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养生.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78730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体质养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医体质养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医体质养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医体质养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医体质养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体质养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体质养生.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好资源尽在 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http:/中医体质养生傅杰英第一章 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1) 一、体质偏颇是常见现象 什么是体质?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比如从形态上来看,有的人高大威猛,有的人短小精悍,有的人五大三粗,有的人娇小玲珑,女性更是环肥燕瘦,体态各有不同。 从皮肤上来看,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天天离不开油腻的、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一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的脸上还长痤疮,令人烦恼。 从头发上来看,有的人的头发浓黑茂密,有的人的头发则稀疏黄软。 从性格心

2、理方面来看,有的人心胸宽,有的人心眼小;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迟钝;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秀沉静。 从疾病方面来看,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癌症,或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在一个家族里面,可以有多个患者。 这些病本身不遗传,但是因为这个家族的先天禀赋有共性,体质遗传,使 得他们对这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 从治疗效果来看,同样药物治疗同样疾病时会得出迥异的效果:多数病人体现了很好的药物疗效;有些人就会过敏或不适;而个别病人只反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毫无疗效可言。所以医生会感叹“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方少”。这也是体质使然。 冬天来了,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火锅。有的人

3、一吃火锅就浑身发热,面色红扑扑的,非常舒服;而有的人一吃火锅,第二天早上就会牙痛或者扁桃体发炎,或者脸上生很多痤疮,或者小便很黄,或者大便干结。我认识一个人,他晚上吃了狗肉火锅,第二天早上,嘴里起了七个溃疡面,舌头上有,颊黏膜上也有,非常疼,疼得连着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 夏天很热,人们在外工作一天回到家里,通常都喜欢吃冰镇的西瓜或者喝冰镇的饮料,有的人吃喝以后会觉得非常舒服,有的人却马上会拉肚子,非常敏感。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因为这两种人是不同的体质。 还有的人喝凉水都增膘,而有的人“浸油缸都不肥”。 不同的体质对于季节的感受也不一样,热性体质的人通常怕热不怕冷,寒性体质的人通常怕冷不怕热,这

4、些现象在黄帝内经中叫作“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 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实际上都是体质现象。可以看出,体质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的健康出现问题,通常就是体质出现了问题,是体质出现了明显的偏颇。 二、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 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体质。大家知道中医治病的精华是辨证 施治,重视个体差异, 而精华中的精华就是辨 体识病、治疗和养生,也 就是观察、把握病人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分析疾病、制定治则、因人养生。黄帝内经的灵枢通天就认为“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五种体质)乃治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我们的中医发展史

5、上凡是名留青史的名医大家,在治疗和养生方面也都非常重视病人的体质。比如被中医界尊为“医圣”的西汉人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处处都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智慧闪光,异病同治是因为体质相同,同病异治是因为体质不同。第一章 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2) 尽管“体质”一词是在清代的医书中才明确出现,但是其精神、思维则渗透、显现在经典医籍、历代医案中。 比如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详细描述了男女两性在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生理性的体质差异:“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

6、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段话是说,女性发育成熟后有月经,血脉畅通,冲任充盈,按时施泄。女性衰老也是从血液充盛的足阳明经和任脉、冲脉开始,因此女性体质养生要重视养血、和血、活血。男性形体健硕,骨骼粗壮,阳气偏盛,肾气用事,其衰老也是从肾气阳气开

7、始,因此男性体质养生要重视不伤肾不伤阳。这个思想一直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这就是中国女性都非常热衷吃当归、阿胶、大枣之类,中国男性热衷于补肾壮阳的原因。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女的就要吃当归、阿胶,男的就要吃狗肾、马鞭之类的,而是注意女的不要伤血扰血,男的不要伤肾伤阳。 黄帝内经的灵枢寿夭刚柔认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是说体质与先天禀赋很有关系,体质差异与生俱来,反映在性情、脏腑、形体、寒热偏性上。 体质作为生命现象,包含形、神两大部分。有形无神是尸体,有神无形是幽灵,形神相合则生命诞生,形神和谐则健康,形神不和则生疾病,形神分离即死亡。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

8、毛发、血脉等都属于形,性格、心理、精神、情绪都属于神。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体质按形态特征、性格心态、寒热适应细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而灵枢通天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范围内的偏阴偏阳,认为“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比如太阳之人,常现精力旺盛,目光有神,坚定刚毅,或自足傲慢之貌,好说大话,无能而虚拟,动作敏捷,性急自用,主观、冲动、有野心、有魄力,暴躁易怒,不怕打击,有进取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顶撞。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阳气偏盛。而太阴之人,常现外貌谦虚,内怀疑虑,思前想后,悲观失望,胆小谨慎,

