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8370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三字经打印背诵版.doc(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此书问世以来医家评价极高。我对格式进行了重新整理,部分难字进行了注音,可以直接打印使用。2、为了便于背诵记忆,我把全文2178分成190句,每句12字。为不跨节,有17句是6字。3、后边注解为原注。不看此注,则无法理解本书内容。一、二卷是三字经,注解部分的三、四卷是一、二卷的方解。附录部分是中医常识了。医学三字经作者:清 陈修园巫祯来先生序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由此入门习医,可以不入歧途。我以为,此书不仅初学必读,而且是诊家必备,时时研习,常有心得。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

2、得来可顺行。 医学三字经 卷一- 医学源流第一1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 2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3六经辨,圣道彰,伤寒着,金匮藏。 4垂方法,立津梁,李唐后,有千金。5外台继,重医林,后作者,渐浸淫。 6红紫色,郑卫音,迨东垣,重脾胃。7温燥行,升清气,虽未醇,亦足贵。 8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9一二方,奇而妥,丹溪出,罕与俦。 10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11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12 四大家,声名噪,必读书,错名号。12明以后,须酌量,详而备,王肯堂。 14薛氏按,说骑墙,士材说,守其常。15景岳出,着新方,石顽续,温补乡。 16献可论,合二

3、张,诊脉法,濒湖昂。17数子着,各一长,揆诸古,亦荒唐。 18长沙室,尚徬徨,惟韵伯,能宪章。19徐尤着,本喻昌,大作者,推钱唐。 20 取法上,得慈航。 - 中风第二21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 22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23回气脱,参附功,顾其名,思其义。 24若舍风,非其治,火气痰,三子备。25不为中,名为类,合而言,小家伎。 26瘖喎邪,昏仆地,急救先,柔润次。27填窍方,宗金匮。- 虚痨第三28虚痨病,从何起,七情伤,上损是。 29归脾汤,二阳旨,下损由,房帏弥。30伤元阳,亏肾水,肾水亏,六味拟。 31元阳伤,八味使,各医书,伎止此。32甘药调,回生理,建中汤,金

4、匮轨。 33薯蓣丸,风气弭,蟅虫丸,干血以。34二神方,能起死。- 咳嗽第四35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 36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37痨损积,内撞鸣,谁治外,六安行。 38谁治内,虚痨程,挟水气,小龙平。39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 40长沙法,细而精。 - 疟疾第五41疟为病,属少阳,寒与热,若回翔。 42日一发,亦无伤,三日作,势猖狂。43治之法,小柴方,热偏盛,加清凉。 44寒偏重,加桂姜,邪气盛,去参良。45常山入,力倍强,大虚者,独参汤。 46单寒牡,理中匡,单热瘅,白虎详。47法外法,辨微茫,消阴翳,制阳光。 48太仆注,慎勿忘。- 痢疾第六49湿热伤,

5、赤白痢,热胜湿,赤痢渍。 50湿胜热,白痢坠,调行箴,须切记。51芍药汤,热盛饵,平胃加,寒湿试。 52热不休,死不治,痢门方,皆所忌。53桂葛投,鼓邪出,外疏通,内畅遂。 54嘉言书,独得闷,寓意存,补金匮。- 心腹痛胸痹第七55心胃疼,有九种,辨虚实,明轻重。 56痛不通,气血壅,通不痛, 调和奉。57一虫痛,乌梅圆,二注痛,苏合研。 58三气痛,香苏专,四血痛,失笑先。59五悸痛,妙香诠,六食痛,平胃煎。 60七饮痛,二陈咽,八冷痛,理中全。61九热痛,金铃痊,腹中痛,照诸篇。 62金匮法,可回天,诸方论,耍拳拳。63又胸痹,非偶然,薤白酒,妙转旋。 64虚寒者,建中填。- 隔食反胃第八

6、65隔食病,津液干,胃脘闭,谷食难。 66时贤法,左归餐,胃阴展,贲门宽。67启膈饮,理一般,推至理,冲脉干。 68大半夏,加蜜安,金匮秘,仔细看。69若反胃,实可叹,朝暮吐,分别看。 70乏火化,属虚寒,吴萸饮,独附丸。71六君类,俱神丹。- 气喘第九72喘促症,治分门,卤莽辈,只贞元。 73阴霾盛,龙雷奔,实喘者,痰饮援。74葶苈饮,十枣汤,青龙辈,撤其藩。 75虚喘者,补而温,桂苓类,肾气论。76平衡逆,泄奔豚,真武剂,治其源。 77金水母,主诸坤,六君子,妙难言。78他标剂,忘本根。- 血症第十 79血之道,化中焦,本冲任,中溉浇。 80温肌腠,外逍遥,六淫逼,经道摇。81宜表散,麻芍

