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72009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广饶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高三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秋七月,初税田” B“除井田,民得卖买”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2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 石犁 曲辕犁 高转筒车A农业动力

2、的变化 B灌溉工具的变化C耕种工具的变化 D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3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一是地主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商品经济发达B存在井田制C小农经济落后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4右图是西汉手工业分布图,该图反映了A.黄河流域手工业水平高于长江流域B.盐铁业长江流域水平较高C.纺织业分布较广D.工业分布集中于交通要道5有史学家指出:“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3、”。下列史实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市场交易由官府直接篮管 坊市界限被打破纸币在商业活动中流通 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A B C D6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7“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此观点的依据是A地理大发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B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各国联系 D西葡殖民扩张,促进了人类文

4、明的交流8下图反映的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 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B. 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 第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是英国D. 第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9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0清同光年间人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述

5、:“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A外国人操纵中国茶叶价格 B外国人高价购买中国茶叶C中国茶叶深受外国人喜爱 D中国茶叶商人内部不团结11下列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创办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机器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193100A3 B91 C109 D12112右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

6、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13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近代工业的发展 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节省时间的考虑 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A B C D14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一场集体婚礼的图片,图中

7、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追求时尚成为社会主流A BC D15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16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当时最有可能A受到资本家真诚欢迎 B得到工人的普遍认可 C获得国会的大多支持 D遭到少数农民的反对17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在欧洲各国债务中相当部分用于社会福利开

8、支(如下表)。国别瑞典丹麦法国希腊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38.2%37.9%34.9%21%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B.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福利政策消除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社会公平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18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强化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19毛泽东在

9、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是在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20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下列对图片的解释正确的是受近代洋务企业的刺激产生 “实业救国”思潮促进发展“短暂春天”时发展到顶峰 新中国成立时变为国营企业A. B. C. D.21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是指A长期战争的破坏 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

10、C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22某同学运用以下史实撰写历史小论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最合适的主题是A中国走向世界 B改革开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 D伟大的历史转折23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

1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24下图为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对上图解读错误的是A伦敦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最高 B纽约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最快C上海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最低 D20世纪初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2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你认为该文最有可能发表于A国庆一周年 B国庆十周年 C国庆二十周年 D国庆三十周年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高三历史试题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26题10分,27题16分,28题12分,

12、29题12分,共50分)26(10分)阅读清代全史中的几段材料: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水稻面积和产量大增。据天工开物乃服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线车)、调丝车、经具、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嘉定这一纺织手工业城市,“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天自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秀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棉花、蚕丝、棉布、丝绸都成为商品,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为繁华的市场。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

13、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1)请将引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逐段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6分)(2)说明上述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材料二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1)材料一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和“西方的冒险事业”发生的原因(4分)(2)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