.1不同强度钢号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其抗拉强度不应超过强度较高母材标准规定的上限值。3.2.2.2奥氏体高合金钢与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宜采用铬、镍含量较奥氏体高合金钢母材高的焊接材料。3.3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施焊单位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规定验收与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3.4焊接材料应满足图样的技术要求,并按JB4708规定通过焊接工艺评定。3.5焊接材料熔敷金属S、P含量规定应与母材一致,选用GB/T5118标准规定的焊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3.5

4、.1型号为E*-G的焊条应规定出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3.5.2铬钼钢焊条的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常温时应不小于31J。3.5.3用于焊接低温钢的镍钢焊条的焊缝金属夏比V型缺冲击吸收功在相应低温时应不小于3.6常用钢号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1,常用钢号分类分组见表2,不同钢号相焊推荐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3。4 . 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4.1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接工艺 评定必须按JB4708标准评定合格。 a)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b)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 c)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 d)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e)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4.2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工必须按

5、“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规定考试合格。 a)受压元件焊缝; 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c)熔入永久焊缝内的 定位焊缝; 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耐蚀堆焊。5.焊前准备5.1焊接坡口 焊接坡口应根据图样要求或工艺条件选用标准坡口或自行设计。选择坡口形式和尺寸应考虑下列因素:a) 焊接方法;b) 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c) 避免产生缺陷;d) 减少残余焊接变形与应力;e) 有利于焊接保护;f) 焊工操作方便;g) 复合钢板的坡口应有利于减少过滤焊缝金属的稀释率。5.2坡口制备5.2.1碳素钢和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不大于540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可采用冷加工方法,也可采用热加工方法制备坡口。5.2.

6、2耐热型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方法。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应用冷加工方法去除。5.3焊接坡口应保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形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应规定。5.4坡口表面两侧(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焊条电弧焊各10mm,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各20mm,电渣焊各40mm)应将水、铁锈、油污、积渣和其他有害质清理干净。5.5为防止粘附焊接飞溅,奥氏体高合金钢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应刷涂料。5.6焊条、焊剂按规定烘干、保温,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温时间见表4;焊丝需去除油、锈;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5.7预热5.7.

7、1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和焊接环境等综合考虑是否预热,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5。5.7.2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刚号选取。5.7.3采用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5.7.4需要预热的焊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应不低于预热温度。5.7.5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5.8焊接设备及辅助装备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定期校验。5.9组对定位5.9.1组对时,坡口间隙、错变量、棱角度等应符合规定

8、。5.9.2尽量避免强力组装,定位焊缝间距要符合规定。5.9.3焊接接头拘束度大时,推荐采用抗裂性能好的焊条施焊。5.9.4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否则应清除重焊。如存在气孔、夹渣时亦应去除。5.9.5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端应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修整。6.焊接6.1焊前应按接头编制焊接工艺规程(推荐表格见附录B),焊工应按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施焊。6.2焊接环境6.2.1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a)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他焊接方法大于10m/s; b)相对湿度大于90%; c)雨雪环境; d)焊件温度低于-20。6.2.2当焊件温度为0-20

9、时,应在施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6.3应在引弧板或坡口内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纵焊缝应在引出板上收弧,弧坑应填满。6.4防止地线、电缆线、焊钳与焊件打弧。6.5电弧擦伤处的弧坑需经修磨,使其均匀过渡到母材表面,修磨得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予补焊。6.6对有冲击试验要求的焊件应当认控制线能量,每条焊道德线能量都不高于评定合格数值。6.7用焊条电弧焊或气体焊焊接管子时,一般应采用多层焊,各焊层焊道德接头应尽量错开。6.8受压元件角焊缝的根部应保证焊透。6.9双面焊须 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底的焊缝金属。对于自动焊,若经试验确认能保证焊透,宜可不做

10、清根处理。6.10接弧处应保证焊透与熔合。6.11施焊过程中应尽可能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当焊件预热时,应控制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6.12每条焊缝应尽可能一次焊完。当中断焊接时,对冷裂纹敏感的焊件应及时采取后热、缓冷等措施,重新施焊时,仍需按规定进行预热。6.13采用捶击消除残余引力时,第一层焊缝和盖面不宜捶击。6.14引弧板、引出板、产品焊接试板不应捶击拆除。7.后热7.1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底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应采取后热措施。7.2后热应在焊后立即进行。7.3后热温度一般为200350,保温时间与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低于0.5h。7.4若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则可不做后热。8.焊后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