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85150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学生已经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1120各数。19各数是一位数,各由若干个一组成。这些数和0作为符号,还是两位数、三位数以及多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1120各数是两位数,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构造成的数,由1个十与几个一或者由2个十组成。教学1120各数,不仅仅是这些数的认、读、写,还要初步建立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相应的个位与十位,要以十进制计数原理形成相应的读数、写数规则,要通过数的组成建立数的概念。1120各数的教具、学具主要是小棒和计数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段编排。分段具体内容练习例11120各数的直观认识 初步认识“一”和“十”,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直观认识1120

2、的含义 认读1120各数 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例21120各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从形象到抽象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写1120各数 比较数的大小 数的应用例3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用对十几的认识思考算法 通过计算进一步认识十几练习十全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些数分别是1个十和几个一或是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教材先安排数的直观认识,让学生充分感知1120各数的含义,然后抽象出数的意义,形成数的概念,这是符合概念形成规律的教学安排。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不是单纯地教学计算,更是数概念的具体应用和进一步深化。1 在摆小棒活动中初步认识一和十,直观

3、认识十几和20。例1的教学分四步进行,首先教学“一”和“十”,以及10个一是1个十;接着教学12的含义;然后教学其他十几的数,最后教学20。小棒是这道例题不可缺少的教具和学具。(1) 1120各数是按十进制计数法构造的数,认识这些数要从认识计数单位开始。例1教学的计数单位知识有三点:一、十、10个一是1个十,前两点是两个计数单位,第三点是两个计数单位的关系。计数单位是很抽象的知识,教材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形象直观地展现了所教学的计数单位,让学生数数、捆捆、填填、说说,体会关于计数单位的三点知识。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然后反思这些活动,把1根小棒看成“一”,1捆小棒看成“十

4、”,体会10个一是1个十。要让学生一边捆小棒一边说“10个一是1个十”,把动手、思考和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并反复进行几次,逐渐建立“十”的概念。(2) 十几都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成的数。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认识12,然后向其他各数展开,是高效率的教学设计。“怎样摆12根小棒”是挑战性的问题,为了“看得很清楚”摆成1捆加2根。由于刚教学1捆是10根,学生手边有成捆的小棒,所以会这样摆。如果出现别的摆法,可以通过比较使其改变。摆出1捆和2根以后,要组织学生说说这样摆的特点和好处,通过思考“怎样摆”和“为什么这样摆”,感受12的含义。(3) 把认识12的方法与体验,向其他十几的数展开,学习活动有数一数和摆一

5、摆。数一数是提炼数的含义,数的时候要看着教材的图,其中的1捆不必数,它是10根。零散的小棒要数,再和10根合起来。摆一摆是再现数的含义,摆的时候不能模仿着教材的图,可以教师说数,如13,学生摆1捆和3根小棒。经过多次数和摆,发现“1捆小棒”是所有十几的相同点,一根根小棒是不同点,对十几的直观认识就达到了应有的程度。(4) 教学20,先出现1捆和10根小棒图(例1的左图),再出现2捆小棒图(右图),让学生经历得出20的过程。看着左边的图,学生会主动去数没有捆起来的小棒,于是产生认知矛盾1捆和10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进而又想到办法把10根小棒也捆成1捆。这样,就把左图变成了右图,得出了20。教材让

6、学生根据图意填写“()个十是20”,初步理解20的含义,还渗透了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的思想。2 在“小棒表示的数算珠表示数写出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数位,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整数采用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数位和位值都是计数法的要素。例1初步教学了计数单位,例2让学生初步体会数位和位值,通过1120各数的组成,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形成这些数的概念。计数器是根据十进制计数原理设计制作的教具,在它上面能表示数位,表达位值思想。在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比小棒表示的数抽象,比数字写出的数形象,能帮助学生在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写数和读数。(1) 把小棒和计数器的杆与算珠相对应:例2的各幅图中左边1捆小棒的下

