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731227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指代的不同内容。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三、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8课螳螂捕蝉。我们知道这种文章叫文言文,在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文言文呢 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的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学习的螳螂

2、捕蝉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作者刘向写这个小故事能给人以怎样的启迪呢我们一起看课文。二、新授: (一)读课文: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读不准的字音可以看注音和查字典。 谁愿意第一个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停顿是否合理。评读,再指读。 2、范读,说说老师与他们读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老师能读得有感情呢(老师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二)理解字词意思: 1、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要先理解课文的意思) 想想我们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解、查字典、对照译文、读)多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古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字读他们认为

3、熟读百遍,其意自现。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A、文中这么多的其字你们都理解了吗谁能一边读课文一边说说其字在不同句子中分别指的是谁或什么 B、理解了这么多其的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吗 同样一个其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指代的事物是不同的。在古文中像这样的字或词很多,它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以后还会深入的学习。C、小结:今天我们有学习了一种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齐读所掌握的五种方法。 、检查注释中没有的、必须通过查字典才能理解的重点字词的意思。子(你)是(这,此)务(追求)悲(动听) 4、在理

4、解字词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自己练习。 ()指名讲故事内容。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解决提出不懂的问题:1、老师把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少孺子为什么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吴王为什么不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 、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结合课外资料谈)3、全班交流 第一题: 1、少孺子为什么要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呢 、学生结合当时的形势来说一说。(1)学生谈。 (2)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这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什么。(找出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老师操作课

5、件,并给予进一步补充: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可能使吴国遭到巨大损失,甚至丢掉整个江山。可见少孺子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 (4)少孺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要考虑周到,通盘谋划。) (5)既然目的是这个,直接向吴王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呢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少孺子听了吴王敢有谏者死!这个命令后的心理活动,认识到直谏不行,不见又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白白地葬送。所以他才故意地怀丸操弹,游于后园,故意地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就是要引起吴王的注意,趁机讲这个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设计的,足见他用心良苦。) 第二题:吴王为什么没有杀少孺子,反而

6、说善哉呢 1、少孺子的目的达到了吗读读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意思(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吴王说:好啊!他在夸赞什么 在夸赞少孺子聪明、机智、勇敢、忠心爱国。3、吴王在夸赞少孺子的同时还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为国家有少孺子这样的栋梁之材而自豪。所以他由衷地说了一句善哉!(生读) 这样应当重重奖赏的忠臣,能杀吗(不能!)三、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吴王决心伐楚,态度极其坚定时,他是怎么说的 A学生自读 B、学生体会读。 C、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D、全班体会读 2、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吴王的话。 A、指名前后对比读。敢有谏者死!;一;善哉! 、全班对比读。 C、师生合作对比读。

7、3、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自由朗读全文。四、学生谈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收获或体会。 、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同样是劝,方法不同,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大臣的方法可能是直接讲道理,少年的方法是巧妙劝说,让吴王自己悟出道理,由此可见这个少年正是聪明智慧。)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的感受很深,这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也足见这个故事在语言上、思想上、文化上的生命力和价值,回去以后把它背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编排一个课本剧;也可以发挥想象,练习创造性的复述。 现代语文是古代语文的继承和延续,如今大量的古代语言还存在于现代语言中,成语就是最好的证明。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学好文言文,积累大量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