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习题(总).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99468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习题(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气象学习题(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气象学习题(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气象学习题(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气象学习题(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学习题(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习题(总).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大气:地球表面被一层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层气体通常称之为地球大气,简称大气。2、气象:大气中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3、气象学:就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气象要素:用来表示大气中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及大气状态的各种物理量统称为气象要素。5、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的现象。6、天气学:指研究天气形成及其演变规律,并肩负着对未来天气作出预报的一门科学。7、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统计状况。包括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8、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的特征及其形成和变化规律

2、,综合分析评价各地气候资源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9、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同各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10、农业气象学:就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并运用气象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学科。11、农业气象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农业气象要素的的某种组合。12、农业气象要素:气象要素中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要素称为农业气象要素。13、农业气候条件:一个地区多年的农业气象条件的特征。 14、平行观测:即在进行各项气象要素观测的同时,也进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农业气象灾害的观测及田间管理工作的记载等。15、干空气:大气中

3、,除水分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16、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大气中悬浮的各种固态和液态微粒,统称杂质17、大气污染:由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把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一些物质和能量输入大气中,其数量和强度超出了大气的净化能力,以致造成伤害生物、影响人类健康的现象称大气污染。18、极光:在高纬度地区,高空中大气稀薄的地方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二、简答:1、天气和气象的区别答:气象在时空范围上是泛指,而天气的时空范围要小得多。天气是熟悉万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为天定时对天气现象的观测,推断出未来的天气变化,这就是天气预报。 2、气候与天气的区别答:天气是气候的基础

4、,其后是天气的总合。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天气状况。气候和天气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气候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理纬度)、地形、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等影响所形成。例如:我省大部分地区春、夏、冬干旱,秋季雨水较多。3、重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答:重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辐射、温度、降水、湿度和风等,它们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4、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答:一是研究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条件的发生、变化和分布规律;二是研究受气象条件影响和制约的有关农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5、农业气象学的任务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的研究 农业气象情报和预报 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农业小气候的利

5、用与调节 农业气象灾害规律的掌握及灾害防御农业气象监测 6、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答:因为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既有气象条件又有农业对象,所以其研究方法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在研究时,要求遵循平行观测(也称联合观测)的原则。7、平行观测法的具体方法有答:农业物候研究法农业气候试验法气候分析法农业气象遥感法资料分析法作物气候模拟法8、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农业气象工作创建时期(1958年以前)发展一调整一稳步发展一停滞时期(19591976年) 1977年后的新的发展时期 9、杂质对大气中物理过程和现象的作用:答: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阻挡

6、地面辐射,减缓地面的辐射冷却。 降低大气的透明度,影响能见度。 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对成云致雨有重要意义。10、气象学对大气上界是怎样界定的答: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是1200千米来估计大气上界,因此,将此数字定为大气的物理上界。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来估计大气上界。大气上界为20003000千米。三、填空:1、天气的特点是 短时间 的、 不稳定 的、 瞬息多变 的。2、重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 辐射 、 温度 、 降水 、 湿度 和风等,它们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3、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既有气象条件又有农业对象,所以其研究方法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在研究时,要求遵循

7、平行观测 (也称联合观测)的原则。4、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滴、冰晶以及其他固体杂质混合而成的,按其成分可以概括成三类: 干空气 、 水分 和 固体杂质 。 5、干空气中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为 氮 、 氧 、 二氧化碳 和 臭氧 。 6、在 100120 km以下,干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基本上不变。组成干空气的各种气体的沸点都很低,在自然条件下,永无液化的可能,干空气是 永久 气体。7、大气中的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但豆科植物可借助根瘤菌的作用固定氮,闪电能将大气中的氮、氧结合成 氮的氧化物 ,随降水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利用。8、 氧 是干空气中次多的气体,它不但是维持人类及动物生命极为重要的气

8、体,并且还决定着有机物质的 燃烧 、 腐败 及 分解 过程。 9、近地面气层臭氧含量很少,从 5-10 千米高度开始增加,在 20-25 千米高度处达到最大值,再向上,臭氧含量逐渐减少。 55 千米逐渐消失。10、太阳辐射中波长短于0.9微米的紫外线被 臭氧 吸收,保护地面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少量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11、大气中CO2含量很少,其平均含量约占大气容积的 0.03 ,并且多集中于 20千米以下的气层里,在 20 千米以上, CO2 的含量显著减少。12、四分之三的水汽集中在 4 千米以下, 10-12 千米高度以下的水汽约占全部水汽总量的99。13、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

