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的培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01973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的培养幼儿乐群性行为是一种良好的交往行为,幼儿的乐群性行为在生活中一般表现为亲近、同情、谅解、谦让,团结友爱等,幼儿乐群性行为发展状况对其成长有很大影响。它能让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的社会是开放的,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30%取决于智力,另外的70%取决于他的人际关系。”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的表现。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

2、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这是我们每一个幼儿老师的工作责任。如何培养幼儿乐群性行为的良好发展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手。1、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教师,我们要面向全体幼儿,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要把每个幼儿都作为自己关注和精心培养的对象,给每个幼儿都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机会和条件,深入到每个幼儿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倾向和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不使一个幼儿成为被遗忘的的“角落”,不仅要关注那些发

3、展水平好的幼儿和那些“淘气鬼”,更要注意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默默无闻、也不违反纪律的老实幼儿,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不要凡事都包办代替,给他们自己成长和锻炼的机会,幼儿能自己动手去做的事情,教师就不要替他们得出。要启发调动幼儿自己去想、去说、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给每个幼儿都提供思考、操作、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条件,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幼儿,更要表现那些积极努力、并不太出色,但在原有基础上也有进步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感到自己受重视,自己还行,从而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

4、和生活和交往。2、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期的孩子喜欢交往,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谦让,很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合作既是一种个性倾向,又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游戏是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活动,也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幼儿在游戏当中玩中学,学中玩,在实践当中不知不觉地成长。教师可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分组竞赛,让幼儿学习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提高幼儿的集体责任感,体验到与同伴团结协作的力量,更重要是在合作中有了谦让、尊重、协

5、调等等的情感体验。3、 创造自由的同伴交往机会在幼儿园里,教师为不出现安全事故,过度地使用常规效力,如主题活动结束后、用餐后,一定要乖乖坐在椅子不能越位,甚至于为耳根清静,连吃饭、玩玩具、上洗手间都不许有一丁点的声音。这些情况,严重地限制了幼儿之间的自由交往。同伴交往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与同龄之间的发展水平是相近的,在交往之中有明显的平等性和自由性,所有的交往技能都是通过学习与同伴的交往中去探索、学习,总结而成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建立各种活动区域,如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结伴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还会出现冲突,老师要注意观察,不要过

6、多地干涉幼儿,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实践当中掌握交往的技能。4、幼关系要和谐 师幼关系对幼儿的学习和幼儿园生活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亲子、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对幼儿的影响理为突出。和谐的师幼是幼儿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业的前提, 有利于幼儿个性的社会化发展,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纲要多次提到“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由此看来,师幼和谐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满足幼儿心理需要,使幼儿产生自信,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要倾听每个幼儿的心声。受到关注的幼儿往往更喜欢亲近老师,把心声告诉老师。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老师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老师还要允许幼儿出错,接纳幼儿,向幼儿传达正能量,让孩子学会宽容、谅解。教师要多赞扬幼儿,让幼儿在交往中表现出积极倾向。如果师幼关系紧张,幼儿对教师产生抵触,产生不自信,同时也会把消极的心理带到与同伴的交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