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99323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价值链驱动、土地流转与现代农业发展程传兴/张良悦/赵翠萍 2013-01-09 14:49:19来源:中州学刊(郑州)2012年5期 【内容提要】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产出效率和规模经济上,更体现在农业的产业化、食品加工和消费结构的变迁上。在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框架下,土地流转作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桥梁,其启动和实施需要产业组织的动力驱动。农产品价值链是小农生产连接国际大市场的主导产业形式和销售网络。因此,以农产品价值链驱动促进土地流转,进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选择和土地流转的内在驱动力。【关 键 词】产品价值链/土地流转/现代农业通

2、过土地流转促使家庭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和政策层面的导向。不少学者从制度和案例研究角度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应的制度供给以及政府行为1234。但从产业角度分析土地流转内在动力的文献还不多见。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不仅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更在于农产品的加工和食品消费的产业化主导,以及由此推动的农业生产领域微观主体和产业组织的相应转变。在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框架下,土地流转被当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桥梁,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产业组织推动力,这种桥梁作用也难以发挥。所以,必须通过产业价值链驱动来推进土地流转,进而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一、现代农业与农产食品

3、价值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产出效率和规模经济上,更体现在农业的产业化、市场需求和发展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食品加工业、消费结构以及正在兴起的有机农业。所以,对现代农业的理解必须持动态和发展的观点,或称之为第二次农业革命5,其中,产业价值链成为推动这次农业革命重要的组织形态。需求的多样化、技术创新以及大众消费方式的转变等为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发展环境,由私人企业家引领的新型农业在广义的价值链上把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也把许多组织起来的企业型小农业主联系在一起6。通过产品价值链使农场生产由农村生活方式(rural lifestyle)转

4、变为农业商业部门(agri-business sector),并使农业产业在对价值链增值机会的不断开发中获取丰厚利润和持续发展7。产品价值链是现代经济中基于产品竞争力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它使人们将对产品竞争力的聚焦从单一生产商转向包括产品配置与市场开发在内的涉及产品供给与服务的其他经济活动,且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对产品的价值增值做出贡献。农业产品价值链是指围绕食物生产与加工、食品分送和消费所形成的产业链,也称之为农产食品链。食品领域的产业革命使食品服务产业不再仅仅是食品的供应和配送,而是食品价值链中一系列价值的增值环节和追求回报的资本切入点。从产品价值链上看,食品产品加工向前可以追溯到农业生产的

5、投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向后则是食品的运输、零售和消费等服务环节的延伸;从消费模式上看,农产品生产链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者、食品加工者、环境保护者、消费者以及政府部门等相关领域和相关利益群体高度关注的产业形态8。中国是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但农业经营组织规模小,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弱,因此,必须实施以农产品价值链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革命。(一)产业价值链是改造小农经济的有力工具农产品生产链和农业食品的工业革命造就了高价值农业,扩大了国内和国际市场,为农民和农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9。然而,新市场的商品质量、及时交付货物、规模经济等要求却又对小农户提出了新的挑战。应该承认,高价值农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劳

6、动投入,对小农户是有利的,所以,小农户有潜力从以粮食为主的生产体系转向高价值农业生产。但由于高价值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其异质性带来的市场分割及价格波动,增加了市场风险;同时,小农户的土地通常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且面积小,他们可进行市场交易的产品剩余很少。结果使小农户的高价值农产品生产面临高昂的生产和交易成本。然而,这种困境并非不可克服,可通过制度创新帮助小农户从价值链主导的“新型农业”中获益,其中包括:发展农民或生产者营销组织;鼓励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将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有机结合发展高价值出口产品的供应链等方式10。一般地,订单农业被看作是把小农户融入不断增长的高价值农产品市场的潜在手段。这种纵

7、向合作恰好是产品价值链的一种治理模式,可以解决小农户提高生产率所面临的许多约束。因此,我们认为产品价值链是改造小农经济的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二)农产食品链满足了城市消费的结构转变现代农业革命的一个主要表现是高价值农产品。高价值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伴随着食品产业的转型,包括食品加工、批发及零售。高价值农产品的兴起是由消费者驱动的,收入的增加和城市化的扩张刺激了对高附加值产品、半加工产品、加工产品和方便食品的需求。同时,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这就为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提供了空间,如连锁超市的出现与迅速成长、食品加工和食品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当然,这些食品不同于传统的大宗

8、农产品,属于高附加值的鲜活农产品,容易腐烂,要求经过特殊设备的特殊处理(包装厂、冷藏和冷冻运输)提供服务。同时,为维持食品的质量、减少物质和营养损失,要求迅速将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便形成了农场公司成品的链接,构成了一个农业食品产业价值链体系。于是,由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者依靠其品牌和销售体系来驱动的农产品配送和销售的产业链便应运而生,大型零售商成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牵引者,满足了城乡消费结构的变化。(三)产品价值链与食品安全和产品的跟踪追溯制度食品部门是由原料供应(特别是为生产提供投入的化工部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贸易、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一个食品价值链。食品部门的特征之一是,食品安全和

