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安全措施.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77060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安全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项安全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项安全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项安全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项安全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项安全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安全措施.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交叉路口积水处理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批 准: 审 核: 编 制:编制单位:长江三峡实业有限公司向家坝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二年十月十日第一章 编 制 说 明一、编制依据 为规范高边坡安全施工,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高边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全面分析工程特点、水文地质条件、现场环境等因素,制定能满足高边坡施工安全生产要求的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对高边坡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二、采用规范标准

2、 在高边坡的部位进行施工作业,除执行本措施外,还应执行有关的规范和规程: 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向家坝施工区公路桩号K2+600处至、公路交叉口段,属于边坡急流槽挡墙加高工程。二、工程地质1、地貌情况急流槽边坡地貌突显西高东低,陡坡地形,斜坡总坡向为65 90地质形态总体坡度约60 73,边坡高度25m 72.5m。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和下部的侏罗系中统砂溪庙组(J2S)红层,自上而

3、下分别为植被表土.泥夹石层和基岩,总体场区岩层构造为单斜构造。2、 地质分布情况单从现今已形成的坡面地质来看本段地质为砂岩呈强至中等风化和硬质强风化页岩相间。岩层主要是分层相间且总体分层倾斜角度是由东向西约成60 73,其中坡面上每层约0.8 3.0m厚分布。所有分层纹隙由东向西,高陡边坡上口呈凹凸状走向。三、工程施工难点 1、本工程为高边坡治理工程,施工难度极大,解决好高边坡急流槽侧墙加高施工安全是本工程一大重点。在施工时除了要搞好安全防护工作外,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巡视工作,故在施工中专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本工程进行巡视检查,起到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的作用。同时受地形制约,现场材料、设备

4、、机器具二次转运困难,工期所需时间长,模板支护锚杆所需数量多,临时用水用电不便,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费用较高,风险系数较大,不可避免带来工程造价成本的增加。2、该工程为高边坡急流槽边墙加高处理工程,施工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本工程治理施工中全过程采用“信息施工法”,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治理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信息施工法”具体操作是在工程施工派专人对此段地质、地貌进行严密监测并作好监测记录,发现新的地质、地貌变化或其与原现象不一样的新情况应及时作好记录,同时通知监理、设计、业主、地勘单位等进行研讨制定相应处理措施。第三章 安全施工措施一、施工准备阶段1、影响边坡施工安全的危害因

5、素:1.1 岩石性质的影响:包括岩石的坚硬程度、抗风化能力、抗软化能力、强度、组成、透水性等。1.2 水文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及动态变化,地表水的作用情况。1.3 地貌的影响主要是边坡的高度、坡度和形态。2、 施工布置2.1 现场施工总体规划布置应遵循保证安全、有利施工、便于管理的基本原则。2.2 生产、生活、和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地基稳定,不受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及危石等威胁。B、交通道路畅通,区域内通行道路宜避免与施工主干线交叉。C、生产车间,生活、办公房屋,仓库的间距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2.3 施工区内施工机械工具房、临时休息值班房等布置应符合安全

6、、卫生、环境保护要求。2.4 便道已通至高边坡范围,每天派专人维护,施工时能保证便道通畅、耐久使用。2.5 现场配置两台柴油发电机组,两台潜水泵做为现场临时用电及抽排水措施。3、 高边坡作业一般规定3.1、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区。3.2、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本工种之外的工作。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3.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硬底鞋、带钉易滑

7、的鞋和拖鞋进入施工现场。3.4、在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得在边坡下方休息或停留。 3.5、临边、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场所,变压器周围应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3.6、从事高边坡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边坡作业。3.7、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3.8、遇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恶劣气候时,禁止进行高边坡作业。二、 支护脚手架1、脚手架搭设1.1脚手架搭设前,应明确脚手架的设计及使用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8、或作业指导书。1.2脚手架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规定进行设计、施工;严格履行方案的设计审批、验收程序;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和管理。不准随意修改和变动其结构。1.3脚手架宜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设计施工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的规定,对脚手架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核算。1.4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施工前应对现场搭设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没有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上架作业。1.5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等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构配件。严禁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的材

9、料、配件在同一脚手架上混用。严禁使用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严禁使用滑丝扣件。1.6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交叉作业。1.7因施工需要,增设临时悬挑式平台(如悬挑式操作平台等)时,应对脚手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重新进行复核计算,在确保安全并经批准后执行。1.8脚手板铺设应遵守下列规定:A、在人员经过的地方脚手板应满铺、铺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B、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C、对头搭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其间距不大于20cm,不得在跨度间搭接;D、在架子的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E、脚手板的铺设应平稳,绑牢或钉牢,脚手板垫木应用木块,并且钉牢。1.9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应由技术、质

10、量和安全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办理签证手续(必要时可通过承载试验来检验)。搭设高度大于50m(含50m)或有特殊要求的脚手架,还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技术论证。满足搭建结构、安全防护和承载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10 施工脚手架的验收以设计和相关规范为依据,逐层、逐段进行,验收的主要内容有:A、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B、 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撑、间距、走道、爬梯、栏杆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C、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测各杆件连接和结构固定部分是否牢固。D、大型脚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有效。E、脚手架的基础处理是否符合设

11、计和规范的要求。1.11脚手架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小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2、 脚手架使用与维护2.1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或在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完成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严禁投入使用。2.2应在脚手架醒目的位置悬挂警示牌,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的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的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2.3 脚手架在使用过

12、程中,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应对脚手架的强度、稳定性、基础等进行专项检查,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未经处理、验收合格,严禁人员上架作业。2.4作业层上的施工载荷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2.5雨、雪天气施工,应采取必要的防雨、防雪、防滑措施,遇6级以上大风、强雾天气、能见度很低时应暂停在脚手架上作业。2.6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或从事吊装作业时,应采取防火和防撞击脚手架的措施,并派专人监护。2.7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固定连接件,不准任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用途,如必须改变排架结构,应征得原设计同意,重新设计。

13、2.8在施工中,若发现脚手架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由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鉴定,确认脚手架的安全稳定性后方可使用。3 脚手架的拆除3.1、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员能行,并有专人负责警戒。 3.2、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 3.3、拆除外架前应将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杂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 3.4、拆除顺序为:安全网踢脚杆防护栏杆剪刀撑脚手片搁栅杆连墙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自上而下拆除,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

14、,不准上、下同时作业三、 模板制安1、 模板安装1.1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底模与侧模联接处的平整度。对于两块底模之间的的间隙,要用木板和防水胶合板嵌紧,以防漏浆。当侧模及底模安装就位后,要调整各支点处的模板纵向标高,使模板处于浇筑混凝土时的正确位置,并设置好预留拱度。1.2模板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A、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严重锈蚀或变形的钢模板严禁使用,竹胶模板及支撑材质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B、支模场地要求平整、夯实并用砂浆找平至设计标高,并检查支撑的安全性。C、模板安装后必须在表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在浇筑砼之前,清理干净模板内积水和杂物。D、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牢固的拉杆,不

15、得与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E、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大于2m以上时,现场作业人员需佩带安全带,挂妥安全带钩。有条件时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防止跌落。F、在模板一侧或四周设置脚手架、人行梯道,现场作业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上下攀登,在狭窄高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G、模板安装尺寸偏差和检测方法相见表1 模板安装尺寸偏差和检测方法 表1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基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梁、柱、板5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高程基础20测量梁、柱、板5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预留孔洞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