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0137.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73689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01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01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01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01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0137.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学期, 新起点,新气象,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完成时间2008年2月_日高二历史学案(设计:王永强 2008年2月24日)一、课题:第一章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完成学案,掌握基础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经过、意义;巩固政权的措施;苏联的建立。 2、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学习,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3、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三、请阅读教材,归纳教材中的知

2、识要点(本节涉及的主要事件):(本节标题):_一、(第一纲目标题):_1、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条件(背景)2、十月革命的经过: 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_十月起义 3、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二、(第二纲目标题):_ 1、背景 2、_政策的实施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经济政策(简单了解) 2、苏联的建立(时间_)三、本课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_的历史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四、自学及课堂展示交流问题1、 为什么说俄国是帝国主义的最薄弱环节?2、 俄国无产阶级能够领导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3、 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你认为一战与十月革命

3、有什么关系?4、 讨论: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从目的、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5、 讨论:巩固政权的措施?6、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注意角度、层次)7、 列举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成立的名称、时间、地点?五、自学或展示交流中未解决的问题六、教授新课后仍未解决的问题七、收获与反思八、知识拓展: 1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破坏和物质极端缺乏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采取非常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该政策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该政策主张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实

4、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该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工农联盟濒于瓦解,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它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并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余粮收集制。 1919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全俄粮食工作人员会议,会议认为必须实行余粮收集制。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著名的余食收集制的法令。法令规定“为满足国家需求所必要的全部粮食和谷物饲料,摊派给各产粮省份向居民征收”。征收的办法是由粮食人民委员部确定征收粮食的总数,自上而下地摊派给各产粮省、县、乡、村,直至每个农户承担。按固定价格强制向农民征购。事实上。在余粮收

5、集制实行的过程中,征购的粮食不仅是余粮,连必要的口粮和种子粮也被征集一空。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种强制性掠夺,它的推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余粮收集制被取消。 3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成为他们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原因;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阶级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联合战线,共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使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具有新的性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苏维埃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放弃

6、了沙皇俄国掠得的殖民权益又以各种形式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反抗斗争,直接推动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革命也发生了新变化。中国的先进分子通过十月革命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革命具有新的性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苏俄和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华,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后来又促成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国民大革命广泛兴起。 4、俄国沙俄苏俄苏联独联体 学习世界历史时,会遇到俄国、沙俄、苏俄、苏联、独联体五个概念,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俄国:公元9世纪时,相当于今俄罗斯一带的斯拉夫人建立了一些小国。这些小国各以一个设防城市为中心,由王公统治,所

7、以叫作公国。公元822年。东欧的诺夫哥罗德公国征服了基辅和第聂伯河两岸的几个公国形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基辅公国,这时公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公。基辅公国的居民主要是斯拉夫人,他们把这个国家叫作罗斯。12世纪罗斯分裂成十几个小国。13世纪,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率军西征,相继占领诺夫哥罗德、基辅、莫斯科,建立了金帐汗国。从此,东北罗斯(后称俄罗斯)由蒙古人统治,西南罗斯(后称乌克兰)和西部罗斯(后称白俄罗斯)分别归并于波兰和立陶宛。 14世纪,在北罗斯的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时,东北罗斯几乎完全统一。l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中文译称俄罗斯

8、为“俄国”。 沙俄:1533年伊凡三世的孙子年仅3岁的伊凡四世继位。1547年他已成年时,举行了加冕仪式。此后,便自称“沙尔”,我国翻译为“沙皇”。其实“沙”和“皇”都是“皇”的意思。“沙”是古罗马统治者恺撒(caegar)一名拉丁文的同译。“恺撒”以后不再仅仅是古罗马执政官恺撒个人的专用名词而成为罗马以至欧洲帝王习惯用的头衔。到l721年彼得一世在位时,虽改称皇帝,但人们仍习质称沙皇,直到1917年的二月革命才废止。由于从伊凡四世起俄罗斯最高统治者自称沙皇,人们便称俄罗斯国家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 苏俄: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9、”。 苏联: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4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解体前的苏联包括l5个加盟共和国。独联体:l991年,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l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后来发展为12个国家)首脑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会议,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舍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上述国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联系和协调的组织。- 1 -九、拓展练习:1、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

10、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 A采用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

11、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答47题。4、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凶是( )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的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5下列关于四月提纲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点 B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D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周密计划6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有( )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革命道路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 革命历

12、程曲折复杂 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A BC D7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斗争道路 D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巩固苏维埃政权。回答710题。8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下列决定最有策略性的是( ) 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世界大战 C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D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9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

13、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10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了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12下列事件发生于l917年至l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 四月提纲的发表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A B CD1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4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1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