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81332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矩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何楠2019.5.780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9.3“矩形及其性质(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学习菱形、正方形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科书力求突出矩形性质的探索过程,让学生通过图形变换和简单推理等方法,自主地探索出矩形的有关性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说理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矩形的性质以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但有些学生容易将两种图形的性质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

2、帮助学生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过程与方法1.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2.经历探索矩形有关性质的过程,在直观操作中学会简单说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矩形的性质及推论难点:能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教学准备:教具(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三角板,矩形纸片,课件三、教学过程:(1)生活中的矩形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矩形图形。模具演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是如何演变成矩形学生观察对比得到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

3、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设计意图: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能在生活中感知到矩形的存在并认识到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下列图形中的找出矩形1 2 3 4 5 6(2) 动手操作折一折:对折矩形纸片,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对折方式?学生对折出现两种对折方式,从而得到矩形是轴对称图形。画一画:画一个自己喜欢的矩形。观察矩形,除了平行四边形中得到的性质,研究一下你还能得到什么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几何语言: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90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几何语言: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自主总结:从边、角、对角线方面总结矩形的性质。边对边平行且相等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四

4、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练一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下列性质中,矩形具有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相等 D对边平行(3)深入探究师: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两两全等的等腰三角形,那么是不是可以利用矩形帮助我们得到直角三角形里什么结论呢?与学生共同探究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试着证一证已知:RtABC,ABC=90 , 求证:BO=分析:由R

5、tABC构造矩形ABCD师生共同完成命题的证明(4)例题教学1.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120,AD=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DACBO2、已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长为3cm,斜边上的中线长2.5cm,求另一条直角边长。(5)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矩形的定义、矩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推论你还有什么困惑?(6)作业布置1、书本P97:第1、2题2、基础训练P88:第一课时板书设计:19.3.1 矩形(第一课时)一、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条件1: ABCD 条件2:有一个角是直角二、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三、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导入时意图使用生活中常见物体能让学生初步了解矩形的形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矩形,但未考虑这种导入方式较耗时,影响后面矩形性质的讲授。在教学中想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更多的接触矩形,从而发现矩形的性质内容,但在实际课堂中忽略了学生对性质证明的探讨,未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在课堂的最后对矩形性质推论的证明,学生板演的过程存在瑕疵,由于教学经验的欠缺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上完一节课发现整个课堂中过多的考虑了知识点的展示,对知识点未讲解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