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67793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doc(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二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山区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1(一)发展基础1(二)机遇挑战9(三)总体要求15(四)空间布局22二、聚焦“五彩农业”特色优势,打造乡愁富民产业高质高效样板28(一)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9(二)打造“百亿级”乡愁富民产业集群31(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37(四)加强农业科技装备支撑40(五)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42三、推进“花园乡村”迭代升级,打造美丽乡村宜居宜业样板43(一)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43(二)打造高品质的花园乡村47(三)加快推进未来乡村建设48(四)加快发展乡村美丽经济49四、提增“富裕富足

2、”民生福祉,打造山区共同富裕示范样板51(一)增强低收入农户发展能力52(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52(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53(四)加快推动乡村人才振兴54(五)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56五、推广“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打造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样板59(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59(二)推广“五治融合”新模式60(三)塑造农村数字治理新格局61(四)打造“清廉乡村”新典范61(五)培育善治乡村文明新风尚62六、推动“改革赋能”机制创新,打造农村改革创新集成样板64(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64(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66(三)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66(四)深化农村普惠金融改革67七、

3、健全规划保障机制,加强组织实施68(一)加强组织领导68(二)强化要素保障68(三)完善推进机制69(四)凝聚发展合力69八、附件:70附件(一):重大改革清单70附件(二):重大政策清单70附件(三):重大平台清单70附件(四):重大项目清单70II专栏目录专栏一:一群两区三带三园空间布局25专栏二:“三类五型”乡村振兴法26专栏三:五彩农业“十个一”工程33专栏四: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发展导向44专栏五:花园乡村迭代升级行动50专栏六:共同富裕促进行动54专栏七: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55专栏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57专栏九:推动乡村善治示范建设63III“十四五”是缙云县农业农村实现高质

4、量跨越赶超的黄金期。依据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丽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建设,谋划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路径,绘就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县新图景。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山区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省市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缙云县委县政府始终高举“丽水之干”的行动旗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5、扎实推进乡村振兴。2018年、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两次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优秀单位,连续五年获全省26县发展实绩考核优秀等次。成功入选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先行创建名单、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首批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等多项省级以上农业农村试点。积极探索乡愁产业富民之道 着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全省2个县之一)分别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交流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缙云县以改革

6、赋能乡愁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获领跑者刊登点赞和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为缙云农业农村“十四五”开局交出了一份亮丽的高分报表,开启了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县新征程。1.农业综合能力提升增强202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14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2%,增速走在全市前列。坚守粮食和生猪增产保供底线,粮食种植面积从11.73万亩提升至13.21万亩,年产粮食从0.81亿斤提升至0.98亿斤,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07万亩,提标改造3.2万亩,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83亿斤,缙云稻米获评2020年浙江好稻米“金奖”(全省10个),缙云县政府获评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畜禽产

7、业稳定发展,蜜蜂、湖羊、乳鸽、藏香猪、水产等特色养殖加快发展,全市唯一两家万头猪场开工并投产,生猪规模化水平达到80%,猪肉自给率达到70%,全市排名稳居前列,家禽规模化水平95%以上。建成22家省级美丽牧场,9家县级美丽牧场,创建省级、市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共12个,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3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8%以上,创成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获选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新建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1个、示范基地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2个,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1%。全县稻麦生产种植、收获、烘干环节机械化率分别增

8、长38.5%、11.2%、32%。农机服务保障能力全市领先。农业科技支撑明显增强,创新示范推广套养、轮作、间作等生态种植模式,以及茭白专用肥、杨梅设施(穹顶)栽培、悬崖种植铁皮石斛等技术。创成现代农业园区3A级以上景区2个。深入实施“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入选全市唯一首批省级家庭农场整县提升试点县,缙云县麻鸭养殖产业化联合体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布了“有缙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累计创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2.乡愁富民产业提质增效以缙云烧饼为龙头的“五彩农业”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惠及千家万户、“蚂蚁雄兵”式的乡愁产业富民之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开新局面。2020年,缙云烧饼实现年产值2

