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69413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心得体会 估算,怎样为好?.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学习心得体会估算,怎样为好?勺窝乡希望小学 马泽2014年7月10日,在勺窝乡教育管理中心左桎英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估算,怎样为好?”,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一、案例分析。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二阶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中也提出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在“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中提

2、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能力。并把原来作为选学的估算作为必学内容。但是至于如何加强估算教学,目前广大教师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案例: 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片段,课题是乘法估算。师: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学过估算?生:学过。师:试着估算这两个题目:594,2966。师:你们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想的呢?生1:把59看成60,那么594可以估算得到240。生2:把296看成300,那么2966可以估算得到1800。师: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道题,5941该怎样估算呢?生3:我算的是2460。师(有些疑惑):他说的对吗?(示意生3坐下)生4:不对,应该是2400。师(满意

3、的):哦,你是怎样想的呢?生4:把59看成60,把41看成40,那么5941可以估算成2400。(这正是书中的方法)就此片断来看,这位教师较好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迁移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上来。但至少也有这样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估算是“估”还是“算”?(2)估算的方法是否可以多样化呢?我想这些问题的回答要建立在对估算的正确认识上才能真正得以解答。二、精算和估算。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习惯了算出问题的精确结果,这样的计算成为精算。但随着科学技术变迁日益加快,信息大量涌入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大大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

4、次数逐渐的增多,如外出购物时对要付钱数的估计,考试结束后对可能得到的分数的估计,走进一个会场对会场中可容纳人数的估计等,都要用估算的方法。因此估算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成员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养。可见,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计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方式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做出的一种大致的判断。59乘以41,可以估算得到2400,也应该可以估算得到2460,但是有些教师指认为2400正确,因为这正是书中的答案。教师之所以会在课堂上这样处理,还是因为把估算当成了精算来教,过分的强调了估算答案的唯一性。 我们要认识到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需获得精

5、确结果的计算,是对计算结果做出的一种大致判断。其所得结果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对答案的估计。在小学课程中发现许多:“估一估,一枚大头针大约长多少”,“玩具店大约有70种玩具”,这些也是估算吗?其实这是“估量”而不是“估算”。估算是对计算的估计,而估量是对度量和数量的估计,这两者是不同的。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在小学教学中有许多与估算有关的内容,如试商、求近似值、验算等。这里特别提到,在小学数学中估算教学的基础是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估算教学不但要追求计算结果的准确,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并从中体会估

6、算在实际中的价值,因此估算既要重“估”也要重“算”!估算和精算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两种相辅相成的计算能力。估算能力发展应早于精算能力。首先,从运算的认知过程与结果上看,估算具有直觉化、跳跃化与内隐化的特点,它相对于精确计算程序化、精确化与外部化的特点来说,要简单、开放得多。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购物、开展活动中不自觉地进行估算。估算已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一项技能。第三,估算教学中还渗透了一些思维训练,估算的思想中有着简算的思维含量,它的教学对于以后大数量之间的简便计算有着很大的技能迁移。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三、估算与数感 估算与解决问

7、题。1、估算与数感。估算的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数学直觉。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发展学生的数感,而数感的具体表现中就有:“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为什么把估算作为数感的具体表现呢?“数感”一词出自英语,可翻译成数感、数觉或数意识。说到数感,使人会联想到“语感”、“方向感”、“美感”等一些词语,而这些词语中更多地包含了一种“直感”的涵义,也就是指人们对于某种特定的事物或现象或属性方面的敏感性,以及相关的鉴别判断能力,其过程是很直接而又迅速的,与之相关的思维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再看“数感”,就是要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关系方面的敏感性。而估算是个体依据条件

8、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做出的一种大致判断。它的思维过程表现出较强的直接性,迅速性,这与数感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数感越好的人估算能力也就越强,估算能力越强数感也就越好。由此,我们再来看到这样的教学片断,当有学生把5941估算成2460时,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个结果的来历,即把59看成60,然后计算6041=2460,这个结果与正确结果更为接近,应该说这是很好的方法,通过这个做法也能看出这位学生具有较好的数感和口算能力。这里教师的做法一定要得当,应该问一问学生这个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进一步去猜测这个结果性,发现学生回答中可贵之处,充分重视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估算与解决问题。由于估算能力

9、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常量(如一瓶矿泉水的容积),长此以往,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李,这实际上是再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养成估算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更有利于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对一个问题进行估算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简化、转换和调整。从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中看出,估算和学生的思维是密切相连的。由此可见,估算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估算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因此还是将估算的教学渗透到日常的计算教学,重视估算的习惯的培

10、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估算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建议。估算要以准确熟练的基本口算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分析估算误差时必须以理解运算意义为前提,估算与精算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因此估算具有综合知识的特征。但是估算教学并非无章可循,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无论答案的表现形式还是精确程度,都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在估算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创设情境,激发估算的欲望。在估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能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估算的愿望,而不是机械的看到“大约是多少”就是估算,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估算方法有:凑整法、规律法3.加强估算的准确性。估算的教学中让学生再“估一估”后再“算一算”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合理性,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4.培养估算的习惯。估算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因此还是将估算的教学渗透到日常的计算教学,重视估算的习惯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估算能力的培养。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更理解了不论选择何种估算方式学习,教师要积极给学生机会质疑,这是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