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68860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四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园地四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园地四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四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四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四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紫溪中心小学 周雪冰1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药”5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文章虽然是以问答形式来写,但语言选择十分精妙。诗中省略了寻访者“我”的三次询问:“你师父干什么去了?”“在哪里采药?”“你能找到他么?”但读起来并不难理解。而且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变化:“松下问童子”

2、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情绪低落;“只在此山中”希望又生;“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学习生字,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把生字的音、形、义贯穿于朗读诗句之中。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记忆。5寻隐者不遇一、释题质疑。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2释题。寻:寻找、寻访。隐者:隐居山林的人。不遇:没有遇到。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3质疑。怎

3、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二、初读课文。1自读古诗。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2)在哪儿采药?(3)你能找到他吗?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