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838020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资料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曹普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前言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中央已经作出决定要隆重纪念。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二部分啊也专门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事实证明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今天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的回顾准备分八个问题来讲。第一个问题,讲一下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第二个问题讲真理标准讨论与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三个问题,讲一下改革

2、开放的起步和面的改革开放;第四个问题,讲改革开放中的严重的波折以及应对;第五个问题,讲邓小平南方谈话与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第六个问题,讲一下改革开放的加速推进和跨世纪的战略部署;第七个问题,改革开放在考验中前进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后一个问题,讲一下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的新进展和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和主要的经验。 先讲第一个问题,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今年年初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对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做了深入的阐述。锦涛同志是这么说的,说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背景。一个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严重的挫

3、折和损失,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这是讲国内的背景。 另一方面锦涛同志指出,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这是从国外、国际的背景来讲的。那么锦涛同志这一段论述为我们分析改革开放的背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我们就按照这样一个分析从两个方面来讲改革开放背景。一、国内背景先看国内背景。(一)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文革的历史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在1956年

4、完成了三大改造,然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初,对于照办照抄苏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所形成的这样一种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就已经有所认识。当然苏联模式,苏联经验对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实际上在56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到这种弊端。所以呢,特别是苏共二十大以后,在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暴露以后,我们的党就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独立的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这样一个任务,并且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呢,从1957年以后,我们的探索出现了偏差,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这个19

5、57年左的错误是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那么在1957年进行全党的整风,这是党的八大做出的一个决策。当时采取的是开门整风的办法,很多党外的人士给我们提了很多的意见,有一些是尖锐性的意见。由于对这样一些右派进攻的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结果在反击右派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反右派斗争结束的时候,全国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人数高达55万多人。后来经过平反,没有摘帽子的人,右派分子只有3000多人,严重的扩大化,这是政治上的左。 到了1958年,政治上的左进一步发展为经济上的左,那么这个经济上的左呢就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特别是三年大跃进,后

6、来有一个估计,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高达1200亿。大跃进以后我们又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经济调整,三年大跃进,五年经济调整,加起来浪费了八年的时间,我们等会还会看到,这八年的时间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个时间方面浪费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大跃进失败以后,从1961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调整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经济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政治上的失误不但没有得到同步的调整,反而在这期间又进一步的发展。1962年毛主席,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阶级斗争的理论,这个错误进一步升级。那么毛

7、泽东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中国可能出修正主义的担心也越来越严重。那么随着阶级斗争的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再到后来四清运动当中毛主席与刘少奇在对四清性质的认识上发生了新的分歧,结果就使得毛泽东越来越把阶级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了刘少奇等人,最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先后经历了达到一切的全面内乱,林彪集团的覆灭和初步纠左的中断,党和人民同四人帮的斗争,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以及粉碎四人帮的一系列事件和过程。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是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沉重灾难的一场浩劫,严重的

8、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二)回顾文革结束时的图景文革十年结束的时候,中国是一幅什么图景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这个图景重新来回顾一下。1、政治方面那么在政治上,是冤假错案堆积成山,据统计,文革十年当中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高达230万人,占文革前夕全国1200万干部的19.2%。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被审查的干部有29885人,占干部总数的16.7%。其中中央副部级和地方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达75%。那么虽然没有正式立案审查,但是被错误的关押、批斗和株连的干部更是不计其数。仅迫害致死的干部就有6万人,6万多人。所以文革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的一次大践踏,大破坏,这是政治上。2、经

9、济方面那么经济上的损失也非常严重,据李先念同志后来估计,文革十年造成的国民收入的损失就高达人民币5000亿元,那么这个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1978年2月,华国锋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说到,仅从1974-1976年文革就造成全国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的损失2800万吨,财政收入损失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从1966年-1976年,文革十年当中有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超过4%,其中有三年是负增长。所以十年文革对中国的经济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3、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那么文化大革

10、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造成了严重的科技断层、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比如说对科学技术的破坏,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仅北京地区171位高级的研究人员当中就有131位受到审查或者列为打倒的对象。全国中科院系统被迫害致死的科研人员达到229名。在上海科技界,仅“两线一会”这样一个特务案就株连了个研究单位的1000多人,受到逼供、拷打的科技人员多达607人,打死了两人。1966年-1976年,十年由于文革的影响,十年没有组织过正式的高考,交白卷的也可以上大学,在1982年有一个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的人数达到2亿3000多万,占到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4、老百姓的日常

