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021928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目 录第一章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6第二章 “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9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渝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9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渝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10第三节 “十一五”时期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11第三章 “十一五”渝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2第四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12第五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13第四章 “十一五”渝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重点14第六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14第七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14第

2、五章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5第八节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15第九节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6第十节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7第十一节 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17第十二节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8第十三节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第六章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19第十四节 突出发展五大重点产业19第十五节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1第七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消费快速增长22第十六节 发展壮大商贸流通业22第十七节 优化提升房地产业23第十八节 扶持发展旅游产业23第十九节 加快培育发展金融业和中介业24第八章 启

3、动建设重庆航空城,大力发展临空经济25第二十节 航空城的建设范围25第二十一节 航空城的功能定位25第二十二节 航空城的发展目标25第二十三节 航空城的产业重点26第二十四节 航空城的建设模式26第九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条件27第二十五节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27第二十六节 加大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8第二十七节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9第十章 继续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29第二十八节 优化城镇体系,高起点规划建设渝北新城29第二十九节 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城市和城镇产业30第三十节 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31第三十一节 不断提高

4、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31第十一章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渝北32第三十二节 发展科技事业,增强创新能力32第三十三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33第三十四节 积极发展文体新闻广播事业34第三十五节 努力发展卫生事业35第三十六节 构建公共安全监管体系35第三十七节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6第三十八节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37第三十九节 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38第四十节 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队伍38第四十一节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着力构建法治渝北39第十二章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开放型经济39第四十二节 全力优化发展环境39第四十三节 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40第

5、四十四节 全面提升企业对外核心竞争力41第四十五节 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41第十三章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42第四十六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42第四十七节 加快财政体制改革42第四十八节 搞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3第四十九节 强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43第五十节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44第五十一节 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44第十四章 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5第五十二节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45第五十三节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46第五十四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47第十五章 “十一五”期间渝北区实施的重大项目48第五十五节 “十一五”时期重大项目48 附件:1. 重庆市渝北区“十一

6、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表 2. 重庆市渝北区“十一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表 3. 重庆市渝北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16日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区人民政府的战略意图,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本纲要是渝北区“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渝北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渝北区人民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职

7、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十五”计划时期(2001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于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5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7.6%,比“十五”计划目标高7.6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91美元。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初期的20.5:41.0:3

8、8.5调整为8.1:46.8:45.1。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公共财政框架基本形成,可支配财力突破20亿元,比2000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3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5亿元,比2000年增长4倍,年均增长38.1%,连续5年在全市40个区县(市)中保持投资总额第一位。消费增长逐年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6亿元,年均增长19.7%。全区经济步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跨入了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行列。城市经济发展明显提速,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特色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大园区建成9平方公里,已成为渝北经济的增长极。北部新区快速发展,长安福特、长安集团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并投产,带

9、动了工业生产高速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16亿元,比2000年增长8.7倍,年均增长57.4%,2002年2005年连续四年进入全市工业十强区县行列,2005年排名十强区县第三位,工业经济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任务,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建了渝港资产经营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从47.5%提升到63%。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投入基础设施资金175亿元,完成了江北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渝怀铁路、渝邻、渝长、渝合高速路渝北段建成通车。“

10、一小时渝北”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95公里,比“九五”新增通车里程790公里,农村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5%,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修小(一)型水库2座,整治病险水库27座,新建场镇供水站10个。城市发展空间快速拓展,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5.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42.8%提升到59%。城北及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新增城市道路150公里,建成城市广场、公园及游园8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龙溪、两路地区和北部新区成为重庆主城新靓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

11、快,粮经作物比例趋为合理,“三色”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共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7.2%。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等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建成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建成了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5%。人口自然增长率2.58。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增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79元,分

12、别比2000年增长77.4%和44.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型合作医疗走在全市前列,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推进,依法治区取得实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两次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单位。整治发展环境取得实效,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创建“平安渝北”、“法制渝北”取得新进展。第二章 “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渝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的新阶段,三峡工程竣工将促进长江流域的合

13、作发展,三峡库区产业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将极大地促进渝北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有利于加快渝北改革开放进程。二是渝北成为重庆主城和重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拓展区。重庆市正加快实施的“重庆向北”战略为渝北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退二进三”、“三北”战略和主城区老工业基地改造,有利于全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三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部新区的发展。北部新区已被规划为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十一五”期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战略举措,将极大地拉动渝北快速发展。四是重庆市打造“中国汽车名城”、“世界摩托车之都”。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型汽摩企业入驻

14、,集聚扩张,夯实以汽摩及零部件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制造业基础,从而使渝北成为汽摩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渝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一是独特的区位。渝北区为重庆主城核心区,重庆市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城市开发示范区位于区域内。渝北区是重庆借渝邻、渝合高速路辐射川东、通往西北的战略要地,并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二是立体的交通体系。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有西南地区一流的航空港重庆江北机场、最大的龙头寺火车编组站和紧邻的长江上游最大的寸滩集装箱码头。渝怀铁路和重庆“二环八射”中的二环五射贯穿

15、区境,市里规划的轻轨三号线直达机场。三是广阔的拓展空间。在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日趋突出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因缺乏拓展空间而陷入困境,而渝北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发展腹地,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占据400多平方公里,为渝北城市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四是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汽摩及零配件为支柱的现代制造业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北部新区汽车城和光电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三色”农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区商贸、餐饮业快速发展,汽车销售、特色餐饮取得新突破,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已具备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基础条件。五是丰富的人文资源。境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逐渐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