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05699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源特性测试实验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源特性测试模块实验LD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认知1、激光器一般知识及工作原理激光器是使工作物质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产生受激辐射,再利用谐振腔的正反馈,实现光放大而产生激光振荡的。激光,其英文LASER就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的缩写。激光的本质是相干辐射与工作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实际原子的能级是非常复杂的,但与产生激光直接相关的主要是两个能级,设Eu表示较高能级,El表示较低能级。原子能在高低能级间跃迁,在没有外界影响时,原子可自发的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伴随辐射一个频率为 (式1

2、)的光子,这过程称自发辐射。若有能量为的光子作用于原子,会产生两个过程:一是原子吸收光子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同时在低能级产生一个空穴,称为受激跃迁或受激吸收,此激发光子消失;二是原子在激发光子的刺激下,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伴随辐射一个频率 (式2)的光子,这过程称受激辐射。受激辐射激发光子不消失,而产生新光子,光子增加,而且产生的新光子与激发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位和偏振态,并沿相同的方向传播,具有很好的相干性,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总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受激吸收超过受激辐射,则光子数的减少多于增加,总的效果是入射光被衰减;反之,如果受激辐射超过受激吸收,则入射光被放大

3、。实现受激辐射超过受激吸收的关键是维持工作物质的原子粒子数反转分布。所谓粒子数反转分布就是工作物质中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多于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所以原子的粒子数反转分布是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实现粒子数反转可以使受激辐射超过受激吸收,光在工作介质中得到放大,产生激光,但工作介质的增益都不足够大,若使光单次通过工作介质而要产生较强度的光,就需要很长的工作物质,实际上这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想到了用光学谐振腔进行光放大。所谓光学谐振腔,实际上是在激光器两端,面对面地装两块反射镜,如下图所示:图a 光学谐振腔结构图一块几乎全反射,一块为部分反射,激光可透过部分反射镜射出。被反射回到工作介质的光,

4、可在工作介质中多次往返,设往返次数为m,则有效长度为: (m=1,2,3,4) (式3)L为工作介质的的实际长度。由于谐振腔内工作介质存在吸收,反射镜存在透射和散射,而且只有沿轴线方向的光才被放大,因此光受到一定损耗,当增益和损耗相当时,在谐振腔内建立起稳定的激光振荡。即一个激光器,m有一个确定的值。谐振腔的另一个作用是选模,光在谐振腔内反射时,反射波将和入射波发生干涉,为了能在腔内形成稳定的振荡,必须满足相干相长的条件,也就是沿腔的纵向(轴线方向)形成驻波的条件,这条件是: 或 (式4)式中,为波长,n是工作介质的折射率,q=1,2,3,4,为某一整数,为驻波波幅的个数,它表征了腔内纵向光场

5、的分布,称为激光的纵模,q=1称单纵模激光器,q2称多纵模激光器。每个驻波的频率是不一样的,第q个驻波的频率由: (式5),为光速。以上两式都说明,虽然由于导带和价带是由许多连续能级组成的有一定宽度的能带,两个能带中不同能级之间电子的跃迁会产生许多不同波长的光波,但只有符合激光振荡的相位条件的那些波长存在,不符合激光振荡的相位条件的那些波长的光将衰减掉,这些波长取决于激光器工作物质的纵向长度L。多纵模激光器输出q个波长的光,但幅度不一样,幅度最大的称为主模,其余的称为边模。2、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激光器通常由激活介质(工作物质)、泵浦(激励源)和谐振腔三部分构成。半导体是由大量原子周期性有序排列

6、构成的共价晶体,由于邻近原子的作用,电子所处的能态扩展成能级连续分布的能带,如下图(a)所示,能量低的能带称为价带,能量高的能带称为导带,导带底的能量Eu和价带顶的能量El之间的能量差称为禁带宽度或带隙,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有不同的带隙。本征半导体中导带和价带被电子和空穴占据的几率是相同的,N型半导体导带被电子占据的几率大,P型半导体价带被空穴占据的几率大。如下图(b)、(c)所示。图b 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子和空穴分布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多种多样,基本结构是下图所示的双异质结平面条形结构。这种结构由三层不同类型半导体材料构成,中间层通常为厚度为0.10.3m的窄带隙P型半导体,称为有源层,作为工作介质

