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63826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改).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一、供水评价(一)供水基础设施建国以来,彭州市建成水利工程476处,具有蓄引提水能力4.1亿m3,有效灌溉面积52.7万亩。1、水源工程截止到2003年,全市已建各型水库合计为8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4座) ,小塘坝325处,总库容合计0.2774亿m3,其中兴利库容合计0.1416亿m3,供水能力0.2208亿m3。表3.1给出了彭州市已建及规划中的水库基本情况。表3.1 彭州市水库基本情况表类型水库名称坝型库容(万m3)备注总库容兴利库容大型关口水库重力坝2.38拟建中型莲花洞水库斜墙堆石坝1870575已建小(一)东河水

2、库均质土坝211192已建小(一)西河水库均质土坝262251已建小(一)牌坊沟水库均质土坝380358已建小(二)石河埝水库砌石拱坝5140已建2、引水渠道彭州市已建成输水渠道452.8km,其中干渠22.2km,支渠430.6 km,全市已建成防渗渠道395.7 km(其中干渠防渗11km,支渠防渗384.7km)。3、跨流域调水工程彭州市有跨流域引水工程人民渠、东风渠、蒲阳河-青白江穿越境内,每年从岷江流域向本流域引水1.47亿m3。4、自来水厂彭州市有县级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能力11.87万m3,2003年全年总供水量1896万m3。自来水供水管线152km。(二)供水量2003年全市

3、总供水量36001.7万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32807.6万m3,占总供水量的91.1%,地下水供水2960.3万m3,占总供水量的8.2%,山区、丘陵区的集雨工程供水233.8万m3,占总供水量的0.7%。在地表水源中境外人民渠调水1.47亿m3,蓄水工程总蓄水量6.42亿m3,引水工程总引水量6.43亿m3,提水工程总提水量0.29亿m3。彭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地表水利用为主,占供水总量的91.1%,主要依靠引水。地下水和蓄集雨水供水的比重很小,两项之和仅为总供水量的8.9%。地下水的利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在自来水供区未覆盖的农村村镇居民点,主要为人畜饮用水,二是个别农田灌溉用水困难

4、的地段,主要为农业生产补充用水。(三)供水水质地表水水质评价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分类,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地下水水质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1、地表水供水水质通过对湔江河流及人民渠各监测断面的水质资料分析,湔江河流水质经过沿途的自然净化,总体评价水质较好,人民渠在彭州市内的各支渠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但作为灌溉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全市境内地表水符合类水域功能的占438,主要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符合类水域功能的占25,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

5、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渔业水域及游泳区;符合类水域功能的占12.5,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只符合V类或V类以上水域功能的占18.8,由于水质在不同程度上已受到污染,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用水。2、地下水供水水质从已监测的地下水水质来看,动态变化很小,仅个别点硬度略微有所超标,基本能满足各种用途的用水要求。通过对彭州市内十处地下水井的水质资料分析,以点代面对彭州市内的水质状况作出评价,其中符合IV类水域功能的占60%,此类水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只符合V类以上水域功能的占40,

6、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已受到污染,不宜饮用,其它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综合评价,市境内地表水湔江河流水质好于人民渠各支渠水质,基本能满足地表水类水域功能,水质较好,个别支流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类水域功能,水质状况一般。市境内地下水多属浅层地下水,水质好坏受地表污水浓度大小渗透的影响,所以要严禁过量开采,切断污染途径,防止地表污水的渗透,保护好地下水源。随着彭州市政府重点整治了湔江沿河两岸特别是关口以上段的污染源,以及一系列保护水源的文件出台和实施,彭州市境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状况将会进一步趋好。二、用水评价(一)用水量2003年全市总用水量36001.7万m3,其中生活用水2638.6万m3,占用

7、水量的7.3%,生产用水23306.1万m3,占64.7%,生产用水中的农业用水19864.7万m3,占总用水量的55.2%,生态用水10056.0万m3,占总用水量的27.9%。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万元GDP用水量568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57升/人日。2003年全市实际用水量见表3.2。表3.2 2003年彭州市分区实际用水量 单位:万m3生活生产生态总用水量城镇农村小计一产二产建筑、三产及其他小计771.91866.72638.618983.73084.71237.6233061005636001(二)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1、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简称耗水量)是毛用水量在输水

8、、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本规划对2003年彭州市用水消耗量进行了估算,见表3.3。表3.3 彭州市2003年用水消耗量估算 单位:万m3农业工业建筑及三产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耗水量耗水率耗水量耗水率耗水量耗水率耗水量耗水率耗水量耗水率1328970%61720%61850%15420%1867100%2003全市实际用水量3.60亿m3,耗水量为1.65亿m3,占实际用水量的45.8%。其中工业耗水0.0617亿m3,城镇生活耗水0.0154亿m3,农村生活耗水0.1867亿m3,农业耗水1.3289亿