9、围内, 水汽 是唯一能进行气、液 、固态三相变化的大气成分。 14、大气中悬浮的各种固态和液态微粒,统称 杂质 。它们主要集中在 3 千米以下的低层大气中。 15、大气污染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 固体或液体 的微粒,通称为 气溶胶粒子(颗粒物),如烟尘、粉尘、含酸雾滴等。直径在10微米以上的粉尘称 落尘 ,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 飘尘 。第二类是 气态化合物 ,通称为化学污染物。16、大气污染由3个环节组成,即空气污染物由 污染源 排出,经过大气的运送 扩散 ,到达 污染对象 。污染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 17、大气的垂直分层可以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中间层 、 暖层

10、 、 散逸层 。四、试说明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中的垂直高度、温度变化答:对流层:低纬地区平均为1718千米,在中纬地区平均1012千米,在高纬地区平均为8-9千米。一般夏季对流层厚度比冬季厚。2千米以下大气层称为摩擦层; 2米以下大气层称为贴地气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平均来说,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5。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5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的气层为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其顶部气温可降至一83以下。暖层:暖层位于中间层顶至800千米高度。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迅速增高。散逸层:800千米高度以上的大气层称为散逸层。第二章辐射

11、一、解释名词:1、辐射:光、热从源沿直线直接向四周发散。气象上是指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放射的能量称为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2、焦点:某些与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有特殊关系的点。椭圆两焦点到椭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和为一常数。3、近日点和远日点:在一年中地球距太阳最近的时间,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称为近日点;地球距太阳最远的时间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叫远日点。4、太阳视运动:将地球上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称为太阳视运动。5、太阳高度角: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常简称为太阳高度。6、太阳方位角(A):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投影与当地子午线(

12、太阳直射点的经度)间的夹角称为太阳方位角。 7、昼半球和夜半球: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总是有半个球面朝向太阳,另半个球面背向太阳。朝向太阳的半球称昼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称夜半球。8、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9、昼弧和夜弧:晨昏线与纬圈交割把纬圈分成两段圆弧,处于昼半球的弧段称昼弧,处于夜半球的弧段称夜弧。10、昼长(可照时数):在天文学上,某地的昼长是指从日出到日没太阳可能照射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可照时数。11、实照时数:一日中,太阳直接照射地面的实际时数称为实照时数。实照时数可照时数云雾及地物遮挡时数。12、晨昏影:在日出前与日没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太阳直射光不能直接投射到地面上

13、,但地面仍能得到高空大气的散射光,使昼夜的更替不是突然的,天文学上称为晨光和昏影,总称为晨昏影,一般习惯上则称之为曙光和暮光。13、光照时间:为了区别于可照时间,把包括曙暮光在内的日长时间称为光照时间,即:光照时间可照时间曙暮光时间 14、天文曙暮光:是指太阳在地平线以下018的一段时间15、民用曙暮光:是指太阳在地平线以下06 的一段时间。16、黄道:是指地球上的人们观察太阳在一年内所走的视路径。17、二十四节气:是指太阳在黄道上作周年视运动时二十四个具有季节意义的位置日期。18、波长:为振动位相相同两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常用单位有微米、纳米(nm)。19、频率:为每秒内振动次数或循环次数,其

14、单位是赫兹(Hz) 。20、电磁波谱:电磁波有不同的波长,按其波长的次序排列成一个谱系,称为电磁波谱。21、量子(光量子):辐射的粒子学说认为,电磁辐射由许多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称之为量子(光量子)。22、辐射通量(F):单位时间内通过或达到任一表面的辐射能称为辐射通量。23、辐射通量密度 (E):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为辐射通量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或到达单位面积的辐射能。24、辐出度和辐照度:放射体表面所放出的辐射通量密度称为辐射出射度,简称辐出度。辐射照射到物体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或者说到达接受面的辐射通量密度称为辐射照度,简称辐照度。25、光通量( L ):单位时

15、间通过任一表面上的光能。26、光通量密度(E1):单位面积上通过或到达的光通量。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称为光照度。27、勒克斯(LX):它是以1国际烛光的点光源为中心,以一米为半径的球面上所得到的照度。28辐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与辐射能流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得到的辐射能,即与入射光垂直的面上的辐照度。29、吸收率(a)、反射率(r)、透射率(d):物体对辐射的吸收的能力称为吸收率。物体对辐射的反射的能力称为反射率。物体对辐射的透射的能力称为透射率。30、绝对黑体:在任何条件下,对于各种不同波长的辐射的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简称黑体。31、灰体:如果某一物体吸收率小于1,但吸收率不随波长而变的物体。32、太阳辐射:从太阳辐射出来的光、热能量总称为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辐射或太阳能。33、太阳辐射强度 :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W/m2 S )。34、太阳常数:当日、地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地球大气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