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86636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化学上册 复习必备01 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精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范畴: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用途和制法;化学史和研究方法二、化学史1、古代:中国古代化学贡献:商代青铜器;春秋战国冶铁炼钢;四大发明中两项火药、造纸。2、近代:(1)近代化学奠基人:道尔顿(英)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意)分子说,原子论和分子说的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2)观点思想: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或新物质的过程(3)化学用语:元素符号

2、,化学式,化学方程式3、现代:(1)门捷列夫(俄)发现元素周期律,发明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2)进入微观探索:纳米技术(3)合成创造新物质:高分子薄膜鸟笼隔水透气;细尼龙绳能吊汽车(4)绿色化学:环境友好方向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四个实验: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硫酸铜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加稀盐酸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汽油挥发、铁水铸锅、蜡烛熔化、酒精挥发、木材做成桌椅、电灯发光、电脑运行工作3、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木柴燃烧、铁生锈、酒精燃烧、食物腐烂、酿造白酒4、化学变化的

3、基本特征:生成其他物质(新物质)。5、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和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可帮我们了解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标准。6、判断变化种类的标准(区别):变化时是否生成其他物质(新物质)。(现象和条件不作为依据。)7、两种变化的联系:(1)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酒精燃烧时放热,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2)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引起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只是物变,没引起化变;糖块被加热熔化,物变,再加热发生碳化变黑,生成其他物质引起化变)8、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等),也可能是物理变化(气球、汽锅、轮胎等爆炸)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

4、: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木材、煤、纸张在空气中能燃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金属活泼性、毒性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颜色、气味、状态、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吸水性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性质是否需要借助化学变化表现出来。4、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的实质区别:(1)本质区别:物质变化是动态过程,物质性质的体现;物质性质是物质的属性,本身的固有的内因。(2)表述词语特点:性质是、能、能够、可以、易、容易;变化已经、发生、正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5、科学一、探究活动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和现象。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性质、变化、现象及结论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蜡烛是由是拉和棉线烛芯组成的2、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圆柱形固体,乳白色,手感滑腻,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浮在水面。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3、点燃前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炭化。说明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温度最高。3)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

6、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后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4、熄灭蜡烛1)将蜡烛熄灭观察刚熄灭时,有白烟从烛芯飘出。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点燃蜡烛。注:(1)通常外焰最热,内燃最亮,焰心最暗;(2)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多,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比呼出气体的多。【提供资料】(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浑浊明显,说明二氧化碳多。(2)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木

7、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实验过程】实验目的测定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水蒸气的含量。药品仪器澄清石灰水、水;四个集气瓶、两个玻璃片、水槽、火柴、吸管步骤1、收集气体:(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用吸管向集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至充满呼出的气体。盖好毛玻璃片,翻转过来,正放桌面上。(2)取两瓶空集气瓶,盖好毛玻璃片,就是我们吸入的空气。2、比较两种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向盛有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现象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不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比较两种气

8、体的氧气的含量:向盛有一瓶呼出气体和易瓶空气的集气瓶中,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并记录。现象燃着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儿熄灭;燃烧木条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结论人呼出的气体含有氧气较少。4、比较两种气体的水蒸气的含量:取两块干冷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吹气,另一块静置于空气中,观察现象。现象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水雾),静置于空气的玻璃片雾变化结论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为无色气体,大部分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四、实验探究步骤:(1)提出假设;(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

9、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P152取用规则)(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触觉),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气味(嗅觉),不得品尝药品味道(味觉)。注:招气入鼻法。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无用量说明,要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4、安全原则:保护眼睛。入眼要大量水冲洗,不可手揉眼睛。带护目镜。(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取用仪器:块状或较大颗粒固

10、体用镊子,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用钥匙(纸槽)2、操作方法:(1)粉末状或小颗粒固体取用:横放试管,放在口部,送到底部,缓慢竖立。(4步);注:送到底部再竖立的目的是防止粉末状药品粘在试管内壁上。(2)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取用:横放试管,放在口部,缓慢竖立(3步)。注: 1)用镊子夹取的原因是镊子不易伸入试管底。2)缓慢竖立目的是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底部。(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倾倒(1)操作:拿下瓶塞倒放桌面上,掌心对标签,倾斜口接口,缓倒。(2)注:1)瓶塞倒放的目的是防止沾污瓶塞,污染试剂。2)试管倾斜口接口目的是防止液体流到容器外。3)掌心对标签目的是防止残夜倒流腐蚀标签。4)倒