9、4亿元,入选全国乡村特色食品名单(全省6个,全市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和“浙江省文旅示范级IP”,并成功获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欧盟商标,品牌建设获评“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缙云烧饼被中国烹饪协会收录入“小吃文化地标城市”名录,缙云烧饼、缙云爽面、缙云敲肉羹获浙江农家特色小吃百强称号,缙云烧饼协会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缙云烧饼产业扶贫入选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成功进军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6个国家。缙云黄茶入选杭州G20峰会官方指定用茶,被授予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连续4年获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最具溢价力品牌,浙南早茶集群入选国

10、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缙云爽面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浙江省农博会优质农产品金奖,获评“中餐特色小吃”,产值突破2亿元,较2015年翻了一番。缙云茭白成功认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创建缙云茭白省级全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5亿元,其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缙云杨梅为典型水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缙云麻鸭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3.花园乡村建设提标增美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农村卫生公厕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制村覆盖率93.1%。获评2020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考

11、核优秀县、全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优秀县,仁岸村获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实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百村、千巷、万户”专项整治行动,花园乡村建设成效初步彰显。建成各类绿道544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439.4公里,行政村客车实现村村通。农饮水达标提标惠及群众18.3万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比例实现100%,获评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创成省级样板乡镇10个,样板率除市辖区外排名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从78.77%提高到79.39%,空气优良率从91.2%提高到100%。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3%,成功入选全市唯一的省级山水林

12、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6个、省级特色精品村16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村39个、美丽风景线11条、3A级景区村14个、A级景区村116个,镇村景区化占比排名全市第一。开展“花开缙云”暨花园乡村创建行动,成功创建首批5个乡镇30个村。乡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累计新培育现代农业园区3A级以上景区1家、休闲农业观光区3家,4镇16村获评省级电商镇、电商专业村,笕川村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全县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357.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5.31亿元,农产品旅游地商品销售额7.1亿元。4.农村民生福祉

13、提高增富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30元提高至23466元,年均增长9.8%,连续12年高位增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超15%。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19缩小至2.04。富民增收3项做法入选浙江农民增收100例。村级集体总收入从11257万元提升至19921万元,年均增长21%,增速走在全市前列。“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累计迁出11689人。动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四个清零”。缙云产业扶贫减贫入选全国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十大案例和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红黄白三色产业协作”助力四川南江

14、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得到国家验收组高度肯定,茭白师娘李春萌获评全国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国扶办和央视点赞。缙云“光伏+”等丽水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农民素质持续提升,累计开展农民素质普及、农村实用人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达3万余次,培训缙云烧饼师傅、缙云爽面师傅12858人次。全县人均预期寿命79.8岁,高于省平均水平,全县百岁老人达109名,90岁以上2285位,是远近闻名的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先后获评全省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先进县、先进单位、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图1:缙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图5.农村公共服务提档增优农村教育水平大幅提升,义

15、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100%,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农村等级幼儿园占比98%,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农村医疗服务持续完善,村级卫生室规范化率达82.54%,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所有城镇和大部分农村。完成乡村无障碍环境建设64户,提升改造12家星级“残疾人之家”。成功入选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创建,建成数字乡村产供销全要素数字地图,包括基础资源一张图、产业主体一张图、特色小吃一张图、美丽乡村一张图等,基本建成市县共建“数字乡村智慧三农”云平台,全县乡村数字资源库投入试运行,获评数字乡村全国100强先进县。入选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累计建成253个村级益农信息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电商园+淘宝村+村民网店”的网络体系不断完善,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6.乡村社会治理提效增好党在农村核心领导地位不断强化,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一肩挑”全面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完善,“三级网格”治理机制实现全覆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投入运行,“正道讲和团”等一批乡村治理品牌正逐步打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