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73078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2019皖南八校联考)1960年,“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自发流行起来。“包产到户”经营方式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即土地以户为单位家庭经营),“定产到亩”(即农户按照经营土地的亩数向集体上交定额的粮食),“超产归己”(即农户生产粮食中超出上交定额的部分归农户家庭所有)。1966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严厉批判了“包产到户”经营模式,会后这种经营模式即被禁止。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初()A.“包产到户”背离人民公社土地国有原则B.“包产到户”背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C.人民公社“左”倾错误仍在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2、遭到扼杀答案C据材料中“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可知,“包产到户”并未背离人民公社土地国有的原则,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包产到户”并未背离这一方针,故B项错误;“这种经营模式即被禁止”,说明当时仍然强调“一大二公”,即人民公社“左”倾错误仍在发展,故C项正确;此时我国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2.(2019河南许昌质检)“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

3、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客观上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答案A由题干中在“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等信息可知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跃进”运动,故B、C两项错误

4、;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3.(2019湖北荆门一模)1959年12月,毛泽东和工作人员一起过66岁生日,生日宴会实行“三不主义”: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席间他说:“现在全国遭灾,有些地方死人呀”“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正确情况搞不到”。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毛泽东反对祝寿,因此材料真实性不足B.造成“全国遭灾”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毛泽东认识到自己的“左”倾错误,并立即纠正D.当时为解决物资匮乏,采用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答案B材料中毛泽东反对铺张祝寿,而非反对祝寿,故A项错误;由题干中“1959年”“现在全

5、国遭灾”可以判断,当时的困难是“左”倾错误导致的,故B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毛泽东认识到自己的“左”倾错误,故C项错误;当时采用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4.(2019安徽芜湖质检)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A.工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答案A材料提及国有及国

6、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以及其他经济类型工业,说明工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故A项正确。5.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D.农村改革的支撑答案B利改税是我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

7、现主要得益于分配关系的调整,B项正确。6.(2018河南洛阳一模)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答案C19531957年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这一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C项正确。7.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

8、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上述措施()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C.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D.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答案D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该模式并不会活跃商品市场,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并未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8.(2018河南郑州一模)下图反映的是我国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突出B.国

9、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D.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答案A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国家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正“左”倾错误,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A项正确。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于1956年底,故B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故C项错误;工业化建设高潮出现于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故D项错误。9.1965年,上海的钢材、机床、棉纱产量各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缝纫机产量占三分之一,手表产量占十分之九。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后,上海这座计划经济

10、的重镇,经济增长率却处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的位次。这折射出()A.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难以突破B.改革开放制初期总体布局的特征C.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严重滞后D.改革导致上海经济地位的下降答案B1965年上海的各项工业比重体现出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上海的经济增长率反而低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到城市、从局部到整体的布局特征,故B项正确。10.(2018陕西宝鸡一模)1991年上海市财办明确规定,私营企业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南京路、淮海路的大店名店,私营企业不许与外国公司合资,银行不得对私营企业贷款。这说明当时中国()A.市场经济发展遭受挫折B.深

11、化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C.私营企业冲击了国营经济D.私营企业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答案B我国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A项错误;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私营企业受到了排斥,这说明当时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故B项正确;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11.(2018广东佛山一模)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B.注重发展与欧

12、洲国家友好关系C.营造改革开放良好外部环境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答案C19771979年中央高层出访发达国家意图向发达家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与引进外资,出访正在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了从这些国家改革中吸取经验,因而反映当时中国意图营造改革开放良好的外部环境,故C项正确。12.(2018广东茂名五大联盟学校5月联考)下图为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据此可推知()A.欧盟在国际经济地位上已有超越美国的趋势B.区域集团化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全球化C.大国间政治关系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答案D根据材料2000年以后,我国与世界一

13、些主要的经济体贸易量都有迅速的增长,结合所学,主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较好地融入世界,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光盘行动”“民生幸福”“中国梦”等是2012年和2013年的新闻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材料二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7.98(请客)3.63.0715.2290.9268.95材料三2013年3月,在中共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

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这位老人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19581978年表中状况的原因。(10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举措?(9分)答案(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原因:小农经济,物资匮乏(或生产力水平低)。(2)趋势:19581978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19782008年:迅速提高。原因:计划

15、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是当时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3)举措:政治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文化上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社会生活上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14.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答案示例一观点: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总体发展,GDP总体呈增长发展。在1984年前后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90年前后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三个时期GDP波动较大,说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示例二从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曲线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以1992年为基点,呈现出前期增速起伏不定,后期增速总体持续稳定增长的特征。1992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不稳定,原因在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人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