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影响因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99752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盈利影响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盈利影响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盈利影响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盈利影响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盈利影响因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盈利影响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盈利影响因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华外资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源:国际金融研究2007-07-10共计 84家,其中银行类73家,非银行类11家。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80.97亿美元,占上海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2.82%;负债总额358.66亿美元,占上海银行业负债总额的12.34%。各项贷,一批中小港资银行开始在深圳登陆,深圳成为了港资银行向内地渗透的桥头堡。三是外国中央银行开始在北京设立机构,以充分利用北京作为经济金融调控中心的区位优势,促进本国银行在华的发展,目前在京外资银行分行数居全国第三位。 (三)盈利能力增强:外资银行经营渐入佳境 外资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力量,其盈利状况备受各方关注。有数据

2、表明,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水土不服之后,近两年外资银行的经营业绩在规模和地域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已率先进入盈利期。2002年在沪外资银行普遍盈利,年末账面利润可达近亿美元;天津外资银行已于2001年扭转前几年整体亏损的局面,实现整体盈利1786万美元。另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得出,目前外资银行盈利状况较佳的城市几乎全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厦门、大连等,并且盈利外资银行的国别与这些国家和当地对外经贸往来的紧密程度高度相关,以深圳为例,2003年深圳市外资银行实现纯利润4086.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其中港资银行的表现尤为抢眼,仅驻深港资银行

3、就实现盈利2369万美元,约占整个深圳外资银行利润的近六成,资产收益率达到7.6,盈利能力明显高于驻深外资银行5.58%o的平均水平。 (四)人民币业务:未来外资银行盈利的主渠道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限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将从服务于外国企业转向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据银监会7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7月15日,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在华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00家,占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其中,上海53家、深圳19家、天津8家、大连6家、广州7家、珠海2家、青岛2家、福州2家、武汉1家。在这100家机构中,53家已获准向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与

4、2001年底相比,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总数增加了70家e。尽管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相当迅速,以中国金融开放的前沿城市上海为例,从盈利结构来看,人民币税前利润占总税前利润的比重已从2001年的15.56%增长至2003年的52.12%;从营业规模看,到2004年6月底,上海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已达610亿元,普通贷款304.89亿元,存款371.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7%和96%。此外,外资银行还推出了很多人民币业务的新品种,为客户提供多样的服务。我们相信,随着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机构数量和经营地域的不断扩大,人民币业务将成为未来外资银行盈利的一条主

5、渠道。 本文以为,外资银行到斗国内地来开展业务,并不是看中一时的盈利情况,而是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前景。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银行必须来面对这种需求,这是银行业发展的机遇。基于这一观点,外资银行不会因遭遇在华发展的亏损而轻易退出中国金融市场,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在华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大城市市场一直被广泛地认为是多数中资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大城市外资银行市场份额猛增和经营渐佳的发展形势将对中资银行的未来发展形成重要挑战,因而影响在华外资银行盈利能力的具体因素值得我们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运用生存分析法对影响外资银行盈利能力的

6、诸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分析方法与检验结果 (一)实证方法与模型介绍:生存分析法与Cox模型 本文使用的实证方法是生存分析法 (survival analysis),它通过处理收集来的生存数据,包括生存时间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研究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文中的生存时间即指外资银行从进入中国市场到出现正利润的时间。因为对任何一家外资银行而言,进入一个陌生的国度,首先必须经历一段市场磨合期,在这一时期,外资银行的经营状况基本上是支大于收,当外资银行收大于支,即开始盈利时,我们就认为外资银行在东道国市场上生存了下来,这也是我们应用生存分析法的原因所在。生存时间通常用三个函数来描述,生存函数、概率密度函数

7、和危险率函数。本文用随机变量 T表示样本个体的生存时间,即外资银行的生存时间(即外资银行的亏损周期), 由于生存时间是连续型的数值变量, 因而它有概率密度函数f(t), 。生存函数 (survival function)又称累积生存率,记作s(t),在本文中它指生存时间长于t的外资银行家数外资银行样本总数。危险率函数(hazard function)是生存分析最基本的函数,它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受众多内生和外生变量(以下称协变量)的影响,所以我们应筛选出其中哪些因素对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也即确认重要的协变量。通过建立外资银行生存时间随协变量取值变化的回归模型,来确定

8、影响外资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协变量,并根据协变量在回归模型中的统计值对外资银行的盈利性进行预测。由于每家外资银行的生存时间不是同分布,所以本文采用比例风险模型(the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又称为Cox模型进行回归分析。Cox模型的危险率函数h(t)=h0(t)e(1xt+1xt+kxk),其中h0(t)是基础危险率函数,是回归方程中所有协变量均不存在时的危险率函数。1,2,k分别是协变量x1,x2,xk的回归系数,回归系数是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由于Cox模型假定每个协变量的危险率在时间上正比于基本危险率0(t),所以0(t)无需计算。Cox模型除确定协变量外

