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96284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狙(j)击 放诞(dn) 刀枪剑戟(j)B.蛰(zh)居 跌宕(dng) 敛声屏(bng)气C.矫(jio)饰 静谧(m) 蓊蓊(wng)郁郁D.狭隘(i) 炽(zh)烈 地濒(pn)大海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2、的一组是(3分)袁宏道说得好:“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水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他特别提到“花中之光”,可谓 。作家的小空间有时会显得狭窄而寂寞,甚至有些 ,但却有巨大的张力存在:他将以这种方式走向开阔的生活。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A.别出心裁 闭塞 叹为观止B.别具慧眼 闭塞 望洋兴叹C.别具慧眼 阻塞 叹为观止D.别出心裁 阻塞 望洋兴叹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

3、外。B.这个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从而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C.只有作家走出书斋,走进广阔天地,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写出动人心魄的杰作。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B.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5.下列句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刚才您发表的一番拙见,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很有帮助。B.各位校友留下的书画作品,我们都会惠存,在校

4、史馆陈列。C.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您忝列我们社团的顾问,希望我们合作愉快。D.我的发言见识浅陋,就当是抛砖引玉吧,接下来请大家畅所欲言,发表高见。6.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三国演义以蜀汉为中心,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组织全书故事情节,既曲折多变,又前后连贯。B.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用盲目的自尊自大、健忘、欺凌弱者等方法来自欺,使自己陶醉于虚幻的精神世界中。C.“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罗贯中为三国演义写的开篇词临江仙。D.社戏中,鲁迅并没有用大量笔墨写看戏的内容,看社戏只是全文的线索,作者要表现的是“我”与农家

5、少年的美好友情以及“我”对这段往事的怀念。二、文言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

6、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

7、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弊在赂秦 弊:弊病B.诸侯之所大患 患:灾祸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劫:胁迫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或:或许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以:因为C.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既:既然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被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暴秦之欲无厌B.终继五国迁灭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

8、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引觞满酌,颓然就醉B.凌万顷之茫然C.盘盘焉,囷囷焉D.理固宜然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分)(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3分)(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分)12.结合文本,概括秦在灭六国过程中采取的策略。(4分)三、古诗词鉴赏(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秋雨叹杜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注释 决明:灌木状草本植物。13.诗人笔下的决明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这

9、些特点?(5分)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3) ,不能十步。(荀子劝学)(4)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5)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6)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7)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现代文阅读(一) (1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后来我从上校那儿得到了一个月的假期,一个星期以后已经来到

10、伏罗尼士了。我走到我们一家住过的那地方。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嗳,老兄,我实在难受极了!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又走回火车站。在那边我连一小时也呆不下去,当天就回到了师里。不过,过了三个月,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阿拿多里找到了。从前线寄了一封信给我,看来是从另一条战线寄来的。我的通信处,他是从邻居伊凡季莫斐耶维奇那儿打听来的。原来,他先进了炮兵学校,他的数学才能在那边正巧用得着。过了一年毕业了,成绩优良,派到前线,而信就是从前线写来的。他说,已经获得大尉的称号,在一座45公厘炮的炮位上指挥作战,得过六次勋章和奖章。一句

11、话,各方面都比做老子的行多啦。我又为他感到骄傲得不得了!不论怎么说,我的亲生儿子当上大尉和炮兵连长了,这可不是马马虎虎的!而且还得到了那么光荣的勋章。尽管他老子只开开“斯蒂贝克”,运运炮弹和别的军需品,但那没有关系。老子这一辈子已经完了,可是他,大尉的日子还在前面呐。夜里醒来,我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一句话,尽是些老头儿的玩意。可是,就连我这些梦想也完全落空啦。冬天里我们一直不停地进行反攻,彼此就没工夫常常写信。等到战事快要结束,一天早晨,在柏林附近我寄了一封短信给阿拿多里,第二天就收到回信。这时候我才知道,我跟

12、儿子打两条不同的路来到了德国首都附近,而且两人间的距离很近。我焦急地等待着,巴不得立刻能跟他见面。嘿,见是见到了五月九号早晨,就是胜利的那一天,我的阿拿多里给一个德国狙击兵打死了16.第段中,画线句子对家园景象的描写有哪些作用?(3分)17.简述第段中“老子这一辈子已经完了”的具体意思。(3分)18.第段中,“老头儿的梦想”表现了主人公哪些情感?(4分)六、现代文阅读(二)(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传菜师傅王春迪老街首富海爷,花钱大方,办事儿讲究,府里雇个粗活儿佣人,都挑得像在剔鲤鱼刺儿似的。这天,府里大灶上,进来一个伙计,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汉,身材瘦小貌不惊人不说,终日闷声不吭

13、俩眼朝天,像是来和石头赛呆似的。大灶的活儿零碎,装炭、烧火、掏灰、择菜、洗米、剁肉、和面,哪儿都要人手,可任你忙得跟陀螺一样,人家那屁股就跟粘在马扎上面似的,挪都不挪一下。大伙儿心里鼓着气,但嘴上都不敢言声,毕竟,这人是管家亲自领进来的。大伙儿私下里嘀咕,莫非是管家的亲戚,来这儿吃闲饭的?海爷好热闹,得个由头就要宴请亲朋,每逢此时,大灶小灶就得齐上阵。这一次,海爷过寿,更是少不了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请客这天,老汉破天荒地起了个大早,进门时,还带来一张一人多长,一臂宽的木托盘,边上还镶有约两厘米深的木挡条。大伙儿不知道干啥用的,就见他靠在井边,用一块抹布里里外外地擦。烧火时,老汉开了口,交代灶上的

14、伙计,一会儿上菜时,把菜放在这托盘上,其他的事儿,交给他来办。大伙儿不知其意,等着看他的把戏。海爷开始说祝酒词了。往常,海爷一张嘴,就意味着灶上的菜要下锅了。这时,只见老汉将鞋一脱,换上一双草鞋,用白头巾将头一裹,就和伙计一道,将盛满菜的盆盆碗碗,密密麻麻地搁满了托盘。随后他马步一蹲,几个人将托盘搬到他头上,那托盘便像粘在他头顶一般。老汉长长地吆喝了一声“上菜喽”,而后,就见他在席间健步如飞,或转弯下蹲,或金鸡独立,任由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灵巧穿梭。眨眼间,这一托盘的热菜,稳稳当当地送完了。转了一圈回来,大伙儿看那托盘,愣是一滴菜汤都没有洒!而那老汉,气定神闲,大气都不喘!六六三十六桌亲朋,每桌二九一十八道热菜,全是老汉一人传送的,整个过程,不过三两袋烟的工夫。据往常,十几个人来来往往,手忙脚乱的,菜送错桌的,撞人怀里的,把菜汤滴到别人身上的什么岔子没有出过?平日里,大伙儿哪见过这样的绝活儿?一时间,席上亲朋哪个有心吃菜啊,眼都看直了,纷纷拍手叫好,直夸海爷府上能人多!海爷得了脸,散了席,招手让管家把老汉喊了去,当面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