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01382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空中楼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空中楼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空中楼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空中楼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空中楼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空中楼阁.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王 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 (2)鉴赏诗化的语言及精妙的意境,领悟作者独特的感受。(重点)(3)学习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难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即创新思维)。(2)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表层,捕捉形象的特征,感悟作者的情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教学设想1、 本篇课文安排两课时。2、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多角度写景状物的技巧”,从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3、 第二课时鉴赏诗化的语言,学

2、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鉴赏本文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2、 学习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3、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教学重、难点鉴赏本文诗化的语言,体会作者独特地感受。教学内容与步骤一、 温故而知新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熟读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并分析了作者多角度的观察小屋。文章的18段,作者由远望到近观,再改为远眺,然后仰视,多角度的观察了我的小屋。914段,作者又站在小屋的“领土”以内,描写了小屋的花园、云霞、山路及光线等。(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教师再次强调“多角度写景状物的技巧”,加深学生印象。)本节

3、课我们着重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 品味语言课堂活动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精妙的语言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明确:(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独特,自然,富有美的韵致)(2)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赋予小屋于生命,灵动而秀气)(3)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化静为动,增添生气。比喻新奇,诱人联想。)(4)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

4、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拟人手法,增强人文品位。)(5)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诗化的句子,具有韵律美。化静为动的比喻,让人产生无限遐想。)(6)只有破晓或入幕,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

5、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画面静美、氛围宁静。比喻新奇、化静为动)(师生共同精读课文,分析散文语言,教师出示第59张幻灯片。)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鉴赏语言技巧,培养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指导朗读,引导联想与想象,身临其境地去体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 难点突破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课堂活动二:学生们自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1)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2)这么美的小屋,那它真正存在吗?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明确:(1)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2)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往。(教师引导学

6、生精读课文第14段,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出示第11张幻灯片。)师:作者穷尽笔力写自己心爱的小屋,但并不是纯客观地写小屋,而是在描写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使各种各样的景物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寄寓着作者的主观志向和情趣。因此,这些外在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内在精神的体现,所谓小屋、绿树、花、山,他们的活力、轻灵、自由、开放,无不是作者自身精神外化的景物特征。由此可以推知,贯穿于全文的对小屋与周围环境的描摹与赞美,强烈地表达着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这就是作者的“志”。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本文和桃花源记在立意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2、本文和

7、荷塘月色在语言上各有什么特点? 师 :多么美丽的居所,多么幸福的人生。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远离凡尘俗世,远离都市喧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难怪宋代的林通,甘愿抛弃荣华富贵,隐居山林,弄梅侍鹤,被后人喻为“梅妻鹤子”,历代许多的名人都爱归隐山林,而且愈发萌发灵感,写出了更动人的诗篇,难道不是因为也浸染了大自然的灵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都是一种幸福。 (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回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诗,并出示第12、13张幻灯片。)五、 布置作业 请模仿文中你所喜欢的段落,以“我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小短文。板书设计 语言美 追求自由生活 我的空中楼阁 画面美 托物言志 情趣美 追求独立人格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