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630500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晨恺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是晚唐五代词人韦庄的词作。这首词借主人劝酒,抒写了词人心中的难言的隐痛。词表现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满腔悲愤,故作达语:这也是社会现实与词人自身遭遇的反映。1作品原文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2注释译文作品注释沈:同“沉”。尊前:酒席前。尊:同“樽(zn)”,古代盛酒器具。淮南子:“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设樽耶,过者斟酌,各得其宜。”“须愁”句:应愁时光短促。漏:刻漏,指代时间。莫诉:不要推辞。呵呵(huhu):笑声。这里是指“得过且过”,勉强作乐。作品译文今

2、天晚上劝您务必要喝个一醉方休,酒桌前千万不要谈论明天的事情。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为主人的酒杯是深的,主人的情谊也是深的。我忧愁的是像今晚这般欢饮的春夜太短暂了,我不再推辞说您又将我的酒杯斟得太满。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样也得打起精神来,人生能有多长呢?3创作背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的研究,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中的“江南”,都是确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这组词的写作时间是在韦庄离开江南之后,当是韦庄晚年的追忆之作,而写作地点则很可能是其晚年羁身之蜀地。4作品鉴赏这首词头两句说“劝君今夜须沈(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下半首又说“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四句之中竟有两个“须”字

3、,两个“莫”字,口吻的重叠成为这首词的特色所在,也是佳处所在,下面写“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又表现得冷漠空泛。有的选本因为这重叠和空泛而删去了这首词,叶嘉莹教授认为这实际上等于割裂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进程,都是未能体会出这首词真正好处的缘故。“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深情的主人的劝客之语,一个“今夜”,一个“明朝”具有沉痛的含义。这两句是说:你今夜定要一醉方休,酒杯之前不要说起明天的事情。人是要有明天才有希望的,明天是未来希望的寄托,可是他现在用了一个“莫”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千万别提起。“莫话明朝事”,那必然是明天的事情有不可期望,不可以诉说的悲哀和痛苦,所以他这里反映了

4、非常沉痛的悲哀。这是主人劝客之词,如果联想到他的“红楼别夜”的美人劝他早归家,则当时他的希望原当在未来,在明天,明天回去可以见到他“绿窗人似花”的美人,而现在主人劝他“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明天绝无回去的希望了。“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意思是说:纵然是对红楼别夜的美人还是这般的锺情和怀念,但是没有再见的希望,我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为主人敬给我的酒杯是深的,主人对我的情谊也是深的。李白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大意是:兰陵的美酒散发着郁金花的香气,白玉碗中的酒浆闪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只要主人能使我沉醉,我就忘记了什么地方是他

5、乡。一般人只知道欣赏李白诗潇洒飞扬的一面,其实李白诗也有非常沉痛的一面,李白写饮酒的诗最多,而且多与“悲愁”联系在一起,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都属此类。在韦庄这二句写的主人劝酒之情中,也隐含了深重的悲哀。下半阕的“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叶嘉莹认为此处乃是客人自劝之词:我忧愁的是像今晚这般欢饮的春夜非常短暂,而不会以你把酒杯斟得太满作为推托之辞。“遇酒且呵呵”,“呵呵”是笑声,如果读者认为是真的欢笑就错了。因为“呵呵”两个字只是空洞的笑的声音,没有真正欢笑的感情,韦庄所写的正是强做欢笑的酸辛。他说:如果你再不珍惜今天“春漏短

6、”的光阴,今天的欢笑,今天这“酒深情亦深”的感情,明天也都不会再存在了。唐朝灭亡,当时的韦庄已经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所以他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5作者简介韦庄,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谥文靖。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公元880年(广明元年)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后逃至洛阳,赴润州入周宝幕府,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江南避乱生涯。公元894年(乾宁元年)进士及第,历任拾遗、补阙等职。公元901年(天复元年)入蜀任王建掌书记,官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其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存诗320余首。有浣花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