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77462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2002-7-18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许可 徐二明 来源: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能力理论。它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本文对这两个学派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比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两大学派的异同和本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

2、特别是企业如何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研究上,这样就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同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融合也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并产生了企业能力理论。回顾近20年来竞争战略理论尤其是能力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演化为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两大理论派别。它们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以下是对它们的具体分析和比较。一、能力理论的产生能力学派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和1925年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倡的企业内部成长论。马歇尔认为由于专业化分工导致技能、知识和协调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进化,同时他认为每个行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规模

3、、企业寿命、专业知识、组织结构、生产成本、市场份额都不同的异质企业组成的,单个企业的成长、衰落是经常性的,但一个行业则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甚至出现长期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其后他的门人艾迪斯彭罗斯(Edith Penrose)于 1959年出版了企业成长论,在这本书中她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思想。她认为被新古典企业理论视作“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固基础。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而且是一个具有不同用途、且随着时间推移由管理决策决定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 (杨浩、戴明月,2001)。企业的内部存在着通过知识积累以拓展生产领域的机制,而且这种知识的积累

4、是一种内部化的结果,这一过程节约了企业稀缺的决策能力资源,从而新的管理者才能释放出可以用来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成长的能量。马歇尔的另一位传人乔治理查德森(George BRichardson)则在20世纪6070年代从企业与市场间的协调制度入手提出了组织经济活动的企业知识基础论,进一步发展了企业成长论。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塞尔兹尼克(Philip Selznick)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一书中提出的通过“自我构造”、“自我建立”而积累起来的“特殊能力”的这样一种“特殊的自我创造积累论”是当代企业能力理论的另一支重要先驱。此后对企业能力的研究不断深入,1982年纳尔逊(Richard Nels

5、on)和温特(Sidney Winter)在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中,借鉴企业的能力理论,以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分类。同年,里普曼(Stephen Lippman)和罗曼尔特(Richard Rumelt)在“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中,他们推断,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核心能力的资源,那么企业间业已存在的效率差异将无法消除。1984年随着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在美国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学说(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一文,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

6、流派,这两个流派都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并为企业内在成长论的深入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一派是资源基础论,它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的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经过罗曼尔特、里普曼、温特、巴尼(Jay BBarney)、申德尔(Dan ESchendel)、库尔(Karel cool)、迪瑞克斯(Ingemar Dierickx)、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库勒(Kathleen RConner)、皮特瑞夫(Margaret A Peteraf)、柯利斯(David JCollis)、蒙哥马利(Cynthia AMontgomery)等人的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另

7、一派则延续能力理论对于企业能力的关注,提出了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学说,我们继续称之为能力学派。这一派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56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经过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提斯、匹萨诺(GPisano)、苏安(A Shuen)、福斯(NJFoss)、兰格路易斯(RNLanglois)、贺尼(AHeene)等人的发展,成为另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个演进见图1。二、能力学派的演进和主要理论观点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为克服波特战略思想的局限,同时在研究多元化公司选择相关性或非相关性多元化战略以获得新的经营领域的竞争优势等问题的过程中,以普拉哈拉德(CKPrah

8、alad)、哈默(Gary Hamel)、斯多克(George Stalk)、伊万斯(Philip Evans)、舒尔曼(Lawrence E.Shulman),提斯(DavidJTeece)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逐渐兴起,并取代定位学派而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理论之一,同时也意味着对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研究从企业外部的行业结构与定位观向企业内部的能力观转变。能力学派的演进见表1。1能力学派的主要观点能力学派是一种强调以企业生产经营,经营能力和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思想。该学派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为代表的核心能力观。二

9、是以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为代表的“整体能力观”。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各种技术流”。因此这种“核心能力”是指蕴含于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之中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个别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组合;而后一种观点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的集体技能和知识以及员工相互交往方式的组织程序。换言之,两种“能力观”虽然都强调企业内部行为和过程所体现的特有能力,但前者注重企业价值链中的个别关键优势,而后者则强调价值链中的整体优势(叶克林,1998)。能力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它是企业决策和创新

10、的源泉。 能力是分析企业的恰当切入点。就本质而言,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 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决定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市场竞争是基于能力的竞争。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在于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在于行动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是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在顾客眼中,这种能力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标志。 企业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积累、开发和运用能力以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

11、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也是联结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的根本途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大树的树根(核心能力)、树干和主树枝(核心产品)、树叶、花和果实(最终产品)来形象比喻(见图2)。在核心能力层面上,企业的目标应是在产品性能的特殊设计与开发方面建立起领导地位,以保证企业在产品制造、销售和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与此相应,企业必须进一步使其在核心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所占份额最大化,否则核心能力的提高和延伸将受到限制。 核心能力来自于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 企业能力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状态。随着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企业目标

12、的变化,能力持续不断地积累、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形成正反馈的增强回路。 在如何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政策主张上,能力学派强调应该使企业成为一个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者。并建议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特别是CEO应用大量时间围绕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1)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制定进攻性的战略目标;(2)围绕设定的核心能力进行组织变革并确保每个员工都拥有达到战略目标所要求的专门技能和资源;(3)监测竞争战略实施效果,并将测评效果与员工报酬结合起来;(4)企业行政总裁(CEO)必须亲自领导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并让一线经理积极介入。 能力理论是一种战略管理方

13、法,是对传统计划方法和定位方法的替代。表1 企业能力学派的演进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著作理论学说1920、192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企业内部差异与企业间专业化分工1957塞尔兹尼克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行为特殊的自我创造积累论1959彭罗斯企业成长论企业内在成长论1960理查德森信息与投资企业间的专门化企业知识基础替代论1972产业组织1982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用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分类1982里普曼、罗曼尔特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的资源导致企业间效率差异的存在1984沃纳菲尔特企业资源学说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原因是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1988

14、德姆塞茨企业理论的再思考企业知识基础论1990普拉哈拉德、哈默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源泉1991巴尼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拥有有价值的、异质的、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才能给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1992兰格路易斯交易成本经济学企业能力论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基于能力的竞争:公司战略新规则企业整体核心能力产生竞争优势1993福斯企业理论:契约和能力观企业横心能力论1994哈默、贺尼核心能力概念:在能力基础的竞争中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1997提斯、匹萨诺、苏安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论2能力学派的战略管理思想能力学派的战略管理思想可以归结为:内部环境分析了解能力结构制定竞争战

15、略实施战略建立和保持核心能力赢得竞争优势获得业绩。三、资源学派的演进与主要理论观点资源学派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经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长足发展,现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另一支重要流派。1984年,沃纳菲尔特在美国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公司资源学说(Are- 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公司内部环境同外部环境相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他的观点对整个90年代的战略理论研究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研究以及后来的罗曼尔特、里普曼、温特、巴尼、申德尔、库尔、迪瑞克斯、德姆塞茨、库勒、皮特瑞夫、柯利斯、蒙哥马利等人的研究共同形成了所谓的资源学派。正因为这样,沃纳菲尔特于1993年获得了美国战略管理协会授予的年度奖,他的这篇论文也被战略管理杂志评为“所刊出的最优秀的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