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77908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 选修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1)编制:苗新芳 校审:张军玲 课型:新课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地区分布。2、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重难点 干旱灾害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能力自主学习1、我国旱灾的三大特征:一是出现次数 ,二是持续时间 ,三是影响的范围 。2、我国各地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习惯,按干旱出现的季节,分为 旱、 旱、秋旱、 旱。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来说,主要是 和 两种。3、我国旱灾的形成因素一是降水。不同地区降水的 是形成干旱灾害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季节降水量的 对于干旱形成有直接影响。二是水资源。不同地

2、区水土资源的 是形成干旱灾害的直接原因。三是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的发展,对 的需求量增加,加上人类活动的 和 导致有些地区形成干旱灾害的间接原因。4、阅读课本P.35“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分析回答以下内容:图中能反映出来的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有哪些?分析干旱灾害与干旱的区别 。读出我国干旱灾害的严重区合作探究探究一:完成课本P.36活动探究二:分区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以南西南地区课堂检测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洪水干旱台风泥石流寒潮ABCD2.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西北地区

3、D.江淮地区3.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B.气候复杂多样C.地形复杂多样D.海岸线长4、关于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组合正确的是()A春夏之间,华北东北 B冬秋季节,华南东北C春秋季节,西北华北 D春夏季节,华北华南据国家气象干旱监测中心2008年5月16日显示: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区干旱持续,西北地区东部干旱露头,并有发展趋势.据此回答57题:5、上述地区旱情发育的原因是( )雨带停留在南方地区 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回升高气压带的控制上述地区以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A B C D6、旱情发展对上述地区影响最大的农作物是( )A春小

4、麦 B冬小麦 C油菜 D甘蔗7、我国旱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 B大陆性气候区面积广阔 C全球气候变暖 D夏季风的不稳定自我反思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2)编制:苗新芳 校审:张军玲 课型:新课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我国洪涝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重难点 结合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洪涝灾害的原因自主学习1、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 形成的。我国暴雨主要集中在 盛行期间,特别是 地区,夏季的 和 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2、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由 向 递减。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 ,雨季 ,暴雨 ,是洪涝灾害多发区。3、在我

5、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 ,且季节分配 。长江以南地区 月或 月为雨季。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出现在 月,华北降水最为集中,大部分集中在 两月。因此,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生于 、夏、 季,以 季最为集中。4、我国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5、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1)读P.38 “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分析我国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流域?(2)阅读教材.38 “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的最严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西北地区:青藏高原:西南地区:合作探究探究一:完成课本P.40活动探究二:我国l9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形成原因。课堂检测1、关于洪水造成

6、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 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D对农业危害较大,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2、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有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干流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3、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6月初-7月初降水量分布(实线,单位:mm)和气压分布(虚线,单位:百帕),读图回答: (1)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天气是_,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的气象气

7、候灾害是_,经常引起的自然灾害是_。(2)图中的气压中心是_气压的组成部分,7月,该气压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_天气。如该气压系统季节性北跃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_灾害。自我反思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3)编制:苗新芳 校审:张军玲 课型:新课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影响我国的寒潮的形成、路线和危害。重难点 寒潮的形成与危害自主学习1、寒潮的概念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5C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以后又补充规定,一次冷空气活动使长江流域以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C以上,长江中下游地

8、区最低气温达4C或4C以下,陆上有相当于三个行政大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三个海区伴有68级大风者,称为寒潮或强寒潮。未达到以上标准者,则称为较强冷空气或一般冷空气。寒潮是 天气。2、阅读课本43页图文资料“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思考以下问题:分析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移动方向如何?指图中说出入侵我国的三条寒潮路线。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 路寒潮。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3、完成教材P.45活动合作探究阅读教材44页材料“寒潮危害我国一例”和45页材料“白灾和黑灾”,思考我国各地区寒潮带来的灾害有何不同?思考:寒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

9、害,难道寒潮对人类就没有有利的影响吗? 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寒潮是一种无法准确预报的气象灾害 B只要有冷空气影响,就会爆发寒期 C我国夏半年最易发生寒潮天气 D在地面制造烟雾,可减轻寒潮产生的冻害2、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3、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潮仅指发生在冬季的冷空气活动B.侵入我国的寒潮多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而来C.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降雪和霜冻天气D.寒潮是一种灾害天气,有时会使南方柑橘等经济林木遭到冻害4、关于寒潮活动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B.它会造成大范围的剧烈

10、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C.寒潮造成的大风会带来干旱现象D.它的影响范围(在我国)很小,且属单一灾害5寒潮常在美国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自我反思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导学案(4)编制:苗新芳 校审:张军玲 课型:新课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台风的结构、形成、路径和危害重难点 台风的路径与危害自主学习1、认识台风结构(教材P.46图2-11 台风构造示意)(1)台风由哪部分组成?(2)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3)海上船只遇到台风时,是否可进台风眼里避难?2、了解台风

11、形成(1)画出气旋结构示意图(2)总结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3)完成课本47页活动题3、明确台风路径(教材P.47图2-13 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影响我国的台风形成源地在哪里?移动方向如何?读图说出: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有几条?移动规律如何?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历史上台风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次完全相同的路径,你能说出影响台风路径改变的因素吗?合作探究 感受台风危害阅读教材P.48台风危害我国沿海和内陆举例台风能带来哪些灾害? 怎样辨证地看待台风灾害?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什么变化趋势? 课堂检测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

12、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时间气温()气压(百帕)降水(毫米)风速(千米/小时)12时前后251002103018时前后309905023024时前后2710041050(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_、旱涝和_等。(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其灾害主要由_、_和风暴潮造成,在_季节影响我国_地区;(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 狂风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