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69496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12-18课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 题12.荷花 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3 初步体会荷花的美。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生字新词。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第_1_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一导入。二整体感知课文。三、初读课文。1.多媒体出示美丽的荷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图上的植物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2.学生交流荷花的样子、荷花的种类、荷花的药用价值、有关写荷花的古诗文3.过渡:是啊,荷花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植物,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都写过赞美和花的文章、诗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文章的

2、题目是荷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的?1.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2. 听了朗读,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交流。3. 过渡:请你带上你自己的感受去读读课文吧。1. 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标清小节数。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为更好地感悟荷花的魅力!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四、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五、指导写生字。(2)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3)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3、分三个交流:能读准的字音;能读通的难句子;会理解的词语。4.指导学生交流。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

3、,多读几遍。2、读出你所能体会的美来。3、自由读。4、指名读。1、生字“蓬、骨、翩、蹈”的笔顺借助多媒体演示。2、钢笔描红。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让学生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 题12、荷花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第_2_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一、图片

4、欣赏,激发兴趣:二、图文结合,感悟美读: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播放荷花图,让学生观赏。 3、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荷花吗?过渡语: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让我们也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动笔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试着说说你的体会?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学生做动作,体会什么是挨挨挤挤。 2指导美读这句话。 3指名读、评价、指名读做动作体会词语的意思,形象生动,体会深刻。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三、图画对比,深入体会:四、图文并茂,展开想象: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看图体会什么是“冒”。 2那就请你通

5、过重读这个“冒”字让我们来感受荷花那顽强的生命力吧。(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 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看图体会荷花的不同姿态。 2指名说说荷花三个不同姿态美在哪里。 3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美。(指名读、评价、指名读) 4荷花就是这三种姿态吗?想象一下他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姿态?你可以用自己的动作告诉老师或同学们。(指名说) 4、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出示画面找学生当小解说员来讲解)过度语:是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就象是一幅活的画,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为什么

6、要把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呢?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出示一幅荷花图与课件对比,理解他们的相同之处。1、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荷花,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2、当荷花竟有这么美妙的感受,我也想当一当荷花。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从荷花身边经过的小动物,在向老师这朵荷花诉说。通过换词语的方法来体会作者用词的恰当准确,想象荷花的勃勃生机,亭亭玉立。通过续写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 题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知识学会3个生字,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背诵默写古诗。能力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和想象的能力。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

7、感情。教学重难点抓住主要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课前准备生字卡,画画或书写用的纸张,多媒体课件。第_1_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二. 整体感知,理解诗句。三.想象画图,融情于景1.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古筝乐响起)古人喜欢和着悠扬的乐曲吟诵诗歌,今天老师也想学一学,欢迎吗?2.老师配乐朗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3.谈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的诗主要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再一次来领略李白的这种风格。4. 学生齐读题目望庐山瀑布1.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首诗呢?2.小组学习:先读准字音,理解这首诗主要写什么。汇报:能读好生字

8、吗?你们怎么记住生字?齐读全诗。这首诗主要写什么?3.小组内探讨:怎样理解诗句的意思?1.启发谈话:李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如果能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那该多好呀!你们能行吗?2.小组合作画画,画出李白看到的景色。深入透彻的了解李白的有关资料。图文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四、反复诵读,感悟意境五. 拓展延伸、总结课堂3.教师相机板书:看到:太阳、香炉峰、紫烟瀑布想到:银河落九天4. 谈话:诗中用词用句非常巧妙,你觉得第几句哪个诗用得好?(注意理解:“生、挂、遥、飞、疑”的意思)5.作者抒发怎样的感情呢?相机板书:热爱祖国山河1. 谈话:我们也能读出“热爱祖国山河”这

9、种感情吗?2.(出示诗句)想像: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这景色美吗?谁能把这一句读得很美?3.(出示诗句二)远远望去,瀑布像什么?多令人惊奇呀!谁能坊好这一句?4、(出示诗句三)瀑布的水流怎么样?谁来读这句诗,把瀑布的气势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更有气势。5. 瀑布从这么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李白又想到些什么?(出示诗句四)想像多么丰富呀!大家读的时候也要轻一点慢一些,留给人们想像的余地。(齐读)6. 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7.分组背诵全诗。1.同学们、你们想看看瀑布吗?(课件出示其他瀑布图片)2.你见过什么瀑布?3.你们想听听瀑布的声音吗?(课件播放瀑布视

10、频)4.读一读描写瀑布声音的一节现代课瀑布。5.看见了瀑布,听听瀑布的声音,谁来赞一赞瀑布?6.过渡:李白一生浏览过许多名山大川,庐山瀑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书法家喜欢书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们也能写吗?指导学生朗读诗句,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 题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

11、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课前准备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第_2_课时教 学 过 程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二,范读创设情境1、 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2、学生自读。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1、学习第一句(1)听范读

12、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了解我国诗歌的伟大成就,以及诗人的有关资料。生动地语言描述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思。环节初 案设计意图 二次

13、修改四、表演情境。(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2、学习第二句诗(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2)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3)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4、学习第三句讲解“千秋”、“含”。(3)说诗句大意。5、学习第四句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