7、,两侧分别为具有较宽带隙的N型和P型半导体,称为限制层。具有不同带隙宽度的两种半导体单晶之间的结构称为异质结。有源层与右侧的N层之间形成的是P-N异质结,而与左侧的P层之间形成的是P-P异质结,故这种结构又称N-P-P双异质结构,简称DH结构。图c 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结构施加正向偏压后,就能使右侧的N层向有源层注入电子,左侧的P层向有源层注入空穴,但由于左侧的P层带隙宽,导带的能态比有源层高,对注入电子形成了势垒,注入到有源层的电子不可能扩散到P层,同理,注入到有源层的空穴也不可能扩散到N层。这样,注入到有源层的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在0.10.3m的有源层内,形成了粒子数的反转分布。前后两个晶体解

8、理面作为反射镜构成谐振腔。给半导体激光器施加正向偏压,即注入电流是维持有源层介质的原子永远保持粒子数的反转分布,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作为激发光子诱发受激辐射,受激辐射产生的更多新光子作为新的激发光子诱发更强的受激辐射。实验一 LD的V-I特性曲线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2、学习测量LD半导体激光器电压电流(V-I)特性曲线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试LD半导体激光器电压电流(V-I)特性曲线。三、实验仪器光电技术创新综合实验平台(一台);光源特性测试模块(一块);万用表(两块);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原理LD和普通二极管一样都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其核

9、心部分都是PN结。因此LD也具有与普通二极管相类似的V-I特性曲线,如图1-1所示。其测量方法见图1-2,由V-I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LD总的串联电阻R和开门电压VT。图1-1 LD输出V-I特性曲线 图1-2 V-I特性测量原理五、实验注意事项1)静电很容易导致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老化,实验时请佩戴防静电手腕带,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发光二极管引脚以及与发光二极管连接的任何固定件、测试点和线路,以免损坏器件;2)严禁将任何电源对地短路;3)工作电流不要超过LD的额定值,防止烧坏器件;4)通电之前,确保W301(微调)及W302(粗调)旋钮在最小值位置,这样可防止冲击电流损坏LD;5)严格按照指导书操作

10、实验,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请立即关机断电,并请相关老师加以指导。六、实验装置及步骤1、将“光源特性测试模块”的J101、J102及J103分别连接至主台体面板上的“+5V”、“-5V”及“GND1”。2、将激光器套筒的红色插孔连接至模块的J306(LED+/LD+),将其黑色插孔连接至模块的J307(LED-/LD-),将其黄色插孔连接至模块的J301(PD+)。将万用表1(“V档”)的红表笔连接至J306,黑表笔连接至J307。将万用表2(“mA”档)的红表笔连接至J304(Iop+),黑表笔连接至J305(Iop-)。3、将开关K301拨向“恒流”端,K302拨向“电流源”端。4、将电流源的

11、W302“粗调”和W301“微调”逆时针旋转到最小。打开电源开关K101,顺时针缓慢调节W302,使工作电流由0mA逐渐增加到20mA,每隔2mA记录LD的电压值(万用表1)和电流值(万用表2),绘制LD的V-I曲线。注意:恒流测量时,调节“微调”旋钮无效。恒功测量时,如果仅调节“粗调”旋钮,而“细调”旋钮在最小位置,将不一定能把LD输出功率调到足够大。此时必须使用“细调”旋钮来把输出功率调大。表1-1 LD的V-I特性曲线数据记录表I(mA)0246810U(V)I(mA)1214161820U(V)5、实验完毕,将“粗调”和“微调”逆时针旋转到最小,关闭电源开关。七、实验报告要求1、在坐标纸上作出LD半导体激光器的V-I曲线。八、思考题1、激光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