9、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内省孤独,情感不外露,不追赶时尚,保守自私,不带头行事,反应较为迟钝,动作较为缓慢,沉默少言。其性格特征、精神活动总体上是阴气偏盛。 从我的临床观察来看,上述内容在今天还是很符合临床实际的。在诊疗疾病的时候,人的体质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治疗依据,尤其是体质中神的特征,对治疗影响非常大。神作为体质的组成之一,对于疾病诊断、治疗都极为重要,尤其现代人的疾病都存在神失调的因素,有时神失调甚至是关键因素。第一章 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3) 其实,养生治病无非是在伺候、耕耘、调节健康和疾病的土壤体质,和种庄稼很像,不能只盯着地面上的庄稼、花草、树木,更要重视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三

10、、体质包括形神两个方面 关于体质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现在就给体质下一个目前中医界普遍认可的定义。 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主要是说明生命活动的差异性或者特殊性。 体质由四个方面组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性格心理。这四个方面可以高度概括为:形和神。 形主要是形态结构,比如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也就是人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态结构的物质部分。 神包括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吸收、消化、排泄、水谷营养在体内被吸

11、收利用转化排泄、性格特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 形神结合就是生命,形神和谐就是健康,形神不和就是疾病,形神相离就是死亡。因此凡是说到体质,一定是包含形神两个方面,试想只有形,没有神,那是一具尸体;只有神,没有形,拿我们现有常识和认知,是不可能存在的,当然宗教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 从生命体验和体质组成比重看,神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常识多是从形态方面感知生存、疾病、死亡,但是对于生命体验、疾病原因、治疗效果来说,很多情况下神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操纵者、控制者。 四、 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 每个人的体质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也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可变性、可调性。正因为体质的相对可变、可调性

12、,才使体质养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通过调养,使体质向好的方面转化。 体质养生就是顺应体质的稳定性,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善体质不好的变化和明显的偏颇。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所以体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0 不同体质的人,对不同的疾病具有易感性。比如说痰湿体质的人,就特别容易出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或者容易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气虚的人,容易出现低血压、低血糖、内脏下垂、慢性炎症、贫血等,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阳虚的人,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各种痛证、痹证、水肿、不孕不育等。阴虚的人常内

13、热上火,易感受热邪,常见咽喉疼痛、失眠、便秘、烦躁、泛酸等。瘀血的人容易罹患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痛证等。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养生要看你的生命之树根植于什么土壤,是肥沃滋润还是相对贫瘠,是缺水干燥还是水多潮湿,是偏寒还是偏热等。 了解自身的体质,就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生命的吟唱,触摸生命的韵律。关爱生命,呵护体质,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走过健康和幸福的一生。 体质也应该是医生认识生命、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和维护健康的一条思维主线。医生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一个鲜活的生命,这个人有着复杂的生活背景,有着

14、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心理。作为医生,要关注患者生命的整个过程,不仅是疾病状态,还有病前状态;要关注人生的病,更要关注生病的人。第一章 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4) 疾病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它是从哪里来的?从不良体质、明显偏颇体质中来。而不良体质和明显偏颇体质又是从哪里来的?主要是从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性格心理和不良的生存环境中来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恣情纵欲,放纵自我,不呵护体质,就会得病。如果医生不关注患者的体质,就会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抓住“标”而失去“本”,甚至会把一些简单的疾病治成复杂的疾病。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15、,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呵护体质、调整体质、关爱体质,精心耕耘生命之树根植的土壤就是“治未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少疾病,预防疾病的加重和复杂化。关注体质会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对体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觉,有的人就会想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虚的体质,还是实的体质,是偏热的体质,还是偏寒的体质。 五、体质类型决定健康状况 体质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在正常人群中,大致分为八类。在这里我首先要说明,体质现象客观存在,多样复杂;体质分类则是人为划定,泾渭分明。将体质进行大致的分类,是为了养生有规矩、有原则、有方向,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分类还可以使我们明白生命、体质存在差异性。 平和体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 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甚至可能还有些气血不足、血压偏低,脉搏也不是很有力,但是脏腑、气血很和谐,七情适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