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物的变异现象7.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82690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生物的变异现象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 生物的变异现象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 生物的变异现象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生物的变异现象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生物的变异现象7.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孙宝伟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2、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教学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2、 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3、 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2、生物的变异现象。四、 学习新课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2、 班级差异大调查(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3、 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4、 总结你还知道哪些描述

3、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五、 变异现象的拓展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反思孙宝伟生物的遗传现象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具有变异现象等知识点。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找一找(根据英国双胞胎全家照找出哪两个是双胞胎)环节,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我们可以根据生物的变异现象来初步探寻孩子与父母的不同之处。二、通过大量资料来进一步认识变异现象不仅是人类特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有变异现象的。植物:以三叶草的变异(四叶草或者五叶草)、豌豆、玉米、牡丹、郁金香等植物为例,说明植物的变异现象;动物:以俗语“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金鱼、猫等为例,说明动物具有变异现象。三、拓展迁移,学会应用简介“龙生九子”的例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四、缺陷与不足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上有点紧,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同时,还要让这节课具有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