9、食品质量通过最终的产品检测不能做到完全的控制,完全的保障需要通过食品价值链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适当控制的所有累积来完成。这样,食品部门就通过价值链使食品安全和食品生产联系起来,从而使食品产品的跟踪制度通过产品价值链的形式加以完成。食品的跟踪追溯制度已在业界广为接受,食品安全、食品质量、食品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生产、消费者的透明消费等驱动了食品跟踪功能的发展。商品的质量问题从整体上会对商品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跟踪体系覆盖的是整个市场而不是某一部分,通过跟踪可以使个体参与者避免负面影响,所以市场参与者作为一个整体对跟踪体系十分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产品跟踪体系的实现超越了企业的边界,需要供应商和消费者

10、之间达成协议和合作,这样,食品部门的跟踪追溯制度便形成了非单个企业决策的复杂的群体决策特征。复杂的决策体系涉及到政府、单个企业及相互关联的企业集团,每一个决策主体都有其自身利益和决策权威,例如,政府主要关注食品安全,部门集团主要关注市场稳定,个体企业主要关注市场占有。如果任由三方讨价博弈,势必会不利于食品质量安全,但是,通过产品价值链,就可以使跟踪追溯制度的决策形成在政府和部门集团所制定的框架内,各企业利益主体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综合决策的平衡体系。(四)产品价值链与日益兴起的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独特的生产类型,外部投入少且要求严格,不允许使用化学投入品以及转基因品种。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消费

11、,质量认证成为其关键环节。认证标准是一种基于效率、标准化、官方管制和价格竞争基础上的对产业规则和商业质量的重新评价,通过认证可形成一种包括规范、实践特征、制度在内的新的生产规则。1980年代,欧盟颁布了有机生产认证和贴签的法律制度,随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颁布了相似的标准。1999年,联合国药品与食品委员会对有机食品的网络生产体系颁布了国际权威评估标准。总的来看,认证标准代表了一种基于社会、法律和官方制度的强有力的价值链的治理形式,其服务本身在许多方面、在公司和国家之间强化了传统经济的不平等。因此,尽管许多研究都显示有机农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对农户是有利的,但如果不将传统的小

12、农纳入产品价值链,则很难促进小农与市场的对接,无法有效地实施有机农业生产。总之,产品价值链是现代农业产业组织的重要形式,是促使农业生产方式转换的有力工具。为此,世界银行在其2008年的报告中提出了以农业促发展的钻石政策:(1)提高市场准入,建立有效的价值链,将农业市场的需求和小农生产者联系起来,并沿着价值链环节在农业中创造机会。(2)提高小农户竞争力,方便其进入市场,为小农户的资产禀赋创造有利的环境。(3)提高糊口农业和低技能农村从业者的收入,实现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农村非农收入的多元化,降低其脆弱性。(4)通过价值链高价值领域的活动,增加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技能。二

13、、现代农业发展中价值链的形成与驱动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家庭生产与现代市场之间的矛盾,势单力薄的农户无力抗御市场风险及交易中的利益被掠夺;二是小规模经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小规模的家庭生产不利于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缺乏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难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农业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的滞后,专业化越发展,越需要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目前,各种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均十分有限,在专业化进程中农民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质、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明显供给乏力。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因为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模式有利于

14、产品内部的分工,并能做到利益共享,所以,农业产业链可以为小农户提供走向大市场的平台,进行一体化的生产。产品价值链构建的关键在于寻找产品的增值空间以及产品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尤其是治理结构在产品升级和企业的进入条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Gereffi11分析了产业价值链治理的两种典型类型:一种是生产者驱动,一种是购买者驱动。生产者驱动主要是依赖其在资本和专利知识方面居于支配地位的优势,并通过价值链做到知识共享;购买者驱动主要是依靠居支配地位的品牌营销,而其品牌主要是通过对产品设计和市场进入的控制来形成。从价值链的视角看,不同的治理结构和合作方式与不同的决策情况相联系,包括什么事情必须做、又怎么做,什么

15、时候生产、如何生产、在什么价格水平生产等等;合作是通过市场的方式还是非市场的方式进行。依据Humphhrey and Schmit12的观点,合作方式可分为三种情况:网络性合作,合作者之间在价值链中具有大致平等的权利;准一体化合作,具有法律主体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主导企业制定规则,附属企业遵守规则;完全的一体化,价值链的各个企业为主导企业的附属企业。这些基本理论为产业价值链的构建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农产品价值链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上企业的价值链,二是各环节之间的纵向联系通过对影响各环节企业价值创造而形成的价值链。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企业价值链构造的中心是解决“短链

16、”与“断链”以及价值链的驱动力问题。“短链”形态的农业产业链表现为农业产业链比例失调,即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供求之间出现不配套的情况,限制上下游产业间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会出现产业链运行中止,却可能限制产业资源效率。理论上讲,价值链的驱动者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销售商,但在实践中,价值链的直接推动者是下游零售商,而非上游的农产品生产者。因为,一方面,由于农业部门的弱质性,使得农业产业在产业链区域延伸中分享的分工收益的份额相对较小,而在区域延伸中承担的交易费用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在农产品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可以从别的国家进口大量农产品或控制农产品价值链使其延伸到其他国家,一定程度上会取代国内价值链以及本国的农业生产者和涉农企业。所以,农业生产者的驱动力不强。例如,我国目前比较普遍采取的“订单农业”组织方式,或称之为“关系型”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