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7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75].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皋兰四中 郭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反复诵读诗歌,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幽静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诗歌,紧抓诗歌的意象,以“幽静”的理解贯穿全诗,领悟诗歌的主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诗歌,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品析,体会诗歌“幽静”的意境。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探究法、自主合作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寺院吗?喜欢去寺院吗?在寺院会有什么感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跟随诗人去寺院一游。二
2、、 理解题意: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就是“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题,就是 “书写、题写”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写破山寺后禅院)交代了写作的内容。三、了解作者。常建(708-765?),唐代诗人,籍贯、字号不详。唐才子传说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与王昌龄有文字相酬。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
3、的。名作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四、反复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1.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并判断诗歌体裁。(1) 万籁( ) 钟磬音( )(2)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它分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听范读录音,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3.再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明确:写了诗人游寺院的事情。4.齐读诗歌,思考问题,体会诗文内容。(1)诗人是怎样游寺院的?在你看来,一般世俗中人会怎样游逛寺院?明确:诗人一大早就去游寺院,游得很彻底,游完前院游后院。一般人游寺院常常走马观花,常会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老师个人游过很多寺院,但都是走马观花,可以肯定的是从来没有到过寺院的“后禅院”。(2)
4、你能描绘出寺院里的环境吗?(3)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后禅院环境的,这种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明确: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幽静)(4)你觉得诗人游寺院的心情如何?(愉悦、快乐)5.逐步解决以上问题时,提醒学生参照课本注释,弄清重点字词的意义。 五、探究问题,品析诗歌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情感。1、你怎样理解诗人清晨就去寺院呢?(小组讨论)明确: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他把游寺院排在第一位,足见他对此事很上心,说明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也说明他有一份闲心,有可能一整天都要耗在寺院里了。2.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写景的妙处。引导学生从写景手
5、法角度分析。明确: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描写出通向后禅院的幽深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3、请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从内容、情感上做赏析。(同桌间交流完成;紧扣关键字“悦”“空”做赏析)明确:诗人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看见天地和自己在水中的影像,心中的尘世俗念顿时消失。这里自然之趣与愉悦的人心融为一体。4、诗人为什么会有“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感觉?难道自然界真的没有其他的声响了吗?(紧扣上句中的“空”字理解)明确:身处这样的境地,诗人的内心摆脱了尘世的一切烦恼,恍惚中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
6、,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领诗人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可以看出诗人很喜欢清静的佛门之地,很享受游寺院的感觉。5、你能找出表达诗人情感、心境的句子吗?明确: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六、引导学生齐读诗歌,总结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首诗通过写破山寺后禅院,诗人层层深入着力营造的是一个幽深静寂的意境,在这过程中,诗人内心的杂念也被一层层地剥除,最终归于宁静,归于清纯。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佛地的喜爱和希望脱离尘世的淡泊情怀。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拓展思考:如果此刻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身处这样的境地,他会与诗人有同样的感觉吗? 3、运用第一人称,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八、板书设计:题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心境: 悦 空 主旨:喜爱佛地 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