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802704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课前预习指导 一、前言 聋学生语言基础非常差,来校后的第一年学习语言才开始两步走:既学说话又学写话。只过三、四年的时间 , 就要求他们欣赏巴金先生的日出、鲁迅先生的书信、毛泽东的诗这的确使学生和老师们不知所措。如果课前不作好充分的预习,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必将事倍功半。 二、关于“预习指导”理论的阐述。 叶圣陶先生认为,预习时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理解课文,正是养成读书习惯的目标相应和”,所以是“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但在事实上,预习要获得这样的地位,还需要作出许多努力。把握特点,讲究方法,正是其中的部分工作。 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让我们先来解释一下预习是什么?

2、 1 、预习是一种铺垫。 显然,预习是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因此,一方面,预习不能是“浮光掠影”的,另一方面,这又不必都要求“水落石出”。适度是其关键。 2 、预习是一种预测。 对于施教者来说,预习具有侦察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也应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残缺的一部分,是二者之间的“过渡段”。因此,施教者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而在“明白”学生,通过预习,初知概貌,生出疑问。“测量”出自己知识的深浅,认识到课文难点之所在,然后再去学习课文,其

3、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3 、预习是一种自练。 预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一般说来,它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学习具体课文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它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驾驶知识等能力因为这种自练本身是在“尝试了解”课文,只要没有忘记启迪心智方面的训练要求,是很有利于培养“会”的能力的。 从初步的试解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预习的三个特点:铺垫性;预测性;自练性。认识到这些特点,所谓“预习指导”“指导”二字才可得到自觉的主动的落实;到此,就可对预习指导提出下列要求: 1 、针对性。要使预习真正起到“铺垫”作用,预习指导就

4、应因人因文而异。因文而异,不同类型的课文要有不同的预习要求,比如从讲读课文到阅读课文,再到独立阅读课文,预习的要求要逐渐降低;因文而异,要有“单元意识”,对同单元课文的预习要求 作总的安排,“量体裁衣”,“变换形式”;因文而异,还应明确作为“课文”组合进教材系列中的现阶段承担的训练重点,设计预习题时力求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一是指预习题不必强求一律,要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对文化水平悬殊很大的聋哑学校教学班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并出示难易不同的预习题;二是在课堂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机点拨,对不同的同学给以不同程度的提示。 2 、趣味性。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预习时学生自己活动时间多,预

5、习要求的激趣作用更应加强。比如讲记金华的双龙洞,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读课文,按课文内容把作者的游览路线绘出来,然后想象一下双龙洞是怎样一个洞,学生很乐意去做,他们边看书边绘图,然后又对照课文,互相讨论、质疑、订正。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预习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理解课文的兴趣。 3 、启发性。能否使预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能否使预习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习指导的启发性价值。要达到这方面的要求,一是在拟预习题时注意有的放矢,在循序渐进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到开启心智、激活思维;二是在课内预习的过程中,当学生思路阻塞时,教师的点拨,应着眼于促进思维的流畅

6、性,而不能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其思维过程。比如:高大的背影为什么本文起名为“高大的背影”?课文中都在哪、几次提到了高大的背影,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提示:课文第十节,透过大衣的缝隙看到的高大的背影指叔叔高大的身材;课文第十九节,在“我”住院期间又想起那位叔叔,总有一个模模糊糊的高大的背影站在我面前,这是把高大的背影形象化,显得顶天立地,是叔叔那助人为乐、不计报酬、不留姓名、急他人所急的高贵品质使我难以忘怀。这是指叔叔形象的高大,正因如此,课文以“高大的背影”为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指导学生预习的具体做法。 1 、绝对要求学生必须作好课前预习工作。如必须熟读课文等。 2 、培养学生掌握预习的

7、基本步骤。 预习的基本步骤,即先看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把它学懂;朗读或默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讲什么,练习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出来;联系课后作业中有关内容的问题,看看文中的重点,想想自己会不会回答;把内容初步弄清以后,再考虑根据什么理由分段(难度大的也可先不分段);然后看看有什么问题;最后再反复朗读课文。这样的学习步骤要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养成有步骤的阅读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必须坚持。 3 、选用恰当的预习方法预习不同类型的课文。 提示式预习。 这种预习是在老师作必要的提示指点后,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预习题中设置坡度,降低难度。比如,普小五年级课本主要的练习中有一

8、项:要求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根据不同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将段意连接,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开课时应为学生总结分段的基本方法: 例如: 按照时间的顺序:日出、乡村的傍晚、劳动 的开端、我和狮子、十里长街送总理;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赤壁之战、南泥湾开荒、草地夜行、小木船; 按空间、方位顺序:三味书屋; 按照地点的变化:在炮兵阵地上; 这样学生读课文时就有一个基本的思路,这样的提示较明确,有助于促进学生增加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解疑式预习。 这种预习方法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试着解决。在这里,设计问题要注意到学生学习课文“尝试了解”

9、的特点,最好是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即可回答。比如,教学在炮兵阵地上、心愿、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劳动的开端这些课文时,学生很难理解,于是可布置这样的预习题: 课文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有关的语句; 请研究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这样的预习照顾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他们的能力提高是切实可行的。 练习式预习。 这种预习方式是学练结合,以练促学,从而提高预习质量。这里的练习多以填空、图表等形式出现,一般着眼于理清文章记叙、描写的不同时间空间事件的变化或不同事物的特点。 比如,教学卫星比武一课时主要要求学生按课文的顺序填写下表: 另外,伟大的友谊、赶集等也均可设计表格形式让学生预习

10、。 思考练习题式预习。 现在我校七年级使用普校五年级教材,课后练习题综合性较强,有很大的难度,但这些题可供学习较好学生使用,一般讲读课和阅读课课后练习一、二题全是预习的主要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在老师分析课前预习这些较强的问题,更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爱动脑筋,又聪明学生的能力。 比较式预习。 这类式预习,更能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抓住事物特点的能力,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太阳和鲸都是介绍常识的课文,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井、一对小瓷鹅都是描写物的,它们在描写物的特点时有什么类似之处? 伟大的友谊和心愿都是写友谊的,这友谊有什么不同? 四、作预习指导工作的一点体会。 从教学实际出发,

11、如果把预习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教学环节明确的话,就不会出现预习是预习,讲课是讲课的脱节现象,就不会把预习看成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活动,而看成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活动。从而从教材、学生实际等方面,真正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实践告诉我,只要有计划地认真地启发、引导,教一点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可以通过预习培养能力的。但能力的提高,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奏效的,这是一个长时期的、细致的工作,还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去探讨去尝试。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 路凤敏 1970 年 3 月出生。小学教师自学考试获大专学历。 1992 年 1 月开始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小学高级职称,任语文教师。做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一文获学校论文年会二等奖。该文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作了研究与探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