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81503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改中的学习小组建设万和实验学校 周贤林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新课改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今天我就其中一个方面关于学习小组的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还请各位指正:一为什么要组建学习小组大家知道,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社会成员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那么,课程实施方面,讲得通俗点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

2、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显然,我们以前的教师讲定义,学生抄笔记的教育教学方法,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无法达到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育教学目的。因此,我根据外地的经验,除了别的改革以外,在班上组织了学习小组,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新课改中迈出了一个小小的步伐。学习小组的作用在哪里呢?首先,小组学习时,没有了所谓的“权威”(老师)对答案的“一言堂”肯定或否定,学生失去了依赖,于是,必须自己开动脑筋,想问题、查证问题、争论问题,互相补充问题,最终得出答案,获取知识。这样,自然而然的开动了脑筋

3、,发挥了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正是学生离开了学校以后,必须一辈子具备的动机与本领,正是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其次,小组讨论式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前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的是老师的能力,被忽视的恰恰是学生能力的提高。而这些能力的锻炼,被老师越俎代庖了,学生却没有机会。以上课为例:要精心设置教学语言,尽量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以便节省时间,吸引兴趣,于是教师的说话演讲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即使间或让学生回答问题,一堂课时间有限,学生人数又多,发言的机会也是十分有限的,于是,学生语言训练的机会也几乎被老师剥夺了。还有板书,教师在黑板上精心书写,精心设计,或者精心制作课件,这中间的学问可

4、不少,全被老师垄断了。因此可以说,旧的教育方式方法,锻炼了老师,荒废了学生。小组学习,恰好翻了个个儿,把锻炼、提高能力的的机会,譬如查资料、知识归纳、整理、书写、解题演示、说话、辩论等等等等的锻炼机会还给了学生,有什么不好吗?再次,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没有了教师的压抑,每个参与者大胆想,大胆说,即使说错了,也没有老师的指责,因此,思想上没有负担,学习气氛愉快而活跃。据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多项研究成果证实:人的大脑在忧郁、压抑、恐慌、受迫使的被动状态下,很难形成记忆沟纹;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在主动的状态下,记忆细胞十分活跃,容易留下记忆的沟纹。因此,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记忆,学习效果包括记忆效果成倍提

5、高,这又正是新课改的目的之所在。最后,小组讨论式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前的分组,只是纵向的小组,起的作用仅仅是传递作业本、轮流扫地等等。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处于独立的状态,虽然能培养竞争精神,但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私、狭隘等不良性格。现在的分组,既有以前纵向分组的管理作用,更是学习上相互探讨相互帮助的单位。组与组之间有竞争,组内是团结协作的机构,久而久之,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也正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式学习主要有以上优势,还有其他的优势,在此暂不赘述。二组建学习小组的具体方法。当然,组建学习小组,绝不是应付新课改的表面作

6、秀,更不是心血来潮的随意举动,其中包含着许多教育科学的具体内容。1.每个组的人数:以68个左右的学生为最佳。人数太少,形成不了气候,达不到集思广益的目的;人数太多,则每个学生参与探讨活动的机会不多,同样达不到目的。我所教的58班是个大班级,共有72名学生。在分组时,我动了不少脑筋,开始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12人,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组内成员凝聚力不强,组长管理很难到位,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进步不大。于是我又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9人。这样分组后,组内形成4对帮扶对子,小组长管理难度少了很多,学生们也更好合作讨论,竞争意识更强,积极性更高。2.座位的排列:为了便于学生合作讨论,我

7、编排座位时,改变了传统的矩形排位,而建立圆桌型方式。给每个学生编好座位号,让优等生坐中间的四个位置,潜力生坐他们周围。这样有利于优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有利于优生辅导潜力生,让孩子们共同成长。并每周交换一次座位,以免影响孩子们的视力。 3.小组成员的配备,遵循两个原则:一组之内,素质不同;各组之间,素质等同。所谓“一组之内,素质不同”,主要指的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注意适当搭配:男女搭配男女同学在性格上有区别,譬如“十个男子九粗心”,女同学相对来说细心些;男同学相对胆大些,而女同学相对胆小些;男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强,而女同学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模仿能力又比较强。相互搭配有助于取长补短。此外,性

8、格搭配、成绩(上中下)搭配、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搭配、家庭条件(农村与城镇、宽裕与拮据)搭配等。组内成员保持有一定的各方面的差异性,有利于性格上、学业上的互补。所谓“各组之间,素质等同”,指的是组与组之间,整体素质基本相同。这样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否则,整体素质太差的组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他们的成长。4. 加强小组建设。小组虽然可以调整,但相对而言是比较固定的,他们既是课内的学习单位,又是课外的活动、生活管理单位。因此,首先必须物色、培训好小组长,主要看其组织协调能力。小组长培训好了,就是班级管理多了许多的“小老师”,反之,新课改就会落空,甚至成为空有形式的摆设物。组内除了组长以外,还应该有

9、负责语文、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科代表,甚至还有负责各种活动的“小官员”,人员不够可以兼职,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怕“官员”多,这是培养未来管理人才的极好途径。5.小组成员的调整。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进步不同、能力的提高程度不同等情况,要不定时的调整成员配备,以防止出现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当然,必须在做好被调整者的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实行。当然,调整也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影响他们的竞争积极性。6.特别要求组长带领全组成员认真对待后进学友:人格上要尊重他们,学业上要帮助他们,讨论时,给他们足够的发言机会,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7.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管理班级的指挥棒,既要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也要有学习方面的要求,还要有带动后进同学共同进步的要求,以及纪律、卫生等日常管理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在指挥棒下有序有效的发展。我的具体做法是:每天第八节课进行小结,评选出当天的优秀小组和待进小组,分别给予加分减分。然后在每周周末,总结出一周的优秀小组和待进小组,并给予优秀小组成员一定的物质奖励。以上便是我从事新课改以来迈出的一小步,开始尝到了甜头,但是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但我明白,新事物的出现,往往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目标定准了,就要一往无前的走下去。不周到的地方,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教和帮助。 2012年9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