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哨》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6332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哨》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麦哨》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麦哨》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麦哨》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麦哨》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麦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哨》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麦哨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课前准备教学挂图。A案第一课时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2.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3.同桌交流,小

2、组交流。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

3、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感受全文,积累语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课外拓展,丰富语言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B案由图入题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感知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

4、,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3.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品味语言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扩展阅读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内蒙古包头市姜杰)麦哨教学建议1.课前让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收集田野风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便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快乐。2.本文内容浅显,写景意境清新,写人童稚纯朴。教学时,可直接从课题设疑,激趣导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

5、上有所感悟,接着以探究问题带动朗读,最后品味语言,积累运用。课题导入,可让学生在读过阅读提示后,针对课题质疑。如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作者怎样通过麦哨反映出了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好奇心引导着学生,使学生充满乐趣,认真读书。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小组讨论,解决由课题产生的问题,交流体会,教师要指导学生感受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乡间景色的美丽亲切,孩子们玩耍的内容多么地贴近自然,形式又是多么的丰富多样,而感情又是多么的热烈,正如同欢快柔美的麦哨那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传承久远,同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最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并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3.多读,是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有疑问时读,多读茅塞顿开;有感悟时读,多读理解深入;品味语言时读,多读,朗朗成诵。本文朗读的情感基调应欢快柔和。4.朗读时注意以下字的读音:似的的似的声母读翘舌音,剥开的剥读bo,黑白相间的间读四声。5.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展阅读,可推荐学生阅读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