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08291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1、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体制与水平、市场响应和开拓能力等方面与兴旺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竞争态势日趋严峻挑战与问题:不实现技术创新和跨越开展就没有出路2、信息时代制造业新的工业革命a.信息技术促进了敏捷制造的开展,形成了以虚拟制造和动态联盟为特征的新型制造模式。b.网络技术促进了全球化制造的开展,引发了制造业的重新分工和资源的重新配置。c.计算机技术促进设计制造数字化,提高了产品创新能力,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产品开发本钱。c.电子商务技术促进了全球化采购/销售,降低了采购与销售本钱,提高了效劳质

2、量。3、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构成a.以CAD为代表的单元技术b.以CIMS为代表的集成技术c.网络化应用技术d.电子商务4、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5、关键技术:a.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b.基于PDM的设计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c.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d.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e.应用集成技术6、机械制造业实施信息化a.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质和知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b.制造业信息化不是技术决策,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重组的战略变革c.制造业信息化在深层次上是新的经营管理观念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表达内涵: 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3、和实现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突破口。 作用:制造业信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效劳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5个主要特征管理数字化:通过实现企业内外部管理的数字化,促进企业重组和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还包括实现企业 商务的数字化。 制造资源管理MRP 企业资源管理ERP 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SCM/CRP 电子商务EC 办公自动化OA 是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工具,是促进机转变

4、的突破口 设计数字化:通过实现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促进产品的数字化,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企业数字化:在企业设计、制造装备、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数字化的根底上,实现企业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内外部资源集成,实现制造企业的整体优化,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数字化代表全球经济一体化未来的企业模式与制造模式。生产过程数字化:通过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制造装备数字化:通过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精密化,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加工装配的效率。 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

5、和社会革命。我们从三次革命谈起,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是第三次革命。农业革命经历了500010000年的历史,拉开了人类制造、利用工具改造利用大自然的序幕,1763年1970年是工业革命时期,开始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进程。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蒸汽机、汽车、飞机、轮船,电的创造,使 、电视、精密仪器、仪表、机床、机械设备等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与生产中。信息革命产生开展于近20年,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它可以控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电脑、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向着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开展。这一时期

6、是人脑的延伸,是在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开展。农业社会的根底是农民,工业社会的根底是市民,信息社会的根底是网民。在以网民为根底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行为方式上说,网络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有无限的扩充性和多样性。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或者说网络时间的特点是“实时、时时、无时。用户实时交互、网民时时在线、信息无时不在。北京下班了,巴黎还在工作;巴黎下班了,纽约继续干。3人组成的跨国公司,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发挥作用。网络空间是真正的“咫尺天涯鼠标一点,漫游全国。人们所期望的全球化、多极化、个性化的特征,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充分的

7、表达。象生物一样,企业需要一个神经系统,这就是制造业应加快企业信息化,以到达快速反响和有效的控制。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已成他们的开展战略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制造大国必然是经济强国的历史不一定会重演两种前途: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全球制造的伙伴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质和知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制造业信息化不是技术决策,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重组的战略变革 制造业信息化在深层次上是新的经营管理观念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表达结论信息化是战略思想,而不是技术方案信息化的标志是信息的实时共享、连续流动和协同工作信息化的效益主要取决于组织和人员素质,而不是软件和硬件的设施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五大问

8、题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进步很快,各地的热情也在空前高涨,但在效益与产出方面,结果并不理想,除CAD和财务软件等单元产品因涉及到的因素简单而效果明显外,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整个体系的开展速度并不象所造的声势那么令人乐观,政府、软件商、企业、咨询和监理五大因素牵引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前行的脚步并不轻松,这其中蕴涵着致命的几大问题。任何一块“短木板的存在,都是制造业信息化制约因素。把握制造业与信息化的阶段性特征当前,中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总量都已位居世界第四,家电、通讯等十多个行业的上百种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成为国际名牌的却很少。生产技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中低端,许多高技术产品从研发到配件都严重依赖外国。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在信息化进程方面,从上个世纪的“甩图板工程到“十五的“重大专项工程,信息化应用从部门级提升到了企业级。但是,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差距非常明显: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沿海兴旺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要把握好这种阶段性特征,进一步突破时间、空间和思维极限,寻找更好的措施、方法与策略。关于制造业信息化的几点思考一、三维CAD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根基二、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瓶颈三、市场呼唤第三方的咨询效劳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