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858557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学案导学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课开展学案导学课的几点反思沈那中学 刘 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看似简单的教育格言实践起来却难于上青天。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自我校开展学案导学以来,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从中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想开展学案教学,教师自己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学案”、它有何特点,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学案导学。这是进行学案导学课的前提。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具有以下特点: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

2、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学案和学案教学有它突出的优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克服盲目和片面,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新课

3、作用尤其明显。学案好比半个家庭教师,能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案方便、清楚地知道学生理解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不理解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效率更高。同时,学案还可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师生互动的基础得以夯实,可操作性增强。来自学生的原味思想、观点、解释、解答、设计、作品、表现方式等,对提升教学生动性会产生可以预期的作用。其次,要开展学案课,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通过老师们群策群力,才能使学案教学落到实处。为有效推进学案教学,我们初中历史组的六位教师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集思广益,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探讨,初步形成了较

4、为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初中历史学案框架。以下以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的学案为例:课 题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学习目标1、能说出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重、难点1、重点: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2、难点:如何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目的和作用。学法指导1、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完成知识网络梳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阅读简短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学习过程知识网络梳理(自主学习)1、建立: 年,北周外戚 夺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统一: 年,隋灭

5、陈,统一中国3、隋文帝的统治: 措施:国家统一安定、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结果:出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4、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加强 ,巩固 。时间:从605年起规模:以 为中心,北达 ,南及 ,全长两千多公里意义:古代 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课堂合作探究1、隋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经济繁荣是怎样表现得?2、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识图:在图中找出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五河”5、讨论:隋开运河好不好?课堂达标A1、隋朝之

6、所以能够统一南北的根本原因是( )A隋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 B陈朝国君陈后主荒于政事C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隋朝军队英勇善战2、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3、简述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作用?并找出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五河”? B4、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思维拓展C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其中既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也委婉地批评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你怎

7、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该框架紧扣学案特点,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知识的整合、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达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其主要内容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网络梳理”、“课堂合作探究”、“课堂达标”、“思维拓展”等七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两项的设置,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并不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是泛泛的简单的看看书就行了,而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时做到有的放矢,明确这节课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这一项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用后,大部分学生能做到有针对性

8、的预习。“学法指导”是学案编写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指导不是将教参的学法指导简单照抄就行了,而是要根据你所带学生的能力,通过设置一系列适合他们的问题、活动,来达到让其掌握某项知识这一目的的指导。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要尽量贴近学生,便于他们理解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要训练他们的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而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与教师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知识网络梳理”这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来说很重要。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利用学案中的“知识网络”提前对本课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使其能基本掌握本课的知识脉络,为课堂教学中深入分析一些问题打下基础。而且通过知识梳理,一些内容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可以有学生在课

9、前自行解决了,课堂上再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这样可以给课堂提供更多的思考、活动的时间,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更进一步的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课堂合作探究”是在“知识网络梳理”基础上的拔高。主要是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所设置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训练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但由于初中学生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限,一般很难全面解决问题,所以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及时作出总结、点评。“课堂达标”、“思维拓展”两项的设置,是考察学生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在设置练习题时必须注重分层训练,题目要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去做,提问时也

10、是如此。这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能动性,做到提优补差。使用学案教学已经近一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许多方面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首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案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我们教师的手脚。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有太多生成的东西,而对这些生成的东西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每节课仅仅依照学案进行自己的教学,反而使课堂教学的程序固化了,况且每个班级的情况各不相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千差万别,如果没有有效的变化,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其次,随着各学科都开展了学案教学后,学生每天都有很多的课程要回家预习,所要完成的学案也比较多,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第三,历史课

11、每节课内容含量比较大,在使用学案授课时,大部分的教师都出现了当堂课的内容处理不完的情况。在进行教研活动时,我组的教师们也针对开展学案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学生的一些反馈积极地进行了探讨,大家都认为“学案教学”工作应该继续下去,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要对我们现在的学案进行改进,使之更加符合我校现有学生的水平,适应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也许学生会给你一个奇迹”。在漫长的教改道路上,要求我们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总之,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探索,做到知难而进,不断总结出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去培养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上就是我在进行学案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请老师们多指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