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966121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喜欢学习数学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优良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更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教学中我常依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同学的心弦,诱发同学的求知欲望。促使同学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使同学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扫清同学们在学习过程的障碍,在新课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同学两个人一组,自愿结合,通过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使同学对这四个词的意思加深了理解,轻松的接受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再如,我在讲分数的初步熟悉一节课时,

2、为了很自然的引出分数的作用,我开始用情境引入法,先出示四个饼图片,然后开始进行讲故事:猪妈妈烧好了四个饼,平均分给两头小猪,问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同学用手指表示2个),又来了2头小猪,把四个饼平均分给了4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几个饼?(同学用手指表示1个)。今天猪妈妈只烧了一个饼,就来了两头小猪,要平均分给2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半个)不能用手指表示了,也不能用学过的数字表示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分数。分数是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的不是整数的数,通过这个实例,同学很自然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学习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资源 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可以将图象

3、、声音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制成动画充分浮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小同学上课精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果总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讲、练,同学会感到厌烦,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小同学对出色的动画故事,奇妙的图像变化,会产生激烈的好奇心,这时的好奇心一旦发展成认知兴趣,就会马上表现出激烈的参加愿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为了让同学学好这一内容,我制定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面。让同学在感受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那堂课,我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预告节目的录像,让大家找出动画片的播出时间。由此引入新课。在感受一日24时的时候,我又播放了孩子们一日的生活情景:0时

4、,夜静悄悄的,同学们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中憧憬着美好的将来。到了6时左右,天已经亮了,小鸟在枝头鸣叫,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7时30分,同学们来到学校,开始了上午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 转眼到了中午12时,同学们正同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香甜的吃着午饭。这时,时针指向了下午1时的位置。我问: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同学们有的说下午1时,有的说下午13时。我补充道:在一日内,由于时针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在走第二圈时,我们就要把时针指的随时数加上12。13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喊到。(持续看录像)到了14时30分,同学们又开始了下午的学习生活。16时30分,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

5、到家中。时间一晃就到了21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间九点。这时我们该上床休息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又到了午夜12时,夜深人静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同学们围绕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得到了新的知识。 2让同学喜爱数学 精心制定教学环节,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选定了适宜的教学模式后,我们该合计的是如何精心制定每一个教学环节,培养同学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有意识地强化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每一个同学感受到要学习的东西是有实际意义或有学习价值的。我认为创设情境是这一环节成败的关键。例如找同类项,教师把写有代数式的牌子发给同学,教室四角各有一个同学拿着牌子,其他同学寻找

6、在四个角的同类项。教室虽然乱哄哄的,但就这一简单的活动调动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 又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事先向同学布置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度数,记录下来。第二天一上课,教师让同学们考老师,只要随便说出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一定能说出另一个角的度数。于是同学们纷纷尝试能否考倒教师,当然考不倒。于是教师就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这是一个用活动、用实例引入的好例子,圆满地完成了导课的任务。像这些出色的情境,它既能够吸引同学又能够与新知识密切联系,让同学亲自经历了知识

7、点的形成过程。理解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优良的师生关系,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同学,使同学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蔼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同学的紧张情绪。当同学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同学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视的目光对待他们,那样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免会受社会

8、、家庭、同学的影响或诱惑,干扰了正常的学习情绪,出现了厌学、逃学等恶性后果。 这时我们不宜大声喝斥,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棒子打到底,而应循循善诱,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同学克服困难,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同学、关注同学,才干让同学从内心深处喜爱老师、尊重老师,使同学由喜爱数学老师而喜爱学习数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再者,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同学的心灵世界。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气、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同学,这样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同学有一

9、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同学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同学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害怕、畏缩,用目光去激励、支持。教师在上课时微小的动作也能消除与同学间的距离。如布置同学分组讨论后,老师不要站在讲台上冷眼旁观,而是来到他们各小组,认真听,参加其中,有必要时可以在组内发言;看到同学写字姿势不正确,可以拍拍他的肩,暗示其坐正。要让同学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3让孩子们喜爱数学 一、要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要使同学学好数学必须先激发他们

10、的兴趣。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同学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开的。在我们身边可能有厌倦学习的孩子,却没有厌倦玩的孩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同学的兴趣入手,让每个孩子都喜爱数学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同学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学有了兴趣,才干产生学习的动力,才干积极地研究数学,才干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使同学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并具有克服学习活动中各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就很重要。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优良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

11、革使教师与同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同学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个人能力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自主意识更为激烈,教师角色也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为微妙。因此互相的理解与尊重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语言亲切、面带微笑的教师肯定会得到同学的欢迎。同学接受你,关系和谐了,你要求同学执行起来就更到位了,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更容易营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谨、既舒适又紧张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同学的思维才容易被打开,思维活跃了,效率自然提升了。 三、实施情感教育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同学的学的统一,因此提升教学效率不但要确保教师教的效率,更要确保同学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随时了解同学对所讲内容的掌握状况,同时更应注意同学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同学沟通,采用积极评价,使同学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关于基础差的同学,教师要更加关怀和体贴他们。要依据同学的个性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有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才会提升,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只有这样,才干使教师的教与同学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干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