11、生活方面那么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又是一个什么图景呢?我们也可以看一看。从1957年-1976年20年时间,全国职工长达20年时间里面没有涨过工资,几乎没有涨过工资。不但没有涨工资,工资还有所下降,你比如说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是624元,到1976年的时候呢,只有575元,1976年的工资比1957年还要少40几元,将近50块钱。 有了一点工资也买不到东西,很多生活的消费品都要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同人民币一样重要,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是人们当时最向往的东西,三转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自行车大概在180元左右,当时的价格,手表一转是120元左右,

12、缝纫机是100元左右。收音机啊,比如说红灯牌的收音机当时90多块钱,也将近100块钱。三转一响加起来四样东西500块钱左右,但是就这样三转一响很多人一个是买不起,再一个即使能买得起也要拖关系,走后门才能买得到。 穿什么样的衣服呢?从城市到农村,灰、蓝、黑、绿是主色调,全国几亿人穿的衣服颜色就是这四种颜色。住的房子这里面也有一个数字,改革开放的初期上海180万住户当中按照国家的标准有89.98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就是按照国家的标准,上海有将近一半的住户住房困难。其中三带同室的户数有11万多,这是85年的上海统计的数字。父母与12周岁以上子女同室的有31万多,12周岁以上兄妹同室的有8万5000多户

13、,两户人家同居一间屋子的有4万4000多户,人均居住两平方米以下的有26万多人,所以住房也非常的困难。 就全国而言,1978年建设部对全国182个大中城市统计,有一个数字,有一个结果,就是全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呢?3.6平方米。全国180多个大中城市统计的结果,人均居住面积是3.6平米。在这182个城市当中,有缺房户有689万户,占这些城市总户数的35%,住房也大多是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甚至是厨房、卫生间,各家合用,住房非常困难。5、农村方面 那么刚才说的主要是城市,在广大农村,这个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全国8亿农民生活在5万4000多个人民公社里面,农村的粮食、棉花、

14、油料等一切产品都由国家统购统销,农民种什么作物,种多大的面积,怎么种植,农民吃多少粮食,吃什么品种都由上级决定。所以没了自主权,也就没有了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的问题相当严重。 安徽是最有代表性的,安徽是一个农业的大省,也是文革期间受到左的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个地方。1977年6月,中央调万里到安徽省委做第一书记,到任以后,万里听取了安徽省委农委的汇报,了解了安徽农村的情况,什么情况呢?文化大革命十年,安徽的粮食的总产量一直徘徊在200亿斤左右,农民人均年收入是60块钱左右,一年的收入平均起来农民60块钱左右。由于价格的因素,十年当中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30%。当时有一个测算,农民每年每人的最低的

15、生活费用合算起来大约是100块钱人民币,100块钱人民币。但是安徽全省28万个生产队当中,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的占了67%,低于40元的占了20%,那两者加起来全省有90%的生产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维持。 所以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万里就说了一句话,让我这个书记啊,这个省委书记啊,怎么不发愁,怎么当,说了这样一个意思。那么随后万里又到芜湖、徽州、石州、肥东、定远等农村实地看了一番,到农村实地去看了一下,了解的情况使他非常的震惊,也非常的失望。后来万里讲了一段话,他说我又不熟悉农村的工作,这一到任就下去先看农业,看农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把全省大部分的地区都跑到了。他说,我是长期在城市工作的

16、干部,虽然对农村的贫困不能说毫无所闻,但是到农村以后,一具体的接触还是非常的受刺激,什么刺激呢?就是农民的生活原来是这么低,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淮北皖东有一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作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作的,找不到一件木器的家具,他说真是家徒四壁,家徒四壁。他说他真没有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他说他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安徽凤阳是著名的花鼓之乡,万里也到凤阳这个地方去看了看,有一些记者也到凤阳去了解情况,了解到一个什么情况呢?凤阳县有一个前王生产队,仅靠着津浦铁路,这个生产队一共是十户人家,68口人,这个十户人家有四户没有门,什么门都没有,有四户。有三户是没有水缸的,有五户没有桌子,这个生产队长史得臣是一个复员军人,一家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只有七个破碗,七个饭碗。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用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