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平面几何.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63296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衔接平面几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衔接平面几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衔接平面几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衔接平面几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衔接平面几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衔接平面几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衔接平面几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 相似形3.1.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常涉及到一些线段的长度、长度比的问题.在数学学习与研究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常能产生一些重要的长度比.图3.1-1在一张方格纸上,我们作平行线(如图3.1-1),直线交于点,另作直线交于点,不难发现我们将这个结论一般化,归纳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3.1-2,有.当然,也可以得出.在运用该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线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对应”线段成比例.例1 如图3.1-2, ,且求.图3.1-2解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

2、例.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例4 在中,为的平分线,求证:.证明 过C作CE/AD,交BA延长线于E,AD平分图3.1-5由知.例4的结论也称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叙述为角平分线分对边成比例(等于该角的两边之比).图3.1-6练习11如图3.1-6,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 B C D.2如图3.1-7,求.图3.1-73如图,在中,AD是角BAC的平分线,AB=5cm,AC=4cm,BC=7cm,求BD的长.图3.1-84如图,在中,的外角平分线交的延长线于点,求证:.图3.1-95如图,在的边AB、AC上分别取D、E两

3、点,使BD=CE,DE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F.求证:.3.2 三角形321 三角形的“四心”三角形是最重要的基本平面图形,很多较复杂的图形问题可以化归为三角形的问题.图3.2-1图3.2-2如图3.2-1 ,在三角形中,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在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中线、高(如图3.2-2)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的内部,恰好是每条中线的三等分点.图3.2-3例1 求证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被该交点分成的两段长度之比为2:1.已知 D、E、F分别为三边BC、CA、AB的中点,求证 AD、BE、CF交于一点

4、,且都被该点分成2:1.证明 连结DE,设AD、BE交于点G,D、E分别为BC、AE的中点,则DE/AB,且,且相似比为1:2,图3.2-4.设AD、CF交于点,同理可得,则与重合, AD、BE、CF交于一点,且都被该点分成.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是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在三角形的内部,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如图3.2-5)图3.2-5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锐角三角形的垂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为他的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如图3.2-8)图3.2-8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有且只有一个圆,该圆是三角形

5、ABC的外接圆,圆心O为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各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练习11求证:若三角形的垂心和重心重合,求证:该三角形为正三角形.2 (1) 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S,且三边长分别为,则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_;(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其中为斜边长),则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_. 并请说明理由.3.2.2 几种特殊的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三线(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合一.因而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三角形的内心I、重心G、垂心H必然在一条直线上.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为直角,垂心为直角顶点A, 外心O为斜边BC的中点,内心I在三角形的内部,且内

6、切圆的半径为(其中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BC,CA,AB的长),为什么?图3.2-13 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3、正三角形三条边长相等,三个角相等,且四心(内心、重心、垂心、外心)合一,该点称为正三角形的中心.练习21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4,,则_.2 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和是100,则它的顶角的大小是_.3 满足下列条件的,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 4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斜边上的中线的长为1,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5 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常量.习题3.2A组1 已知:在中,AB=AC,为BC边上的高,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7、)A B C D2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那么它最短边上的高为( )A6 B4.5 C2.4 D83 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4 已知:是的三条边,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5 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且是整数,则的值是_。33圆331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设有直线和圆心为且半径为的圆,怎样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图3.3-1观察图3.3-1,不难发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和圆相离,如圆与直线;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和圆相切,如圆与直线;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和圆相交,如圆与直线.图3.3-2在直线与圆

8、相交时,设两个交点分别为A、B.若直线经过圆心,则AB为直径;若直线不经过圆心,如图3.3-2,连结圆心和弦的中点的线段垂直于这条弦.且在中,为圆的半径,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弦长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有.图3.3-3当直线与圆相切时,如图3.3-3,为圆的切线,可得,且在中,.如图3.3-4,为圆的切线,为圆的割线,我们可以证得,因而.图3.3-4例1 如图3.3-5,已知O的半径OB=5cm,弦AB=6cm,D是的中点,求弦BD的长度。解 连结OD,交AB于点E。是圆心,在中,OB=5cm,BE=3cm,在中,BE=3cm,DE=1cm, 设圆与圆半径分别为,它们可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图3

9、.3-7观察图3.3-7,两圆的圆心距为,不难发现:当时,两圆相内切,如图(1);当时,两圆相外切,如图(2);当时,两圆相内含,如图(3);当时,两圆相交,如图(4);当时,两圆相外切,如图(5).练习 11.如图3.3-9,O的半径为17cm,弦AB=30cm,AB所对的劣弧和优弧的中点分别为D、C,求弦AC和BD的长。图3.3-92.已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梯形,AB/CD,AB=8cm,CD=6cm, O的半径等于5cm,求梯形ABCD的面积。3.如图3.3-10,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求CD的长。图3.3-104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8,圆心距为13,试求两圆的公切线的

10、长度.332 点的轨迹在几何中,点的轨迹就是点按照某个条件运动形成的图形,它是符合某个条件的所有点组成的.例如,把长度为的线段的一个端点固定,另一个端点绕这个定点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这个圆上的每一个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同时,到定点的距离等于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圆上.这个圆就叫做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下面,我们讨论一些常见的平面内的点的轨迹.从上面对圆的讨论,可以得出:(1)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我们学过,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每一点,和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和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有下面的轨迹:(2

11、)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同样可以得到另一个轨迹:(3)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圆心的轨迹,就是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即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答:经过、两点的圆的圆心O的轨迹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图3.3-11练习21画图说明满足下列条件的点的轨迹:(1)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轨迹;(2) 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的点的轨迹;(3) 已知直线,到、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2画图说明,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习题3.3A组1 已知弓形弦长为4,弓形高为1,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12、( )A B C3 D42 在半径等于4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为( )A B C D3 AB为O的直径,弦,E为垂足,若BE=6,AE=4,则CD等于( )A B C D4 如图3.3-12,在O中,E是弦AB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OB=10cm,OE=12cm,求AB。图3.3-12B组1 如图3.3-13,已知在中,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交斜边于D,求AD。图3.3-13图3.3-142 如图3.3-14,在直径为100mm的半圆铁片上切去一块高为20mm的弓形铁片,求弓形的弦AB的长。3 如图3.3-15,内接于O,D为的中点,于E。求证:AD平分。图3.3-154 如图3.3-1

13、6,C、D是的三等分点,AB分别交OC、OD于点E、F,求证:AE=BF=CD。图3.3-165 已知线段.画出到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轨迹,再画出到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轨迹,指出到点的距离等于,且到点的距离等于的点,这样的点有几个?3.3 圆练习11取AB中点M,连CM,MD,则,且C,O,M,D共线,.2O到AB,CD的距离分别为3cm,4cm,梯形的高为1cm或7cm,梯形的面积为7或49.3. 半径为3cm,OE=2cm.,OF=.4.外公切线长为12,内公切线长为.练习21.(1)以A为圆心,3cm为半径的圆;(2)与平行,且与距离为2cm的两条平行线;(3)与AB平行,且与AB,CD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2.两条平行直线,图略.习题3.3A组1B 2.A 3.B 4.AB=8cm.B组1.作于M,AB=13cm,.2.AB=120cm.3.先证,再证.4先证明再证AE=BF=AC=CD.5有2个,图略.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