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811932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2 年纵向研究[J].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 理 学 报 2006, 38 ( 5) : 743750A c ta P sych o log ica S in ica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 2年纵向研究 3周宗奎 赵冬梅 孙晓军 定险峰(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 430079 )摘 要 用提名法和问卷法对小学 3、4年级 274名儿童进行两年追踪调查 ,采用交叉滞后设计 ,考察了同伴交往 4 个特征水平上的变量与孤独感的相互预测关系 。结果发现 : ( 1 )自我报告的同伴交往变量 友谊质量和社交自 我知觉与孤独感之间的交叉滞后效应显著 ;而同伴评定的同伴交往变量 积极提名、消极提名 、受同伴欺负 、消 极退缩与孤独感之间

2、的交叉滞后效应不显著 ;另外 ,前测的互选朋友数能显著负向预测后测的孤独感 ,前测的孤独 感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的互选朋友数 。 ( 2 )在排除了早期其它变量的效应之后 ,积极提名分 、消极提名分 、受同伴欺 负得分 、消极退缩得分 、互选朋友数在两年之间仍然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 ;友谊质量和社交自我知觉以及孤独感则 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关键词 同伴交往 ,孤独感 ,交叉滞后回归 。分类号 B8441 问题提出儿童同伴关系领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 纪 30年代 ,例如 ,皮亚杰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曾经论 述了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60、70 年 代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和人

3、类的相关研究支 持了这样一个假设 : 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 童青少年短期或长期的社会适应困难。在此背景 下 ,新一轮同伴关系的研究迅速崛起。在考察早期 同伴交往困难对后期适应问题的影响时 ,研究者把 儿童青少年的适应问题区分为 , 外化和内化问题 。 外化的问题是表现于外的、指向他人的问题 ,如攻击 行为、反社会行为 、活动过度以及其他一些行为障碍 综合症的表现 ; 而内化的问题 , 如孤独、焦虑 、抑郁 等。其中孤独感就是本研究要考察的适应指标 。但 是 ,在上世纪 60、70年代 ,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者 认为儿童不会体验到孤独感 ,直到 80年代才开始对 儿童孤独感的研究。其实孤独

4、感是很常见的现象 ,不仅青少年和成 人会体验到 ,而且儿童也能体验到 ,它可能产生于对 归属感的普遍需要 ,即个体与其所关心的人建立一 种稳定的社会关系的需要 。因此 ,孤独感是对这种 社会关系受到威胁时的认知和情绪反应 1 。有研究者发现在对孤独感的描述中 ,儿童非常关注与同龄伙伴的人际关系 1 。而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可以 分为 4 个水平 :个体特征水平、人际互动水平 、双向 关系水平和群体接纳水平 2 。本研究涉及的社交 自我知觉处于个体水平 ; 受欺负和社交退缩处于人 际互动水平 ;互选朋友数和友谊质量处于双向关系 水平 ;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处于群体水平。而关系 水平和群体水平就是我们平

5、常所提到的友谊和同伴接纳这两种同伴关系 。研究发现 ,孤独感与同伴交往各个水平的变量都有联系。大量研究表明 ,儿童的孤独感与其同伴接纳水 平相关非常显著 ,儿童的社交地位不同孤独感也有 差异 , 儿 童 的 社 交 地 位 越 不 利 , 其 孤 独 感 就 越 强 35 。也有研究发现同伴接受性在问题行为与孤 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6 。B u sh的研究结果表明 , 被拒绝儿童经历了同伴较多的消极对待 ,更可能表 现出较少的班级参与行为和更多的孤独感 7 。友谊关系充满感情色彩 ,它为双方提供亲密交 流与袒露的机会。对于友谊可以从以下 3 个层次来 考察 :两个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友谊 ;友谊

6、的范围 (即 儿童拥有的相互认可的朋友的数量 ) ; 友谊的质量 (即朋友之间提供的支持 、陪伴或冲突水平 ) 8 。例 如 , Pa rke r和 A she r的研究表明 ,除了较低的同伴接收稿日期 : 2005 - 08 - 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号 30270473 )和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资助项目。通讯作者 : 赵冬梅 ,女 , E2m a il: zhdm _2008 tom. com743744心 理 学 报38卷纳性外 ,只有少数几个朋友或者甚至没有朋友的儿童 ,他们的某种非常重要的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 ,从 而导致了孤独感的产生 9 。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可 减

7、轻和消除儿童的孤独感 9 , 10 。其他研究也表明 , 青少年的孤独感随着对同性和异性友谊满意感的增加而下降 11 。可见儿童友谊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影 响到他们体验到的孤独感。在小学里 ,受同伴欺负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对儿 童的心理社会适应具有消极影响的现象。受同伴欺 负 ,会使儿童产生对同伴的不信任感和对学校环境的不安全感 ,进而会体验到孤独。研究一致认为 ,受 同伴欺负与孤独感相关 ,受欺负儿童比不受欺负的 儿童报告了更高的孤独感 1 。与攻击行为不同 ,社交退缩反映了一种过分控 制的行为模式。消极退缩 ( p a ssive w ithd raw )的儿童往往因为社交焦虑而把自己从同伴群体

