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64792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院系:19系专业:无机化学学号:SA13019079 姓名:徐元子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 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 高度统一,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十七大报 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 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关键词:

2、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 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 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初始,就有 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 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 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 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 1 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 7 倍

3、,美国的 近6 倍,印度的 3 倍。目前我国仍有 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 20%的城 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 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 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 GDP 总值的 15,超过了 9的经济增长。 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 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 成果的恶魔。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

4、 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近年 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 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 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 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事实已经证明, 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 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 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

5、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 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中央在这时及时地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 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我们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 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 直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现在,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正是我党在探索 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 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

6、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 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报告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 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我国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强调要建立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思想 的飞跃,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 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并付之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 的生态观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 起发展起来的”。2人本

7、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 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 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 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第二、必须加快解决我的国的生态危机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 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5月, 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

8、,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 峻。2005年山西省霍州市王庄村发生的工业排污致使数百亩农田被毁。2008年7 月28日15时45分到16时,在广州市番禺区石著镇的大龙村和凌边村,烈日中冰 雹突至,惊煞村民。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冰雹里竟然裹夹着小石球,小 若豌豆,大若玻璃球。中科院广州市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匡耀求认为,这是热 岛效应之下,城乡接合部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石球是空气中污染物与水汽凝 结而成。2007年洞庭湖鼠患、长春和太湖等地蓝藻暴发导致水污染等一系列事 件敲响了我国的生态警钟3。我们必须警醒,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以损害环 境、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

9、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生态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化异化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产生尖锐 的矛盾除了利益冲突外,主要的原因是公众的环境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 要有环境意识,如果干部自身思想意识严重扭曲,问题就会进一步复杂化。近 年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在 不少地方,仍有一些干部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摇摆。随着我国 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污染企业转移阵地搬到农村。其实这样做 既不能治标,更谈不上治本,只会使受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大。第三、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事物的存在和 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人类

10、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 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在人类初期,由于受 生产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类屈服于自然界的权威,接受自然界的摆布。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也随之逐 渐加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 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 行报复”。【2】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往后和再 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取消了。从自 然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生态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可持续发 展的自

11、然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 去发展,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 待自然,爱护自然,防止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 说,我们在利用生产过程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从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可以忽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否则,人类将自食苦果。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恩格 斯就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对社会造成了难以预计

12、 的影响。“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为 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 难得多了。”2他列举了具体的事例:阿拉伯人发明酒精的时候,没有想到这 会成为殖民者用来灭绝土著居民的武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没有想 到他复活了在欧洲早已被抛弃的奴隶制度,掀起了贩卖黑奴的交易。在资本主 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在于实现使用价值,不在于直接消费,而在于获取剩余 价值或利润。利润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控制着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自然界 和人类劳动也变成了赚取利润的工具。每个资本家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总是 想“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从而形

13、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 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4。可以说,在利益的驱动下,资本家对自然进 行无偿占有和恣意掠夺,对这种占有和掠夺的后果不加考虑,更不会考虑生产 的生态后果了。要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调节,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就必须用 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社会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恩格斯的论述启示我们,资本主 义私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障碍,而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则必 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扩展,使它能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社会 调节。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一定能力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但 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从根本上限制了这种调节,使它只能

14、在局部的 范围内发挥作用。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弊 端。5但 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讲究效率至上,这就 要求我们推动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生态文明的 过程中汲取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避免重蹈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覆辙,最终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 身的和解。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的。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的共转变、共促进、共制约

15、、共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具有任何已有社会的优点,与生态文明有内在统一性,彼此相辅相 成,相互促进。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 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以打造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型、社会和谐型为重要目标。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 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

16、结构、增长方式、消 费模式。”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充分彰显 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近年来,我国积 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积极 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 待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 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我看来, 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 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指 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 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 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 捷、安全、和谐、美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