11、完后,瓶口盖塞,放回原处,签朝向人的目的是防止试剂放置在空气中受到污染或损耗(挥发、吸水或变质等);防止塞错瓶塞,使瓶内试剂受到污染;便于其他实验者取用。2、量取(1)操作: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数。(2)注:1)量筒和滴管配合使用,用滴管定容。2)量程应略大于液体体积,不能过大或过小。若量程过大,每一小格代表的刻度大,读数误差大;量筒内壁表面积大,沾附的液体多,误差大,实际得到液体体积偏小。若量程过小,需要量取多次,沾附液体多,误差大,实际得到液体体积偏小。3)误差分析:俯视实际值比读数偏小,仰视实际值比读数偏大。(看题意描述,画图具体分析)3、吸取和滴加(1)

12、操作方法:捏压胶帽,插入液面下,松开吸取液体;滴管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捏压胶帽,滴入液体。(2)注:1)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帽。2)不要放在实验台等地方,防止沾污滴管。3)滴瓶上用过的滴管不要立即冲洗,防止稀释滴瓶内试剂。4)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防止沾污滴管,污染试剂。5)滴管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防止沾污滴管,污染试剂,也防止试剂沾在容器内壁上,阻碍反应。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使用方法(1)灯焰结构: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原因是外焰处酒精与氧气接触最充分,反应放热最多。(2)注:1)禁止向燃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

13、酒精灯,以免失火。3)禁止吹灭酒精灯,只能灯帽盖灭,防止火星引燃酒精灯内的酒精,引起燃烧爆炸。4)酒精洒出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湿抹布可使酒精与外界氧气隔绝,并吸收热量,降温到着火点以下。5)酒精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酒精过满易因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6)酒精体积不少于1/4,酒精过少易烧焦灯芯,易引起爆炸。7)灯帽应正放在桌面上,防止灯帽滚落。8)灯帽若为塑料,只需盖一次。若为玻璃的灯帽,需要盖两次,防止炸裂。9)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因酒精挥发使酒精含量变少而无法点燃。2、给物质加热(1)加热液体试管口朝向无人方向,原因是液体沸腾,喷出伤人。(2)加热时外壁擦干不能有水,防止试

14、管受热不均而炸裂。(3)加热后试管不能用冷水冲洗,防止试管骤冷而炸裂。(4)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方法一:手持试管夹,在灯焰上方来回移动试管。方法二:试管固定,来回移动酒精灯。(5)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1)加热固体的方法:保持试管干燥,试管口略向上倾斜,外焰加热,先预热在均匀加热药品部位。2)加热液体的方法:保持试管干燥,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约45角,用外焰加热,先预热,再均匀加热,试管口对无人方向。(6)归纳能使试管炸裂的原因:1)试管外壁有水;2)试管加热后放在冷水中冷却或冲洗;3)试管底接触灯芯;4)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生成水(或冷凝水)倒流;5)试管加热后立即放在冷的实验台上;

15、6)不预热,直接加热;7)加热制氧气后先熄灯后撤管,水槽中冷水倒吸,炸裂试管。(7)能被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需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被加热的仪器:广口瓶、细口瓶、集气瓶、量筒、水槽、漏斗等。三、托盘天平的使用1、构造:托盘(2只)、标尺、游码、分度盘、平衡螺母、指针等。2、精度:托盘天平精度为0.1g3、使用方法:(一调、二放、三零)(1)调平衡:1)检查是否平衡(游码归零,静止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摆动时左右两边格数相等)。2)未平衡调平衡(调节左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称量:1)左物右码(镊子夹取砝码移游码,砝码先大后小,再移游码。2)记录: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放反也符合公式,只是质量的实际质量偏小。(3)后处理:砝码回盒,游码归零。4、注:(1)称一般干燥固体药品,两边各垫一张等质量的纸。(2)易潮解有腐蚀性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如小烧杯、表面皿。5、误差分析:(1)左码右物放反时真实质量比读数偏小(读数大于实际,因为左=右+游,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2)未调平衡就称量:1)指针偏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