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76050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重难点)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3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难点)学习内容:一、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右图胚芽鞘受到单侧光刺激,弯向 生长;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将胚芽鞘尖端用锡箔小帽罩起来,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下部,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 。(2)实验结论:(1) 和对照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 有关。 和对照得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 。琼脂片詹森的实验示意图(2)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

2、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时,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詹森实验黑暗中拜尔的实验示意图(1)实验过程及结果:切下胚芽鞘尖端,中间放一 ,单侧光照,尖端下部弯向光源生长(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3拜尔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将胚芽鞘尖端切去,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发现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4温特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 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 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的 侧弯曲生长。(2)实验结

3、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确实是一种 ,这种物质从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下部生长。该物质被命名为 。注:实验是对照实验,排除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琼脂块作用的结果。5、郭葛等人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叫 (IAA)。直到1942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还有 (PAA)、 (IBA)等。光云母片琼脂图1图2光abcd胚芽鞘尖端总结: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 ,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也在 ,但胚芽鞘生长的部位是尖端的 。所以右下图1中胚芽鞘尖端处生长素因云母片的阻挡而不

4、能 运输,尖端的下部生长素不横向运输,故琼脂块a、b中生长素含量相等;而图2中生长素在尖端处横向运输,尖端下部极性运输,故琼脂块c中生长含量小于d中的含量。6、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向光性)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同时,从 上端向下端极性运输;导致尖端下部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造成向光弯曲。二、植物激素 1概念:在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 有显著影响的 ,称作植物激素。2类别:生长系、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 经

5、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2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 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 、 、 等处。3运输方式: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 运输到形态学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 。作业:完成课后作业、模块测评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重难点)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学习内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的伸长)2特点:具有两重性既能 生长,也能 生长;既能 发芽,

6、也能 发芽;既能 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浓度曲线解读:10-1010-810-610-4促进抑制010-2ABCABC根芽茎生长素浓度(mol/L) (1)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不同,依次是 ;(2)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如双子叶植物大于单子叶植物;(3) 细胞比 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即 浓度时促进生长, 浓度时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如除草剂)。生长素的每条作用曲线中,虚线以上部分均为促进效果,而且、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一般是根为10-10molL,芽为10-8molL,茎10-4molL

7、。 “高浓度”是指分别大于A、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是指分别小于A、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与高浓度是相对的。3实例分析:顶端优势(1)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 ,而侧芽生长受 的现象。(2)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3)应用: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如无籽番茄的培育3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注:农业生产中应用更多的是生长素类似物,如萘乙酸、2,4D等。应用时必须是写清楚“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在适宜的条件下,其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8、补充说明:(1)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原理水平放置的植物,在重力的影响下,根、茎处生长素均向近地侧横向运输,结果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由于根和茎生长所需最适生长素浓度(根的最适浓度为10-10mol/L,茎的最适浓度为10-4mol/L)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结果表现为根的向地性;而茎正好相反,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促进生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结果表现出茎的背地性。即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而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背地侧根茎水平放置的植物生长素分布模式图近地侧少少多多(

9、2)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由于失去了重力作用,生长素不存在横向运输,而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影响,所以茎的生长也就失去了背地性,根也失去了向地性的特性。但茎生长的顶端优势仍然存在,即沿原方向生长。探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提出问题: 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IPA、IBA或NAA,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实验课题: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二、设计实验(1)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方法: 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一定时间,深约3cm。(该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且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 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

10、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2)根据“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曲线图规律或其他有关资料,确定浓度梯度。注:在对要研究的有关情况所知不多时,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如本实验可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比较大的实验进行摸索(即预实验)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这样可避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造成的人力、物力的财力的浪费。(3)控制 变量 如本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药液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则 变量“处理的时间”应相同,同一组实验所用到的“插条”应是同一植物的且最好来自同一枝条。各实验均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三、进行实验:(1)制作插条;(2)药液处理:将插条分别在设计好的不同浓度

11、的生长类似物中且在同一 下处理相同的 (时间长短因处理方法而定)。(3)设计表格,记录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的长度等。四、分析结果 以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横坐标,根的数目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讨论确定最适浓度范围。作业:完成课后作业、模块测评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学习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重难点)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重点)学习内容: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项目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合成部位主要是 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是根尖根冠、萎蔫的叶片植物体各部位主要作用促进细胞 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 和果实 促进细胞 抑制细胞分裂,

12、 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果实 主要分布部位生长 的部位如芽、根尖、茎尖等根尖、茎尖分生组织、形成层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成熟的组织、果实等二、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例如:低浓度的生长素 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 的合成,而 含量的增高,又会 生长素 细胞伸长的现象。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 有 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优点: 、 、 等。阅读课本P55页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3)注意事项: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施用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药物浓度和施用次数等。作业:完成课后作业、模块测评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学习目标:1能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 (重点)3探究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学习内容:一、种群的概念: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叫种群。二、种群特征: ; ; ; ; 。1种群密度:单位 或单位 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 特征。它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是指在单位 内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