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虫》案例与反思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70357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节虫》案例与反思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节节虫》案例与反思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节节虫》案例与反思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节节虫》案例与反思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节虫》案例与反思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废物串宝贝 童心蹦创新节节虫案例与反思背景: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作为教师,就要与学生做朋友,拥有一颗童心,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创新的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作为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废弃物,进行二度创作,将其变为宝贝。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充分飞扬,舒展自我,超越自我。本课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四册节节虫。并曾经在县新理念下的美术优质课汇报课上展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后来又先后在两个联谊校的新课程研讨活动中代表我校展示,还作为一节优秀课例送教下乡慰问。在不同的地区、班级中实验,本节课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片段:

2、片段一 废物串宝贝师:小朋友喜欢数码宝贝吗? 生:喜欢。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废物宝贝”。 (课件出示几张生活垃圾的图片) 师:你看!它们怎么了? 生1:啊!是鸡蛋壳,它受伤了,头上破了一个大洞,好疼啊。 生2:老师,还有果冻壳和酸奶瓶,全身脏兮兮的。 生3:老师老师,是香蕉皮,躺在垃圾桶旁边睡着了。 师:是啊,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废物宝贝”,可是人们都不喜欢它们,怪不得它们都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生1:老师,我有个办法,在鸡蛋壳上画上美丽的图案,让它们变得很美丽,人们就愿意和它交朋友。生2:废物宝贝,你别哭了,我决定和你交朋友,从今天起不把你们随便乱扔了,我知道那样肯定很疼。 生

3、3:我以后也要多帮帮废物宝贝,帮它们洗澡,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我一起住。 片段二 童心蹦创新师:让我们做个组合游戏,请一组小朋友上来当废物宝贝组成节节虫的身体。 生1:学生按高矮排好队,手拉手组成节节虫的身体。 生2:学生依次用手抱住前面同学的腰组成超大型的节节虫身体。 师:你们有手可以拉、抱在一起,可是“废物宝贝”没有手啊,怎么让它们连在一起呢? 生1:请双面胶帮忙,把它们连在一起。 生2:可以用针线把它们穿起来。 生3:可以用夹子夹在一起。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方法,用剪刀剪个口子,把两节身体插起来。 师:真是好办法,让我们试试看! (老师用双面胶,夹子直接在“学生”身上做连接练习

4、,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连接的方法。) 反思: 自从我们上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以来,我发现在新理念教学下的学生更纯真可爱,更有自己的想法,更大胆、自信。在节节虫这课的设计过程中,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常常让我感动,欣喜。 “废物宝贝,你别哭了,我决定和你交朋友,从今天起不把你们随便乱扔了,我知道那样肯定很疼。”“我以后也要多帮帮废物宝贝,帮它们洗澡,把它们穿得漂漂亮亮的,和我一起住。”为什么会使二年级的学生说出这种成熟的话语?又是在怎么样的情景下说的呢?是这样的,本课中,有个词要二年级学生理解实在有点难,那就是废弃物,更不要说废物利用了。于是我将废弃物拟人化,变身为“废物宝贝

5、”,一下子拉近了它们与学生的距离。如片段一,教师附注“废物宝贝”以生命,当学生看到鸡蛋壳宝贝受伤了,身上破了个洞;香蕉皮宝贝躺在乱乱的垃圾桶旁边睡着了;还有果冻壳宝贝和酸奶瓶宝贝全身脏兮兮的时候,很自然的对“废物宝贝”萌生了同情心,想要帮助它们,让它们受到人们的喜爱。于是学生就有感而发了。听到这些话从八、九岁小学生嘴巴里说出来,我不禁被感动了。是啊,学生对待身边的事情比我们想象中更纯真,更可爱。可见他们真的感受到了生活中废物宝贝的美丽,明白了废物利用的价值。众所周知,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要点渗透到有趣的游戏中,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包装”美术知识,就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应用,而不是一味的摹仿。如片段二,节节虫身体的连接是难点,于是我将知识要点设计到“组合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先让一组学生上台扮演“废物宝贝”,连成节节虫的身体,效果非常好。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加深了对节节虫特征的认识,也进一步感受了节节虫的独特之美。接着我用双面胶、线等连接工具在学生身上做夸张的连接演示,学生在形象的互动游戏中轻松地学会了身体的连接方法。而且还时不时地说“老师,我有不同的方法。”确实他们的思维是发散了,并没有被老师的方法所困。像有的学生就想出了用插、绑等很多好方法,甚至一种方法也有好多种操作的形式。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一颗童心蹦出了另一颗创造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