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62717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格物致知”精神。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探求真知的科学实验精神。学习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争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法指导引导点拨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我们常说

2、“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环节二自主学习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

3、究工作。 2.背景链接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大多“高分低能”。这已不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字词积累丁肇中(zho) 朱熹(x) 彷徨(pn hun) 中庸(yn) 论语(ln) 袖手旁观(xi)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致知:获得知识。致,获得。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袖手旁观:比喻置

4、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 整体感知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找出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探究一、深层

5、探究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2)实验方法:“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

6、重视它呢?为什么?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4.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5.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必不可少的。6.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地探索。二、论证结构

7、弄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的论证思路。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论证。然后,分析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得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以探索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竹子

8、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

9、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三、论证方法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正反结合论证有力、充分。1.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作者在课文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段举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段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段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2.对比论证

10、。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3.作者现身说法。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环节四点拨归纳文章主旨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板书提出问题(引论):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 指出传

11、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本论)致知精神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环节五拓展延伸1.积累下列名言。 (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 (7)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2.交流阅读感悟。学过本文后,你有什么新的感悟或体会,把你的感悟或体会写下来。教学反思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学会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教学中,我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