7、条,七情病,溢如潮。 82引导法,草姜调,温摄法,理中超。83凉泻法,令瘀销,赤豆散,下血标。 84若黄土,实翘翘,一切血,此方饶。- 水肿第十一 85水肿病,有阴阳,便清利,阴水殃。 86便短缩,阳水伤,五皮饮,元化方。87阳水盛,加通防,阴水盛,加桂姜。 88知实肿,萝枳商,知虚肿 ,参术良。89兼喘促,真武汤,从俗好,别低昂。 90五水辨,金匮详,补天手,十二方。91肩斯道,物炎凉。医学三字经 卷二- 胀满蛊胀第十二 92胀为病,辨实虚,气骤滞,七气疏。 93满拒按,七物怯,胀闭痛,三物锄。94若虚胀,且踌躇,中央健,四旁如。 95参竺典,大地舆,单腹胀,实难除。96山风卦,指南车,易中

8、旨,费居诸。- 暑症第十三 97伤暑病,动静商,动而得,热为殃。 98六一散,白虎汤,静而得,起贪凉。99恶寒象,热逾常,心烦辨,切莫忘。 100香薷饮,有专长,大顺散,从症方。101生脉散,久服康,东垣法,防气伤。 102杂说起,道弗彰,若精蕴,祖仲师。103太阳病,旨在兹,经脉辨,标本歧。 104临证辨,法外思,方两出,大神奇。 - 泄泻第十四 105湿气胜,五泻成,胃苓散,厥功宏。 106湿而热,连芩程,湿而冷,萸附行。107湿挟积,麴查迎,虚兼湿,参附苓。 108脾肾泻,近天明,四神服,勿纷更。109恒法外,内经精,肠脏说,得其情。 110泻心类,特丁宁。- 眩晕第十五 111眩晕症,

9、皆属肝,肝风木,相火干。 112风火动,两相搏,头旋转,眼纷繁。113虚痰火,各分观,究其指,总一般。 114痰火亢,大黄安,上虚甚,鹿茸餐。115欲下取,求其端,左归饮,正元丹。 - 呕哕吐第十六 116呕吐哕,皆属胃,二陈加,时医贵。 117玉函经,难仿佛,小柴胡,小肠谓。118吴茱萸,平酸味,食已吐,胃热沸。 119黄草汤,下其气,食不入,火堪畏。120黄连汤,为经纬,若呃逆,代赭汇。 - 癫狂痫第十七 121重阳狂,重阴癫,静阴象,动阳宣。 122 狂多实,痰宜蠲,癫虚发,石补天。123 忽搐搦,痫病然,五畜状,吐痰涎。 124有生病,历岁年,火气亢,芦荟平。125 痰积锢,丹矾穿,三

10、证本,厥阴愆。 126体用变,标本迁,伏所主,所因先。127收散互,逆从连,和中气,妙转旋。 128悟到此,治立痊。 -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 129五淋病,皆热结,膏石劳,气与血。 130五淋汤,是秘诀,败精淋,加味啜。131外冷淋,肾气咽,点滴无,名癃闭。 132气道调,江河决,上窍通,下窍泄。133外窍开,水源凿,分利多,医便错。 134浊又殊,窍道别,前饮投,精愈凅。135肾套谈,理脾恪,分清饮,佐黄蘗。 136心肾方,随补缀,若遗精,另有说。137有梦遗,龙胆折,无梦遗,十全设。 138坎离交,亦不切。- 疝气第十九 139疝任病,归厥阴,寒筋水,气血寻。 140狐出入,颓顽麻,喘治气,景岳箴。141五苓散,加减斟,茴香料,着医林。 142痛不已,须洗淋。 - 痰饮第二十 143痰饮源,水气作,燥湿分,治痰略。 144四饮名,宜斟酌,参五脏,细量度。145补和攻,视强弱,十六方,各凿凿。 146温药和,博返约,阴霾除,阳光灼。147滋润流,时医错,真武汤,水归壑。 148白散方,窥秘钥。 - 消渴第二十一 149消渴症,津液干,七味饮,一服安。 150金匮法,别三般,二阳病,治多端。151少阴病,肾气寒,厥阴病,乌梅丸。 152变通妙,燥热餐。 -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 153伤寒病,极变迁,六经法,有真传。 154头项痛,太阳编,胃家实,阳明编。1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