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766216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说明:本单元约1.4万字,因为是古代白话小说,文字上的障碍比第三单元多,所以快速阅读时间为3035分钟。其他环节与第三单元的相同。在简介课文内容时,分两步走:一是用最简洁的次要词句概括内容。如范进中举的故事情节可概括为:范进遭骂借钱赶考卖鸡填饥喜极而疯被打而醒众人贺喜。二是围绕感兴趣的人物,简要复述故事。第二课时分工合作,精读课文。第1环节专题阅读(侧重于内容理解)探究的专题:为某一篇小说的主人公的结局实行归因分析。学生的行为1自选其中最适合自己分析的一篇小说,多角度地对主人公的结局实行归因分析。要求做好书间笔记(圈点勾画与批注等)(约30分钟)。2同话题的同学合并成1-2组

2、,实行交流,修改笔记,并推荐发言人(10-15分钟)。3课外作业:发言人整理笔记,充分做好发言准备。其他学生仔细地看完其他三篇小说。教师的行为1 给予必要的资料、指导与协调例:(1)学习目标:从归因分析中,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命运变化及其原因,了解社会背景,体会人物的性格。(2)探究话题参考:吴用能智取生辰纲的原因。杨志终失生辰纲的原因。杨修之死及其原因。范进之疯及其原因。胡屠户之“变”及其原因。香菱学诗基本获得成功的原因。其他(3)巡视,督促学生即时完成书间笔记,并即时给学生以协助。(4)参与小组活动,答疑解难,协助修改。(5)安排好没有小组选择的小说。2了解各小组准备的结果。3课

3、后与发言人交流,并提出整理与修改的建议。第三课时汇报交流1汇报与交流(约40分钟,每个话题5-10分钟)。发言人汇报,其余学生听讲或补充或纠正。(参见附录3:学生汇报材料之二从香菱的三首诗看她的成功要诀)2教师总结(约5分钟)。对学生的汇报作客观的评价,并点拨几个疑难,强调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规范。 3布置作业: 再阅读课文,把疑难问题和疑义写在自己的阅读笔记本上。第四、五课时反思性阅读或延伸阅读。1提出与讨论疑难问题(约20分钟)例:(1)范进中举是喜剧,还是悲剧?(2)“五千钱”和“六两多银子”哪个多?多多少?2对某小说的疑义(05分钟)3对课文的延伸比较阅读(侧重于语言、人物塑造等特点的体

4、会)该单元的小说,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合理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的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协助。结合的原则是:解读文本是关键,影视只作阅读的辅助迁移和深化。比较的角度与方法:1先解读文本,再欣赏电影电视,以此作为一种欣赏的延伸,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如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了小说智取生辰纲后,再看电视水浒选段,让学生将杨志、林冲、鲁智深三个形象实行比较,从中看出三个人物的遭遇、思想意识和阶段出身上的不同,造成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特点。2将小说的原作与改编实行比较欣赏,可培养鉴别水平。如欣赏智取生辰纲这个课时,

5、学生能了解到中国章回小说的特点,语言文白交错,又有说书特点;从吴用七位好汉最终是怎样把蒙汗药放在酒桶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典小说靠情节取胜的特点。这种特殊的美感仅看电影是体会不出来的。有的改变了原作中人物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比较哪个语言更好。例如智取生辰纲第7节语言的比较(下面括号内的为改编的内容):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里面)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我要)挑出村里(去)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一桶卖)五贯足钱。”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

6、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你们不听我的话,竟要买酒吃!好大胆!”)(参考:第一处原文透出几分表演的自信和真实,改后就少了那汉子的爽气。第二处“不得洒家言语”尽显杨志英雄豪杰气,又有几分粗暴。)第六单元文言文阅读教学一、注重诵读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克服的是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所以,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句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死背字典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

7、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古代诗文教学中,诵读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学生能流畅诵读,对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掌握,而且诵读本身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要求学生诵读时,不要死记硬背,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有关的逸闻趣事引出话题,增强学生兴趣;还可以先用有关的音像资料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理解内容要点,或先掌握部分特别优美的语句后,再逐步成诵。总之要以灵活多样的手法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二、 注重比较阅读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地翻译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对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

8、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比较,既可以是课内几篇文章之间的比较,比如历史人物写法的比较,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比较等;也可以是课内内容和课外有关内容的比较,比如课文历史人物的写法和课外自渎课本所选这类文章的写法,或是课文中内容和课外类似内容的比较等。这种比较教师应该以点拨为主,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启发。三、 注重拓展练习除了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性的语文活动。比如组织一次野外活动,让学

9、生仿照所学课文写一篇游记;利用图书资料围绕历史名人作一些综合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的朗诵比赛,对于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诗可以编成诗剧表演。四、 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句式是否真正理解。如果不理解,或者是半理解,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如:、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

10、、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21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成分省

11、略等语言的现象。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所熟悉的历史事实吗?2、学生简单介绍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斗争的经过。3、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呢?在严酷的制度下陈胜、吴广是如何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掌旗人?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二、走进作者、作品学生介绍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三、熟读课文,疏通文

12、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将读不顺的句子作上标记。2、生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停顿,初步理解文意。重点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提示:朗读的节奏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停顿。3、学生齐读课文。4、合作学习(4人一组)。(1)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语交小组讨论。(2)小组的疑难问难交由全班讨论。(3)小组间比赛:找出文中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语。A、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卒数万人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问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如:次 数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广故数言以数谏故乃行人行收兵皆次当行行 故

13、书B、古今异义:若为佣耕 会天大雨 又间会吴广 卒中往往语 借第令 比起陈 等死 今亡亦死(4)师生一起探讨文中的省略现象。四、研读课文1、陈胜为什么要起义?2、陈胜是怎样做起义的准备工作的?3、陈胜等人为了取得威望用“行卜、念鬼以及篝火狐鸣”的办法来蛊惑众人,对此你是怎样看的?4、陈胜是怎样寻找合适的机会领导起义的?五、问题探究1、你认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得到些什么启发?2、史记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六、品读表现陈胜鲜明性格的语句1、苟富贵,无相忘:表明他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反映也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

14、概。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表现出他何等开阔的胸襟。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敢地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七、拓展阅读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面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栽!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家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禅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30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1、文段的内容与陈涉世家中的哪几句话的意思相同?2、扶苏自杀是因为其“仁”,请你谈谈对此“仁”的感悟。22唐睢不辱使命【教学目标】1、借助注解和工具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2、学习本文对人物言行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体会秦王和唐睢两个对立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