7、面是计数器的一根杆,1捆小棒表示1个十,在这根杆上拨1粒算珠也表示1个十;右边的小棒下面是计数器的另一根杆,几根小棒表示几个一,在这根杆上拨几粒算珠也表示几个一。把小棒表示的数过渡到计数器上,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器上的“个”和“十”的意思,进一步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表示11,两根杆上都拨1粒算珠,分别表示1个十和1个一。这里要引导学生区分“个”与“十”,体会不同数位上的数有不同的计数单位。(2) 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数:表示“十”的杆上有1粒算珠,就在这杆下面的里写1,表示1个十;表示“个”的杆上有几粒算珠,就在这杆下面的里写几,表示几个一;两步写的合在一起就是十几。像这样教学写

8、数,有利于学生懂得数的组成,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从11到16,再到19,教科书给学生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大。教学11的时候,该讲的要讲明白,该示范的要示范清楚。教学其他数,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活动经验,主动体验十几的组成与写法。教学20,要让学生明白它的个位上是0,这个0必须写出来。小棒图只有2捆,没有零散的小棒。所以,计数器表示“十”的杆上拨2粒算珠,表示“一”的杆上不拨算珠。写数时,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个位上写0表示这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突出了2个十是20。(3) 1120共十个数,例题教学了四个数,其余的数在“想想做做”第1、3两题里出现。20这个数既在例题教学,又在习题中反复练,因为

9、它是认数的一个难点。第1题和第3题的思路是反向的,前一题观察算珠体会数的组成,写出相应的数,是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后一题把数的组成用算珠表示,是抽象到形象的活动。它们目的是一致的,即帮助学生加强对数的意义的理解。(4) 比较数的大小往往有不同的思考。如按0、1、2、3这样的顺序数一数,排在前面的数小些,排在后面的数大些。又如看数的组成,十几的数由1个十和几个一合成,比较两个十几的数的大小,是比它们各有几个“一”,“一”的个数多的那个数大些。教材第85页第6题,在练习了数的组成之后,安排比较数的大小,意图是通过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巩固数的概念。和10以内的数一样,十几的数与20也能表

10、示物体的数量“有几个”或者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第几个”,这些在第85页第7题里教学。3 应用十几的数概念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例3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安排这些口算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十几的数的意义,为教学进位加法做准备。因为10加几是把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十几减10是从1个十和几个一里去掉1个十,这些计算可以利用数的意义进行,这就进一步理解了十几的数的意义。计算进位加法一般先凑“10”,再算10加几,可见10加几是进位加过程中的一步。例3的示意图,盒子里有10个苹果,盒子外有5个苹果,根据图画能够写出四个算式。教材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的得数,多数学生会在示意图上形象思考。教学还应引导

11、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推理,发展抽象思维。练习十第5题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让学生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其中的连加,第一步先算出10,第二步再算10加几,这两步就是后面教学的进位加的过程,这里预先做了铺垫。4 培养数感。在认、读、写1120各数的教学中安排了许多活动,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数感。(1) 抓抓、估估、数数。第83页第1题和第4题,通过操作和观察体验十几。抓一把小棒要先感觉一下可能是几根再数,在数出根数后再把小棒抓住,仔细体会手的感觉。类似地,要先观察和估计,数出草莓和伞的数量后再看图,体会怎样合理地估计。教学时不能疏忽第二次抓、第二次看,这是在内心深处体验数的大小,是发展数感的最佳时机。(2) 数数、看看、比比。第83页第6题分别数10张、20张纸,看看有多厚,让学生通过厚度体会20里有2个十。如果分别用手摸摸厚度并对两次的厚度进行比较,效果会更好。(3) 排数序、找关系。第85页第5题在直线下面的里填数,整理1020的顺序。看着直线下的数思考18接近10还是20,并做出解释,感受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第87页第3题依据“大了”“小了”等信息调整思考,培养对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程度,这是数感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