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智能评教系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71179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0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上智能评教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网上智能评教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网上智能评教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网上智能评教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网上智能评教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上智能评教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上智能评教系统(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评估系统各方面日趋成熟。然而,作为衡量 这种新型教学系统服务质量的核心的网络教学的评估体系还有诸多不足。本文以网络的 自身特点和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为基础,简要论述了可以应用在网络教学方面的一些评估 策略。计算机网络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主动探索、协作交流提供无与伦比的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实现了双向交互、实时多点交流、广泛的传播、快 捷的数据信息收集等多种功能,以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为建构主义教学 理论支起了技术框架。本系统采用VS2005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数据 库系统来存放数据

2、信息,开发架构采用B/S架构的模式进行开发,可以让系统运行在任 何有互联网的电脑上方便用户评估使用。关键词:教学评估系统;数据库;B/S架构;SQL Server 2005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eaching assessment system matures. However, as a measure of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is new teaching system core network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3、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mode, briefly discussed can be applied to a number of assessment strategies in online teaching.Computer network to construct the active exploration in the teaching mode, cooperation and e

4、xchanges to provide unparalleled teaching platform. Online teaching to break the limitations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time and space to achieve a two-way interactive, real-time multi-point exchange, widely disseminated, fast data collection of a variety of function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5、 multimedia technology as the basis for the teach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from the technical framework.The system uses the VS2005 IDE to develop back-end database using SQL Server 2005 database system to store data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framework with B / S architecture model developed allows

6、the system to run on any computer with Internet to facilitate users to assess .Keyword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system; database; B / S architecture; in SQL Server 2005目录1 绪论 11.1 系统开发背景11.2 研究意义 21.3国内外研究现状42 可行性分析 52.1需求概述52.2系统设想52.3系统可行性分析 62.3.1 技术及开发方法可行性 62.3.2 经济可行性 62.4 开发工具介绍62.4.1 ASP 的介绍

7、62.4.2 SQL 数据库简介82.4.3 运行环境介绍 93系统需求分析 103.1 系统功能需求103.2 系统用例图 113.2系统重要流程图 114总体设计 144.1 系统总体构架144.2 系统功能结构144.3系统 E-R 图 154.4数据库设计154.5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65 系统详细设计 195.1 数据库访问模块195.2 系统登陆页面205.3 学生管理模块的实现235.3.1 修改用户信息 235.3.2 修改登录密码 255.3.3 教学评估 265.4教师管理主要模块设计275.4.1 评估信息查看 275.5管理员主要模块设计295.5.1 账号管理 305

8、.5.2 学生信息管理 315.5.3 教师信息管理 325.5.4 评估指标管理 345.5.5 评估单信息管理 355.5.6 评估结果 366 系统测试 396.1 系统测试的意义396.2系统测试的重要性396.3 系统测试的范围406.4 系统测试的方法406.5系统测试的目的和原则40结 论 42致 谢 43参考文献 44附录A:英文原文45附录B:汉语翻译491 绪论1.1 系统开发背景我国高校的教师质量评估起步于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一 个采用教师教学有效行为特征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实践证明有鲜明的导向性 能有效地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促进其

9、教学质量的提高的评估体系。同时,依据评估 目的和评估可操作环境选择评估信息来源,充分运用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的科学 方法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对各种信息来源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 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编制不同的评估调查表,提高了收集信息的 准确性与可靠性。实践表明,目前的评估体系和手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 于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评估的历史不长,虽然近十几年来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 践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国外教学质量评估起步于 20 世纪20 年代发展比我国要早,到了 80 年代已经建立 了一套公平、公正、透明的教师评估体系。其

10、考核指标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与学校的定位 与发展战略高度保持一致,是学校发展目标落实到教师个人身上的直接体现;考核指标 不仅应起到一个目标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还能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质 量和科研、服务工作的开展,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评估是每所高等院校日常的中心任务,也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根本目的。教 学质量评估是对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同时对于提高质量和加强教学管理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其目的一方面能起到监控的作用,保障学校较高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整体素 质,实现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另一方面能为教师具体改进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促 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潜力。同时,通

11、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 促进教师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有效控 制。在网络教学评估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随即账号登录以无记名的方式,在学校限定 的时效范围内,随时都可以上网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所有的这些评估数据都被自 动保存到网络数据库。网上教学评估结束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就可以得到教 学评估统计结果,统计结果也发布在网站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增强,极大的拓展了数据库技术应 用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运用科学的工具与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才能为教学 质量评估创建良好的运行模式和评估体系,提高评估效率和数据处理的精准度

12、。因此, 本系统讲围绕如何建立一个网络环境下不记名投票的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而展 开。1.2 研究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评估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课堂改革的 深入评估这个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估进行了探索.究竟怎样 的课算一节好课?如何评估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与以往课堂评估有什么差异,下面是 笔者在本次课改培训中对课堂评估的几点看法:1、突出体现学生在评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有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 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深刻地反思自己,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意志,调整自 己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评估

13、过程中,学生完全能够进行自主评估,从而积极能动地调 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是教学的直接作用。反之,学生不参与评估,而是被动地由教师 用分数来选拔评估,这样的评估失去了它的激励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丧失,教学效果也 可想而知了。2、丰富评估内容过去的评估通常是简单地以考试分数为依据来量化分析学生。然而,学生作为一个 生活在缤纷世界中的完整的人,他们有着各自特殊的体验、经验,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立 的人格特征。所以,用一些从试卷中反映出的数据来给学生分类是极其不公平的。此次 课改对课程评估的内容作出了很大调整。在原有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估基础上 增加了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潜力等个

14、体性较大的因素的评估。 这种强调对个体非智力因素的评估,旨在挖掘、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以价值,鼓励学生 体验成长过程,激活学生渴望成功、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内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 生活中能够全面发展。3、使评估主体多元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建立新型的评估体系必须体现多元性,它包括评估目标多元、评 估主体多元、评估工具多元。其中,评估主体多元显得尤为重要。以前,我们总是把教 师作为唯一的评估者,而他们的评估对象也仅是学生。实际上英语教师、学生和家长都 应该是评估的参与者。新课程的评估理念强调:“课程评估发展人,使学生、教师、学校也成为评估对象 的同时,其价值主体有可能因其评估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保障而获

15、得重视和提升。”因此, 学生、教师、学校、家长都应成为平等的评估主体,相互沟通合作,发挥各自的评估作 用。4、确保评估方法的开放性和适用性 根据评估主体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来确定适当的评估方式。新课程的评估是为 了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判断、体验自己的进步,因此,提倡有别于过去量化的评分制的 质的评估方法,用描述、记录的形式来真实地展现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更关注学生 的发展。而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估方式。其中,档案袋评定 法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种评估方法。其目的是记录、表明学生的在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 情况。它能全面地评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此外,还有课堂讨论评定法、项目活动 报告、作品展示、师生面谈等灵活多样的方法。5、注重形成性评估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把学习看作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生成过程, 学生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经验去建构由自己赋予意义的知识。要对这一建构 过程进行评估,就应采取形成性评估的方式。形成性评估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 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估。采用 形成性评估,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能动、有效地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评估标准多元化.评估形式开放化.评估过程动态化.评估方法多样化.评估主体互动 化.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