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参考计划.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669324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参考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参考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参考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参考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参考计划.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实验教材教研组教研参考计划一、工作思路:以学校教诲处工作打算为指导,贯彻执行标准、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适应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决心和良好的适应,掌握最根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适应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每个有宏大成就的语文特级老师无不把良好的语文适应培养作为他教学中的核心事业来抓。辽宁语文特级老师魏书生确实是这方面的典范。良好的适应不但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妨碍,而且对人的性格的构成与整体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学

2、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适应,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适应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构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适应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才能,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才能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进力。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适应的养成提出了许多详细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态和良好的写字适应;对汉字有浓重兴趣,主动识字的适应;读书看报的适应;留心观察四周事物的适应;默读的适应;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适应;做读书笔记的适应;使用各类工具书的适应;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适应。语文课程标准把

3、适应的培养列入课程目的,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才能分为几个层级,并由低往高开展,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史无前例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审美情趣还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到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语文审美的教育最终是对人的终极关心,以提升人的文化档次,开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构成健全人格。二详细工作安排二月份1参加江东区走进新课程备课活动。(2020年2月24日下午1点)2、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

4、标准的意义、功能、构造、内容,明确新课程的施行和评价。让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深化到每一位老师的头脑。3、假期备课情况检查。三月份1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分发材料)讨论通过本学期实验工作打算,实验老师再依照打算分头制订个人工作打算,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并严格按照打算进展实验工作,保证明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展开。2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提高老师理论水平。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学习、搜集相关理论及研究材料,为本学期实验打好理论根底。(集中学习语文教学生活化,谈感想,集中进展讨论。体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精华。)3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参加江东区教研活动)4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四月份1中旬进展备课检查。2下旬

5、参加学校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演讲竞赛。3撰写课改学习论文。4开设组内实验课,全体教研组老师听课,课后除老师本人评课,自评得失外,其他的老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实验课发觉实验的进展,看看构成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按的出发有哪些缺乏,便于下一步工作有的放失。(家长展示课预备)5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6期中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检测学生的各项才能。(期中测试)五月份1组织老师认真上好研讨课,为参加学校教学大比武作预备。2认真上好写字课。课堂上留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保证课上有充足的写字时间,充分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指导,加强催促,教给方法,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适应。组织学生进展写字竞赛。3参加江东区我爱语文-走进新课程主题展示活动。4理论学习:语文素养科学评价大讨论(围绕评价考卷,练习题展开)5教研组成员开课。六月份1、新教材不同课型教学案例回放与评价。(课件、教案、反思等)2、每位老师每人出期末试卷一份。3、写好教学论文。4、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5、做好学期评比总结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