8、中孤立出 来。因此 ,与同龄人相比 ,消极退缩的儿童与同伴交 往的次数较少 ,独处的时间更多 ,从而增加了他们体 验孤立和孤独的机会 1 。鉴于孤独感是个体对自己社交状况的一种主观体验 ,个体对自己社交状况的评价会影响到他们体 验到的孤独感。有研究考察了儿童的孤独感与他们 对自己和他人的表征之间的联系 ,结果发现 ,孤独感 与较低的自我觉知的能力、自尊以及自责的归因方 式之间 ,存在着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12 。最近的研究 也发现 ,与社会喜好相比 ,社交自我知觉对孤独感有 更强的预测力 5 , 并且纵向研究也发现 , 社交自我 知觉的上升和下降显著地影响到孤独感的降低和 增强 13 。从以上研

9、究可以看出 ,以往研究主要是从横向 的角度考察了同伴交往对孤独感的影响 ,而较少有 研究反过来考察消极的情绪 孤独感对同伴交往 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 ,情绪对儿童同伴交往的成 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控制是儿童能够 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较多积极情绪 的儿童也更受同伴欢迎 ,反之 ,情绪反复无常以及有 较多消极情绪的儿童更可能被同伴拒绝 13 。Vo r2 bach 等人的研究证实了情绪控制能力对拥有高质 量友谊的重要性 14 。另外 , No len 等人的追踪研究 发现 ,体验到较高抑郁水平的儿童相对于那些抑郁 水平较低的儿童保持了比较悲观的认知风格 15 。 由此 ,本

10、研究也将考察孤独感是否也会导致儿童对 自己社交能力的消极评价 ,即社交自我知觉。本研 究假设 ,同伴交往变量能显著预测孤独感 ,而孤独感也对同伴交往变量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为验证上述假设 ,本研究于 2002年 6 月对被试 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 , 2 年以后 ,对同样的样本收 集了同样的数据。这一追踪研究设计将允许本研究 从发展的角度来检验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之间 的相互影响 。2 研究方法2. 1 研究对象本研究抽取武汉市某小学 3、4年级的学生为研 究对象。2002年 6月 ( T1 )测查了 3、4 年级的儿童 ,平均年龄分别为 9. 1 和 10. 1 , 2004 年 6月 (

11、 T2 )对这些儿童再次施测 ,这时他们已经分别升入 5、6 年级 ,有效被试共有 274 人。被试具体情况见表 1。表 1被试的性别 、年级分布被试三年级四年级总计 (N ) 男生 ( n) 55 88 143 女生 ( n) 46 85 131 总计 (N ) 101 173 2742. 2 研究工具同伴提名 ( Pee r Nom ina tion ) 限定提名法 , 集 体施测。给儿童提供一份班级名单表 ,要求他们在 问卷上填上自己在班内最喜欢的三个同学和最不喜 欢的三个同学 。然后计算每个学生被他人提名的积 极分数 (LM )和消极分数 (LL ) ,并在班级内标准化 。友 谊 质

12、量 问 卷 ( F riend sh ip Q ua lity Q ue stion2 na ire) 该量表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 。共 18 个项目 , 是 40 项的友谊质量问卷 ( Pa rke r & A s2 he r, 1993 )的简表。它选用了原量表六个友谊维度 (肯定与关心 、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 、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 )的项目中负荷 最高的三个 。我们采用回译程序得到中文项目 。将 冲突与背叛的项目反向记分后 ,再将 18 个项目相加 得到友谊质量总分。实测 C ronbach 系数为 0. 83。 翻译后的量表适于测量中国儿童的友谊质量。朋友提

13、名 ( F riend Nom ina tion ) 非限定提名 法 ,集体施测。给儿童提供一份班级名单 ,要求他们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将朋友的编号填写在问卷上。 有几个写几个 。然后计算每个儿童的互选朋友数 , 在班级内标准化。班级戏剧问卷 ( C la ss P lay) M a sten 等 ( 1985 ) 编制的“班级戏剧问卷 ”被认为是测量儿童社会行 为方面信、效度较高的工具。该问卷包括 6个因素 :5期 周宗奎 等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 :一项 2年纵向研究745社交 /领导性、受欺侮、被排斥 、消极 - 孤立 、关系攻击、外部攻击。采用回译程序得到中文项目。施测 时发给

14、每个被试一份全班同学的名单 ,要求被试根 据每个角色的要求在名单中选出一个或几个适合扮 演该角色的同学。统计时 ,首先计算出每个项目的得分 ,每个儿童被其他儿童提名的次数之和为该儿 童在项目上的得分 ; 其次 ,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 ,一 个维度上各项目得分的平均值为该维度的平均分 ; 最后 ,计算各维度的标准分 ,将各维度得分在班级内 标准化 ,计算出每个被试在 6 个因子上的标准分 。根据研究需要 ,本研究选取其中的两个维度受欺侮 和消极 - 孤立的 C ronbach系数分别为 0. 95 和0. 78。PC SC 量表 ( The Pe rce ived Comp e tence Sca

15、 le fo r Ch ild ren) 是 H a rte r ( 1982 )编制的儿童自我知觉问 卷 ,经回译后得到中文版本 ,预试中的 C ronbach系数为 0. 68。原量表有四个维度分别是 : 社交自我知觉 、认知自我知觉 、运动技能自我知觉和一般自我知 觉 ,本研究只选用社交自我知觉这一维度 ,计算该维 度所有项目总分的平均分 。儿童孤独量表 ( Ch ild ren s Lone line ss Sca le ) 采用 A she r等人 1984 年编制的专用于 3 6 年级学 生的儿童孤独量表 ,经回译后得到中文版本。该量 表包括 16个孤独项目和 8 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 项目 ,因子分析表明插入项目与负荷于单一因子上 的 16个孤独项目无关。实测的 C ronbach 系数为0. 92 ,信度很高。计算 16 个项目的平均分 (反向记 分的题目先行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