9、,还可以确定协变量的相对危险率exp(j),它表示协变量Xj值变化一个单位时的相对危险率,計算公式为: (2)。 如果exp(j)等于1,意味着协变量Xj对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生存时间)无影响;exp(j)如果大于1,则协变量Xj对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有负效应,即会增加外资银行的亏损周期;如果exp(j)的值小于1,则协变量Xj对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正效应,即会减少外资银行的亏损周期。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样本范围为:到2000年12月底前已在中国设立营业性经营机构的外资银行,据统计共有52家,其中亚资银行27家,欧资银行16家,北美银行6家,其他地区银行3家。受到数据收集的限制

10、,本文实际分析时所使用的样本只有15家,生存时间的计算也是以1992年为起点。由于有些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多家分行,且这些分行分布的地域较广,鉴于目前中西部的外资银行分行几乎全面亏损的现实,本文分析的样本只涉及东部地区的外资银行分行,在作实证分析时,以外资银行主报告行为统计样本单位。M.K.Leung,T.Young and D.Rigby(2003)的研究显示,在上海盈利的19家外资银行中,亚资银行为9家,欧资银行7家,北美银行3家,由此可见,在华亚洲银行的盈利性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的外资银行,因此我们在协变量的选择时设计了这一指标。本文认为亚资银行在华盈利能力较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11、是亚资银行母国由于与中国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便利,对外经贸往来较其他地区更为频繁;另一方面是亚洲国家和地区受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影响较深,在习惯、信仰、语言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更容易,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得亚资银行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外资银行拓展在华金融业务更有优势.由于我国直到1997年才放开部分城市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在此之前外资银行业务范围仅限于外汇存放款、票据贴现、汇款、担保、进出口结算以及经批准的外汇投资等业务,服务对象仅限于外国人、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外汇贷款部分。因此外资银行的盈利状况与中国和外资银行母国经贸往来的密切程度相关,所以我们在协变量的选择上设计了Fdi和Trade这两个指标。 由于

12、本文回归分析涉及的协变量有多个,为便于分析,我们将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外资银行自身经营特征的变量,另一类是反映外资银行在中国(东道国)经营环境的变量。第一部分协变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1)是否是亚资银行(Asian),即外资银行的总行是否在亚洲的国家(或地区)(英国渣打银行除外),如果是,这一指标的取值为 1,如果不是,则这一指标的值为0,数据来源于The Banker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网站。(2)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Sharet),用t年外资银行在华分行的家数来表示,理论上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网点越广,就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可以和客户建立更广泛和紧密的联系。数据来源于

13、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3年第4季度。(3)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Entryt),以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第一家分行的时间为准,如果第一家分行在1990年(或之前)设立,则取值为0,如果在2000年设立,则取值为10,如果在这期间设立,则取值范围为0,10之间的整数,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3年第4季度。(4)外资银行母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Fdit),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3)。(5)外资银行母国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Trader),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3)。第二类协变量反映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的市场环境:(1)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Op

14、ent,等于t年的(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3)。(2)外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Interestt),按个人和企业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权平均得出,由于样本期间,外资银行主要经营的是外资企业和外国居民的外币业务,因此影响它们经营成本的主要是外币的存款利率,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金融年鉴。 (三)回归结果 本文在运用SPSS9.0统计分析软件作回归分析时,所有协变量均进入了回归模型,表1为进入模型协变量的统计值。 表1 比例风险模型(the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的检验结果 协变量Variable 回归系数

15、标准差S.E. Wald统计量 显著性水平Sig 相对危险率Exp() Asian -O.0361 O.0066 30.4469 O.0001 O.965 Share O.3251 O.2767 1.3809 O.2400 1.384 Entry O.571008 O.21568 7.00921 O.0081 1.770 Fdi -O.0303 O.0051 35.07778 O.0001 O.970 Trade -O.0309 O.0052 35.6122 O.0001 O.957 Open -O.0216 0.0116 3.4761 O.0623 O.979 Interest O.1428 O.0582 5.0416 O.0191 1.122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外资银行自身经营特征的三个指标的相对危险率分别为0.965、0.97和0.957,因而它们对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正效应,即有助于缩短外资银行在华的亏损周期,且这三个协变量都具有显著性意义,显著性水平都为0.0001。而外资银行的两个指标的相对危险率为1.77和1.384,说明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的多少和进入时间的早晚对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正效应,并不是分支机构越多,进入时间越早,盈利能力就越强,这与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和中国政府对外资银行经营业务和地域的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