9、m3。2、用水消耗量分析从2003年全市水资源的供、用、耗水量可见,用水效率较低,损耗偏大,尤其是农业用水,农田灌溉平均耗水率为70%左右,超过了全国2000年63%的农业平均耗水率,其中农业用水耗水量最大,为1.3亿m3,大致与拟建的关口水库的兴利库容相当。如果农田灌溉平均耗水率降低10%,节约的水量为0.13亿m3,相当于又建一座中型水库。由于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资源和降水,渠系水面蒸发、深层入渗等损失水量较大。工业用水一部分由自来水厂供给,一部分由用水单位自行抽取。耗水量主要包括输水损失和生产过程中的蒸发损失量、产品带走的水量、厂区生活耗水量等。工业耗水率为20%左右,与全国2000

10、年工业平均耗水率26%比较,相差不大,目前彭州市一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为3040%。低于2000年全国50%的平均水平,今后通过采取节水措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减少工业耗水量。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公共设施和流动人口用水,靠地表水供给。生活耗水量主要包括输水管网损失以及居民家庭和公共用水消耗的水量。目前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仅为10%,存在生活用水浪费现象,通过加强城市供水管网设施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城市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等措施,能减少城镇居民生活无效耗水量。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大小牲畜饮水,以取地下水为主,缺水地区将塘库水净化处理后饮水。由于农村住宅

11、一般没有给排水设施,用水定额低,耗水率较高,因此近似认为农村生活用水量基本是消耗水量。(三)河道内生态用水分析河道内生态用水是指维持河道冲沙、枯水期河道保持一定流量的用水。2003年,全市可利用水量为9.74亿m3,河道生态用水为0.77亿m3,能够维持河道生态的用水。三、废污水排放量调查评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彭州经济发展较快,湔江上游工矿企业密集,彭州市废水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废水处理能力较差,水环境质量恶化,水质变差,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废污水排放量2003年,彭州市废污水日排放量约为1.8万m3/d,年排放总量约650万m3,(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约1.3亿吨,生活

12、污水排放量约0.7亿吨。达标工业废污水排放量0.34亿吨。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26%,远低于全国工业废污水排放达标率46%和中等城市工业废污水排放率45.6%的水平。)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挥发物、溶解氧、高锰酸盐、生化需氧物、汞、六价铬、铜、砷、铅、悬浮物等。污染严重的行业主要有印染、火电、建材等。(据调查,2000年全市有141家工业企业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年处理工业废水量仅4479万吨,不到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为11万m3/日,彭州城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仅有31%得到了处理,其它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用水量大,加上近年来化肥施用量也较大,造成水源污染严重。(二)水

13、污染情况及污染源分析2000年彭州市环境保护局对彭州市辖区的湔江河流及土溪河、人民渠选择代表点监测以及水源保护地(西河水库)和城区地下水常规井进行监测,水质状况如下:1湔江河流湔江流域水质主要是类水,彭州市关口以上基本为类水,关口至罗万段基本为类水,水质状况较好。2土溪河土溪河石门断面以上水质类别为类水域,下段水质为类或类以上的水域,占总河流长的90%,水质在不同程度上已受到污染,主要超标物质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水土流失产生的可见悬浮物。3人民渠人民渠为类以上水域功能,水质状况较好。4水库市内中小型水库部分达类水质标准,部分达类标准。水源保护地(西河水库)综合评价为类水域功能,水质状况较好。

14、 为治理水污染,减少水污染源,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相应政策措施,对部分效益不好、污染严重、自身又无污水处理能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在工厂、企业相对集中、人口密集的彭州市区修建了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努力改变水环境质量。经过近几年的整顿,彭州的水环境质量已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及综合评价(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彭州市水资源以湔江水系为主,2003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见表3.4。地表水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可用水量开发率开采量可开采量开采率利用量可利用量利用率万m3万m3%万m3万m3%万m3万m3%32807.657656.456.92960

15、.339743.67.536001.79740037.0从表3.4可见,彭州市2003年水资源可利用量为9.74亿m3(含过境水),本市水资源利用率仅为37%,水资源量尚有富余。部分地区缺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大,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质受到污染等。其中水利工程建设不足导致彭州市工程性缺水,拦蓄地表水的能力和水资源的支配能力比较差,无法对全市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调配,造成严重的冬春旱、夏秋涝和局部严重缺水状况。(二)综合评价彭州市的降水量比较丰沛,但一些地区缺水现象仍较突出。主要原因一是受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影响,境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甚至出现连丰连枯。汛期(59月)通常集中了全年降水的70%以上,降水量由北向南,由山区向平原递减。二是工程性缺水。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